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河南省农业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5 09:05
  近年来,我国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明显上升态势,加上我国大部分粮食主产省处于干旱频发的地区,农业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农业干旱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降水不足、土壤含水量过低和作物得不到适时适量的灌溉,致使供水不能满足农作物的正常需水而造成农作物减产。农业干旱受水文条件、气象条件、农作物布局、作物品种及生长状况、耕作制度及耕作水平等因素影响,成灾机理较为复杂、影响因素多、涉及范围广、灾害后果严重。因此,构建合理的农业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准确评估干旱状况,摸清干旱演变规律,开展农业抗旱及预警预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农业干旱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农业干旱的驱动机制,并提出了农业抗旱措施。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概述如下:(1)利用19542013年河南省逐年降水数据,采用降水Z指数,对农业干旱近60年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9542013年河南省降水量变化总体呈缓慢减小趋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72.6 mm;信阳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1090.5 mm)、濮阳最小... 

【文章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河南省农业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


技术路线图

河南省,平原,海拔,丘陵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处理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处理究区域概况然地理省地处我国中东部,位于 31°23'N-36°22'N, 110°21'E-116°3省、南连湖北省、东部与山东安徽两省相邻,西界陕西、山西省。省地貌复杂多样,南北宽约 550 km,东西长约 580 km,总面积约 16.6资源丰富,素有“中原”之称。全省划分为 18 个省辖市,110 个县,省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显的过渡型特征。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山、低山、丘陵过度到平原,中山海拔在 1000 m 以上,低山海拔 400 200~400 m,平原海拔在 200 m 以下。平原占全省面积的 53.1%,丘陵占32.4%。

统计图,受旱面积,河南省,统计图


11图 2-2 河南省农业受旱面积统计图Figure 2-2 The statistical graph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area in Henan Province2.1.6 农业旱灾经济损失1990~2013 年河南省农业旱灾累计造成粮食减产 4288.29 万 t,造成经济损失 222.06亿元,年平均减产 178.6 8 万 t,经济损失 9.25 亿元。2001 年农业干旱导致的粮食损失最大 508.96 万 t,2010 年损失最小 27.81 万 t;1994年经济损失最大 25.55 亿元,1996 年经济损失最小 2.76 亿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种常用农业气象干旱指标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修订[J]. 郑秋红,杨霏云,罗蒋梅.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9)
[2]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河南省干旱特征分析[J]. 王富强,王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4(12)
[3]基于湿润指数的四川盆地农业干旱时空变化特征[J]. 李金建,张菡,王锐婷,张玉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4]变化环境下干旱事件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进展[J]. 马海娇,杨志勇,韩宇平,翁白莎.  水电能源科学. 2013(11)
[5]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综合模拟[J]. 王浩,贾仰文,杨贵羽,周祖昊,仇亚琴,牛存稳,彭辉.  科学通报. 2013(12)
[6]干旱演变驱动机制理论框架及其关键问题[J]. 裴源生,蒋桂芹,翟家齐.  水科学进展. 2013(03)
[7]农业干旱形成机制分析[J]. 蒋桂芹,裴源生,翟家齐.  灌溉排水学报. 2012(06)
[8]我国农业干旱风险研究进展简述[J]. 王利娜,苏静,郑晓东,何鹏.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1(02)
[9]基于二元水循环的河流环境流量预警[J]. 张代青,梅亚东,高军省,吴明海.  水利学报. 2011(03)
[10]河北省唐山市干旱状况与旱灾成因分析[J]. 史东超.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8)

硕士论文
[1]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研究[D]. 孙朋.山东农业大学 2012
[2]河南省干旱承险脆弱性综合评价研究[D]. 李艳.郑州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61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361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8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