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上海市精细空间尺度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9 20:47
  面临日趋严峻的全球变暖形势,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领域。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所面临的碳减排压力尤为巨大。在此,本文选取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作为研究区域,深入分析了上海市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其时空演变特征,旨在为上海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乃至进一步为国家顶层设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帮助。首先,本文在明确了全生命周期评价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将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向精细空间尺度上进行了延伸,定义了本文精细空间尺度上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研究框架;其次,本文利用住宅、交通矢量数据进行了上海市基础设施的隐含碳排放计算;再者,本文基于能源消耗统计数据以及夜间灯光影像数据构建了碳排放模型,计算了空间地理单元上的上海市基础设施直接碳排放量;最后,本文以上海市作为基本空间研究单元,从上海市-上海市市辖区-空间地理单元(1km×1km)三级空间尺度上对上海市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时空格局以及空间分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上海市基础设施隐含碳排放在1992年到2013年间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其总量从2052万吨增长到了...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海市精细空间尺度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技术路线

上海市,空间研究,基础设施,时空格局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水充沛,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四季分明。上海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全国的科技、贸易、信息、金融和航运中心。截至 2017年,上海市 GDP 与人均 GDP 分别达到 30633 亿元与 126634 元,常住人口达2418 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58988 元,均位于全国前列。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的经济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从而使上海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上海市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因而选择上海作为研究区域可以深入了解上海市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变化,从而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理论基础与实施路径。此外,为了科学全面的反应上海市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变化以及空间分异性。本文在选择上海作为最大尺度空间研究单元的基础上,以上海市各市辖区作为次一级的研究单元,将 1km×1km 地理单元作为最小尺度空间研究单元。从而组成上海市-市辖区-1km×1km 地理单元三级空间研究单元。

兴趣点,上海市,数据


13图 2-2 1992~ 2013 年上海市住宅兴趣点数据Figure 2-2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Shanghai from 1992 to 20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绩效提升研究——以我国七个超大城市为例[J]. 宋丽锋,孙钰,崔寅.  财会月刊. 2019(04)
[2]基于网络K函数的POI相关性分析——以深圳市南山区基础设施为例[J]. 曹文春.  居舍. 2019(03)
[3]经济平稳增长下长江经济带碳排放峰值研究——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的视角[J]. 陈志建,刘月梅,刘晓,孔凡斌.  自然资源学报. 2018(12)
[4]突变级数法在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空间差异评价中的应用[J]. 许秀娟.  工程管理学报. 2018(06)
[5]碳排放与夜间灯光的EKC曲线关系实证——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J]. 周翼,陈英,谢保鹏,裴婷婷,易鑫程.  生态经济. 2018(11)
[6]基于DMSP/OLS数据的区域碳排放时空动态研究[J]. 李海萍,龙宓,李光一.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7)
[7]中国能源供给侧碳排放核算与空间分异格局[J]. 赵领娣,吴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2)
[8]基于夜间灯光的城市居民直接碳排放及影响因素——以中原经济区为例[J]. 赵金彩,钟章奇,卢鹤立,吴乐英,陈玉龙.  自然资源学报. 2017(12)
[9]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进及跃迁机制[J]. 赵桂梅,赵桂芹,陈丽珍,孙华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10)
[10]基于卫星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分省碳排放时空模拟[J]. 马忠玉,肖宏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9)

博士论文
[1]多尺度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时空格局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施开放.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D]. 王玉.东南大学 2016
[3]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效益三维度评价研究[D]. 王坤岩.天津大学 2016
[4]中国区域碳排放差异分析及减排路径研究[D]. 佟昕.东北大学 2015
[5]城市规模、结构与碳排放[D]. 武俊奎.复旦大学 2012
[6]城市交通体系碳排放测评模型及优化方法[D]. 龙江英.华中科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广东省能源消耗碳排放估计与时空分布分析[D]. 周星勇.成都理工大学 2018
[2]基于LCA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环境影响分析研究[D]. 毛睿昌.深圳大学 2017
[3]中国化石能源碳排放统计数据跨尺度空间化方法研究[D]. 王宇.华中师范大学 2017
[4]高速铁路生命周期能耗与碳排放研究[D]. 付博音.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7
[5]典型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模型及案例研究[D]. 王上.西南交通大学 2014
[6]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及低碳住宅评价体系[D]. 张婷.安徽工业大学 2013
[7]城市交通低碳发展模式研究[D]. 江家丰.长安大学 2013
[8]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分析[D]. 阴世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9]不同结构材料的桥梁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D]. 徐双.武汉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91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291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d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