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气候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4 13:31
  根据京津冀地区1960~2013年2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观测资料,结合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资料,利用线性相关分析、Mann-Kendall检验方法、t检验、小波分析、R/S分析法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近54年来,京津冀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总体上是南高北低。春季为增温幅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次之,夏季最小。春季对年平均气温的贡献率最大,冬季次之,夏季最小。年平均气温存在着2-4a、4-6a和16a的周期震荡,在1987年发生了突变,春、冬季平均气温突变点分别出现在1992年和1986年。京津冀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与平均最高气温都是大型城市最高,中型城市次之,小型城市最低。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年冷夜日数逐渐减少,年冷昼日数无明显变化;年暖夜日数呈上升趋势,大部分地区年暖昼日数亦表现为上升趋势。京津冀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出现频次增加而极端低温事件出现频次减少,且极端低温事件的减少趋势比极端高温事件的增加趋势更显著;极端低温事件存在2-4a和16a左右的周期性变化,极端高温事件的变化表...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气候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图3.1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1%0-2013年年平均气温分布風‘C)??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年平巧最化气温与年平巧气温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现象,如图3.2(a)

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最高气温,均值比较


?54?0.413??大中小类型的城市年平均气温差异如图3.3所示。其中,大型城市近54年来年平均气??温为12.6-C,中型城市年平均气温为n.9°C,小型城市年平均气温为9.7°C。经过检验后,??大型城市的年平均温度明显高于中型城市的年平均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型城市的年平均温度为一组中最低,与大型城市的差值为2.9‘C,中中型城市的差值为??2.2’C,与其他两组资料相比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14?r??12?-?I?1????王日-????■?P?8?_?.??妈????蘭6?-?I??4?-?■■■??2?-?.'I??大型城巿?中型城市?小型城巧??图3.3京津冀地区大中小城市年平均温度的均值比较??图3.4给出了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对比结果。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对比??结果中,大型城市为7.7K,中型城市为7.0°C。中型城市的年平均最低温度明显低于大型??城市的年平均最低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OOl。小型城市的年平均最低温度最低,??为4.3°C,与其他两组资料相比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年平均最高温度大、中、小型城市??分别为18.2‘C、17.6°C、16.2‘C;?H组数据两两之间都存在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21??

均值比较,最低温度,年平均,中型城市


?54?0.413??大中小类型的城市年平均气温差异如图3.3所示。其中,大型城市近54年来年平均气??温为12.6-C,中型城市年平均气温为n.9°C,小型城市年平均气温为9.7°C。经过检验后,??大型城市的年平均温度明显高于中型城市的年平均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型城市的年平均温度为一组中最低,与大型城市的差值为2.9‘C,中中型城市的差值为??2.2’C,与其他两组资料相比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14?r??12?-?I?1????王日-????■?P?8?_?.??妈????蘭6?-?I??4?-?■■■??2?-?.'I??大型城巿?中型城市?小型城巧??图3.3京津冀地区大中小城市年平均温度的均值比较??图3.4给出了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对比结果。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对比??结果中,大型城市为7.7K,中型城市为7.0°C。中型城市的年平均最低温度明显低于大型??城市的年平均最低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OOl。小型城市的年平均最低温度最低,??为4.3°C,与其他两组资料相比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年平均最高温度大、中、小型城市??分别为18.2‘C、17.6°C、16.2‘C;?H组数据两两之间都存在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J]. 沈永平,王国亚.  冰川冻土. 2013(05)
[2]基于DFA方法的珠江流域极端降水阈值研究[J]. 刘丙军,伍丽丽,陆文秀.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3]1961~2008年中国大陆极端气温时空变化分析[J]. 赵军,师银芳,王大为,付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03)
[4]我国极端降水事件研究进展[J]. 王苗,郭品文,邬昀,李京校.  气象科技. 2012(01)
[5]城市气候效应研究进展[J]. 史军,梁萍,万齐林,何金海,周伟东,崔林丽.  热带气象学报. 2011(06)
[6]1960—2008年京津冀地区夏季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分析[J]. 施洪波.  气象. 2011(10)
[7]华北区域近50年气候态类型变化分析[J]. 马京津,张自银,刘洪.  中国农业气象. 2011(S1)
[8]近48年中国的季节变化与极端温度事件的联系[J]. 赵俊虎,封国林,张世轩,孙树鹏.  物理学报. 2011(09)
[9]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化对气温影响的观测分析[J]. 戴一枫,刘屹岷,周林炯.  气象科学. 2011(04)
[10]1951-2009年西安极端气温事件变化分析[J]. 刘晓玲,殷淑燕,王海燕.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05)



本文编号:3284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284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8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