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西亚地表热力异常与初夏东北冷涡强度变化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1-07-25 10:53
本文首先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60站温度资料计算了初夏东北冷涡指数(NECVI,North-East Cold Vortex Index)。通过 Mann-Kendall,经验正交分解,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其存在年代际,年际的变化,与欧亚大陆地表热力因子进行相关性计算发现其与西亚地表热力因子(地面2m气温;地表气温;第三层土壤温度)成明显负相关关系。然后分析了二者之间在两个时间尺度上的可能机制,还简要分析了西亚地表热力因子异常升高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 1979-2015年间初夏东北冷涡强度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00年之前,冷涡活动总体偏强。1979-1999年第一时段内6月500hPa的环流背景场,有利于偏强东北冷涡活动,后一时段不利于我国东北冷涡活动。春季西亚地表热力因子在1999年前后发生了明显的转变,1999年前偏冷,之后表现为明显的增暖;地表热力异常的年代际变化与NECVI的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西亚地表异常偏冷阶段,对应东北冷涡强度偏强,反之亦然。西亚地表热力因子影响东北冷涡强度年代际变化的可能过程为:春季西亚地表热力因子升高,使对流层从低层至高层整层位势高...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1979-2015年6月NECVI的(a)时间序列和(b)?Mann-Kendall统计量曲线(黑色??
与西亚地区的地表热力因子(土壤温度、地表气温、地面2m气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为了减少结果的不确定性,我们还利用CRU春季气温资料与??NECVI进行了相关性计算,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图3.3)。??15??
选取10-40°?N,30-80°?E区域的地表热力因子进行了?EOF分析,得到不同地??表热力因子的第一主模态,该模态反映了西亚地表热力异常在年代际尺度上全??区一致的变化(图3.4a,?c,e,?g),时间系数也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图3.4b,d,?f,?h)。不同地表热力因子的EOF第一模态时间系数均在1999??年前后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前一时段为基本负值,之后则基本转为正值。结合??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发现,西亚春季地表在后一时段较前一时段明显增暖,尤其??在伊朗高原地区升温更加明显。我们注意到,这种地表热力异常的年代际变化??与NECVI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西亚地表异常偏冷阶段,对应东北冷涡??活动偏强;而西亚地表异常偏暖阶段,则对应东北冷涡活动偏弱。为了进一步??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Variation in Summe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ver Northeast Asia and Its Associated Circulation Anomalies[J]. Wei CHEN,Xiaowei HONG,Riyu LU,Aifen JIN,Shizhu JIN,Jae-Cheol NAM,Jin-Ho SHIN,Tae-Young GOO,Baek-Jo KIM.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6(01)
[2]1960–2012年东北地区冷涡活动与降水的关系及环流特征分析(英文)[J]. 刘刚,封国林,秦玉琳,曹玲,姚宏伟,刘子琪.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12)
[3]副热带东南太平洋海温对东北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可能机制[J]. 高晶,高辉. 大气科学. 2015(05)
[4]5~8月东北冷涡客观识别分类及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 刘刚,廉毅,颜鹏程,曾宇星,杨旭,曹玲. 地理科学. 2015(08)
[5]黑潮冬季海温对我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预测信号的增强[J]. 高辉,高晶.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4(07)
[6]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Monthly Temperature over Northeast China during Summer[J]. CHEN Wei,LU Riyu.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4(03)
[7]东北冷涡环流及其动力学特征[J]. 布和朝鲁,谢作威. 气象科技进展. 2013(03)
[8]前冬北半球环状模对春季中国东部北方地区极端低温的影响[J]. 尹姗,冯娟,李建平. 气象学报. 2013(01)
[9]亚洲阻塞高压分类及其与东北冷涡活动和东北夏季低温的联系[J]. 刘刚,沈柏竹,廉毅,李尚锋,曹玲,刘平. 地理科学. 2012(10)
[10]东北冷涡活动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及其影响[J]. 刘慧斌,温敏,何金海,张人禾. 大气科学. 2012(05)
本文编号:3301893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1979-2015年6月NECVI的(a)时间序列和(b)?Mann-Kendall统计量曲线(黑色??
与西亚地区的地表热力因子(土壤温度、地表气温、地面2m气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为了减少结果的不确定性,我们还利用CRU春季气温资料与??NECVI进行了相关性计算,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图3.3)。??15??
选取10-40°?N,30-80°?E区域的地表热力因子进行了?EOF分析,得到不同地??表热力因子的第一主模态,该模态反映了西亚地表热力异常在年代际尺度上全??区一致的变化(图3.4a,?c,e,?g),时间系数也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图3.4b,d,?f,?h)。不同地表热力因子的EOF第一模态时间系数均在1999??年前后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前一时段为基本负值,之后则基本转为正值。结合??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发现,西亚春季地表在后一时段较前一时段明显增暖,尤其??在伊朗高原地区升温更加明显。我们注意到,这种地表热力异常的年代际变化??与NECVI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西亚地表异常偏冷阶段,对应东北冷涡??活动偏强;而西亚地表异常偏暖阶段,则对应东北冷涡活动偏弱。为了进一步??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Variation in Summe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ver Northeast Asia and Its Associated Circulation Anomalies[J]. Wei CHEN,Xiaowei HONG,Riyu LU,Aifen JIN,Shizhu JIN,Jae-Cheol NAM,Jin-Ho SHIN,Tae-Young GOO,Baek-Jo KIM.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6(01)
[2]1960–2012年东北地区冷涡活动与降水的关系及环流特征分析(英文)[J]. 刘刚,封国林,秦玉琳,曹玲,姚宏伟,刘子琪.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12)
[3]副热带东南太平洋海温对东北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可能机制[J]. 高晶,高辉. 大气科学. 2015(05)
[4]5~8月东北冷涡客观识别分类及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 刘刚,廉毅,颜鹏程,曾宇星,杨旭,曹玲. 地理科学. 2015(08)
[5]黑潮冬季海温对我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预测信号的增强[J]. 高辉,高晶.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4(07)
[6]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Monthly Temperature over Northeast China during Summer[J]. CHEN Wei,LU Riyu.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4(03)
[7]东北冷涡环流及其动力学特征[J]. 布和朝鲁,谢作威. 气象科技进展. 2013(03)
[8]前冬北半球环状模对春季中国东部北方地区极端低温的影响[J]. 尹姗,冯娟,李建平. 气象学报. 2013(01)
[9]亚洲阻塞高压分类及其与东北冷涡活动和东北夏季低温的联系[J]. 刘刚,沈柏竹,廉毅,李尚锋,曹玲,刘平. 地理科学. 2012(10)
[10]东北冷涡活动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及其影响[J]. 刘慧斌,温敏,何金海,张人禾. 大气科学. 2012(05)
本文编号:3301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30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