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潜势条件和中尺度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30 01:48
基于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FY-2G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8年6月10日发生在甘肃省平凉市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此次冰雹过程属于典型的西北气流型,高空强冷平流、冰雹发生区明显的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以及高层气流引导地面辐合线附近生成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造成此次强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2)中尺度辐合线和干线为此次冰雹天气提供了较好的触发机制;强冰雹发生区螺旋度的异常增大为雹暴系统的发展增强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场条件;强垂直风切变可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冰雹等天气,和湿斜压作用共同形成MCS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冰雹发生区0℃层、-20℃层高度及二者之间的厚度均有利于大冰雹的形成。(3)多普勒雷达资料显示,引发强天气的回波单体附近,悬垂回波、弱回波区、钩状回波等特征明显,对应径向速度图有明显的中气旋、中层径向辐合及风暴顶辐散等特征配合,对此次冰雹等天气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文章来源】: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14(04)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18年6月10日甘肃省平凉市冰雹落区
引发2018年6月10日甘肃省平凉市冰雹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为典型的西北气流型(图2)。从6月10日08时500 h Pa环流场可以看出东亚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型,贝加尔湖附近有一冷涡,中国西北地区受西北气流控制,新疆东部及河西西部冷槽底部有分裂小槽东移南下,河西西部有温度槽配合,出现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的甘肃省平凉市地区等温线和等高线近于平行,温度平流不明显。700 h Pa甘肃省河西东部到庆阳市西部、临夏市到甘南州附近各有一切变线;10日20时,500 h Pa冷涡略有东移,原来冷涡底部的小槽有所东南压,河西西部的小槽加强并移至河西东部,平凉区域高空西北风转为北风,风向与等温线交角增大,冷平流加强。再分析该时次的综合图(图2b)发现,此时700 h Pa切变线位于蒙古南部—宁夏西—甘肃河东中部,平凉市中西部有明显的辐合抬升条件,另外,平凉市位于T700-500≥20℃的不稳定区域内,500 h Pa位于相对湿度≤30%的干区内,表明在对流层中层有干冷空气存在,上冷下暖、上干下湿的不稳定特征明显,华亭市、崆峒区南部和静宁县南部局部地方位于ki≥28℃的不稳定区域内,静宁县及华亭市西部部分地方位于850 h Paθse≥60℃的高能量舌内,从上述物理量场可以看出,此次强冰雹发生区具备较好的不稳定条件和能量条件。2 强冰雹发生的潜势条件分析
图4为风暴水平螺旋度的分布,可以看出冰雹发生前14时(图4a),平凉市位于水平螺旋度的负值区,即螺旋度低值区,中心值在-160~-120 m2·s-2。随着对流风暴的强烈发展,到20:00(图4b),冰雹发生区的螺旋度异常增大,中心值达到240~280 m2·s-2,远远超过上述临界值150 m2·s-2。引发此次冰雹天气的对流风暴具有高螺旋度特征,而且其螺旋度还可从环境场中获得并在浮力效应下进一步得到增强,使得强对流风暴维持更长的生命史,可以说稳定的强对流风暴常发生在螺旋度值增大的环境场中,而雷达站上空螺旋度的增大也为移入该区域雹暴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增强提供强有力的环境场。2.3 垂直风切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平凉地区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和雷达回波分析[J]. 王若升,张彤,樊晓春,王丽娜,赵果,吴颖娟. 干旱气象. 2013(02)
[2]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特征分析[J]. 郁珍艳,张依慈,何立富,李泽椿.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4)
[3]甘肃罕见冰雹天气过程个例分析[J]. 樊晓春,马鹏里,董安祥,董彦雄. 气象科技. 2007(03)
[4]螺旋度及螺旋度方程的讨论[J]. 陆慧娟,高守亭. 气象学报. 2003(06)
本文编号:3310435
【文章来源】: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14(04)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18年6月10日甘肃省平凉市冰雹落区
引发2018年6月10日甘肃省平凉市冰雹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为典型的西北气流型(图2)。从6月10日08时500 h Pa环流场可以看出东亚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型,贝加尔湖附近有一冷涡,中国西北地区受西北气流控制,新疆东部及河西西部冷槽底部有分裂小槽东移南下,河西西部有温度槽配合,出现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的甘肃省平凉市地区等温线和等高线近于平行,温度平流不明显。700 h Pa甘肃省河西东部到庆阳市西部、临夏市到甘南州附近各有一切变线;10日20时,500 h Pa冷涡略有东移,原来冷涡底部的小槽有所东南压,河西西部的小槽加强并移至河西东部,平凉区域高空西北风转为北风,风向与等温线交角增大,冷平流加强。再分析该时次的综合图(图2b)发现,此时700 h Pa切变线位于蒙古南部—宁夏西—甘肃河东中部,平凉市中西部有明显的辐合抬升条件,另外,平凉市位于T700-500≥20℃的不稳定区域内,500 h Pa位于相对湿度≤30%的干区内,表明在对流层中层有干冷空气存在,上冷下暖、上干下湿的不稳定特征明显,华亭市、崆峒区南部和静宁县南部局部地方位于ki≥28℃的不稳定区域内,静宁县及华亭市西部部分地方位于850 h Paθse≥60℃的高能量舌内,从上述物理量场可以看出,此次强冰雹发生区具备较好的不稳定条件和能量条件。2 强冰雹发生的潜势条件分析
图4为风暴水平螺旋度的分布,可以看出冰雹发生前14时(图4a),平凉市位于水平螺旋度的负值区,即螺旋度低值区,中心值在-160~-120 m2·s-2。随着对流风暴的强烈发展,到20:00(图4b),冰雹发生区的螺旋度异常增大,中心值达到240~280 m2·s-2,远远超过上述临界值150 m2·s-2。引发此次冰雹天气的对流风暴具有高螺旋度特征,而且其螺旋度还可从环境场中获得并在浮力效应下进一步得到增强,使得强对流风暴维持更长的生命史,可以说稳定的强对流风暴常发生在螺旋度值增大的环境场中,而雷达站上空螺旋度的增大也为移入该区域雹暴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增强提供强有力的环境场。2.3 垂直风切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平凉地区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和雷达回波分析[J]. 王若升,张彤,樊晓春,王丽娜,赵果,吴颖娟. 干旱气象. 2013(02)
[2]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特征分析[J]. 郁珍艳,张依慈,何立富,李泽椿.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4)
[3]甘肃罕见冰雹天气过程个例分析[J]. 樊晓春,马鹏里,董安祥,董彦雄. 气象科技. 2007(03)
[4]螺旋度及螺旋度方程的讨论[J]. 陆慧娟,高守亭. 气象学报. 2003(06)
本文编号:3310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31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