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次重污染沙尘天气成因及动力传输特征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7 12:43
应用气象、空气质量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地理信息,对比分析了2018年北京两次重污染沙尘天气的成因、传输特征及影响要素等。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沙尘源地均为蒙古国,但3月28日沙尘天气由蒙古气旋引发,传输出现折向,以东北和偏东两条路径输送入京,5月28日沙尘受低涡和发展的低压冷锋影响,为典型的西北传输路径;高空的引导气流与低层冷空气的强度以及地形是导致沙尘传输出现显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高空为偏西气流,低层冷平流较弱,受到山脉的阻挡,沙尘气团东移至地势较低的区域后,在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传输方向发生转折,以偏东路径绕流进入北京;高空的偏北气流和低层冷平流较强,沙尘气团可直接翻越山脉从西北路径入京,沙尘粒子的运移高度相对较高。
【文章来源】: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14(04)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3月28日11时BT(a)、5月28日05时BT(b)200、800、1500 m高度北京观象台(39.8°N,116.47°E)HYSPLIT模式36 h后向轨迹
图1 3月28日11时BT(a)、5月28日05时BT(b)200、800、1500 m高度北京观象台(39.8°N,116.47°E)HYSPLIT模式36 h后向轨迹图3 3月27日20时BT(a)、3月28日02时BT(b)、3月28日04时BT(c)、3月28日06时BT(d)、3月28日08时BT(e)、3月28日10时BT(f)地面风场(单位:m/s)与PM10浓度(彩色圆点,单位:μg/m3)
图2 3月27日14时BT(a)、3月28日08时BT(b)时海平面气压(黑线,单位:h Pa)、地面沙尘区(S为浮尘,S→为扬沙,→S为沙尘暴)与海拔高度(彩色阴影,单位:m)28日06—08时从赤峰、通辽、辽宁一带的冷空气携带沙尘粒子移动方向转折后,经河北东部移至北京城区(图3d~3e),08—11时北京西部的海淀、门头沟等地受东风输送影响,PM10浓度迅速增长,超过1500μg/m3(图4中粉色箭头)。这样在东北风和东风两支沙尘气流的共同输送下,北京各区县的AQI均爆表。28日白天北京近地面一直受偏东风的影响,沙尘气团受到西部太行山脉的阻挡,在山前一带形成堆积(图3f),造成AQI>500的重污染持续到18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里木盆地一次“东灌”沙尘暴大气边界层特征[J]. 阿不力米提江·阿布力克木,李娜,赵克明,孙鸣婧,闵月.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05)
[2]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近4年沙尘天气下的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J]. 毛东雷,蔡富艳,赵枫,雷加强,来风兵,薛杰. 高原气象. 2018(04)
[3]春季沙尘天气对内蒙古地区颗粒物污染影响研究[J]. 朱蓉,杨丽桃,柳志慧,王式功.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8(03)
[4]2017年春季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研究[J]. 魏巍,皮冬勤,晏平仲,肖林鸿,张稳定,陈婷婷,罗宝刚,丁俊男,李健军. 环境科学学报. 2018(05)
[5]2015年春季华北黄淮等地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分析[J]. 安林昌,张恒德,桂海林,张天航. 气象. 2018(01)
[6]2015年春季北疆沿天山一带一次强沙尘暴过程分析[J]. 闵月,李娜,汤浩.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05)
[7]北京春季一次霾和沙尘混合污染天气过程分析[J]. 熊亚军,唐宜西,寇星霞,李梓铭,孙兆彬,卢冰. 干旱气象. 2017(01)
[8]北京地区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沙尘天气、非沙尘天气下颗粒物(PM2.5、PM10)对心血管疾病入院人次的影响[J]. 孙兆彬,安兴琴,崔甍甍,陶燕,马小会,叶晨. 中国环境科学. 2016(08)
[9]2013年春季一次沙尘暴天气成因分析[J]. 武威,顾佳佳,牛淑贞.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04)
[10]典型沙尘回流天气过程对北京市空气质量影响的特征分析[J]. 徐文帅,李云婷,孙瑞雯,董欣,邱启鸿.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2)
本文编号:3288200
【文章来源】: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14(04)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3月28日11时BT(a)、5月28日05时BT(b)200、800、1500 m高度北京观象台(39.8°N,116.47°E)HYSPLIT模式36 h后向轨迹
图1 3月28日11时BT(a)、5月28日05时BT(b)200、800、1500 m高度北京观象台(39.8°N,116.47°E)HYSPLIT模式36 h后向轨迹图3 3月27日20时BT(a)、3月28日02时BT(b)、3月28日04时BT(c)、3月28日06时BT(d)、3月28日08时BT(e)、3月28日10时BT(f)地面风场(单位:m/s)与PM10浓度(彩色圆点,单位:μg/m3)
图2 3月27日14时BT(a)、3月28日08时BT(b)时海平面气压(黑线,单位:h Pa)、地面沙尘区(S为浮尘,S→为扬沙,→S为沙尘暴)与海拔高度(彩色阴影,单位:m)28日06—08时从赤峰、通辽、辽宁一带的冷空气携带沙尘粒子移动方向转折后,经河北东部移至北京城区(图3d~3e),08—11时北京西部的海淀、门头沟等地受东风输送影响,PM10浓度迅速增长,超过1500μg/m3(图4中粉色箭头)。这样在东北风和东风两支沙尘气流的共同输送下,北京各区县的AQI均爆表。28日白天北京近地面一直受偏东风的影响,沙尘气团受到西部太行山脉的阻挡,在山前一带形成堆积(图3f),造成AQI>500的重污染持续到18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里木盆地一次“东灌”沙尘暴大气边界层特征[J]. 阿不力米提江·阿布力克木,李娜,赵克明,孙鸣婧,闵月.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05)
[2]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近4年沙尘天气下的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J]. 毛东雷,蔡富艳,赵枫,雷加强,来风兵,薛杰. 高原气象. 2018(04)
[3]春季沙尘天气对内蒙古地区颗粒物污染影响研究[J]. 朱蓉,杨丽桃,柳志慧,王式功.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8(03)
[4]2017年春季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研究[J]. 魏巍,皮冬勤,晏平仲,肖林鸿,张稳定,陈婷婷,罗宝刚,丁俊男,李健军. 环境科学学报. 2018(05)
[5]2015年春季华北黄淮等地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分析[J]. 安林昌,张恒德,桂海林,张天航. 气象. 2018(01)
[6]2015年春季北疆沿天山一带一次强沙尘暴过程分析[J]. 闵月,李娜,汤浩.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05)
[7]北京春季一次霾和沙尘混合污染天气过程分析[J]. 熊亚军,唐宜西,寇星霞,李梓铭,孙兆彬,卢冰. 干旱气象. 2017(01)
[8]北京地区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沙尘天气、非沙尘天气下颗粒物(PM2.5、PM10)对心血管疾病入院人次的影响[J]. 孙兆彬,安兴琴,崔甍甍,陶燕,马小会,叶晨. 中国环境科学. 2016(08)
[9]2013年春季一次沙尘暴天气成因分析[J]. 武威,顾佳佳,牛淑贞.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04)
[10]典型沙尘回流天气过程对北京市空气质量影响的特征分析[J]. 徐文帅,李云婷,孙瑞雯,董欣,邱启鸿.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2)
本文编号:3288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28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