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流域台风与非台风暴雨时空变化特征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6 08:57
福建省兼受台风与非台风暴雨影响,分析两类暴雨特征差异有助于更好地防灾减灾。该文以福建省晋江流域为例,基于1964-2014年历年最大一次洪水相应的暴雨实测资料与台风资料,统计分析暴雨特征指标,结果表明:受地形地貌与天气系统共同影响,台风暴雨和非台风暴雨时空特征差异明显;从时间变化看,台风暴雨历时短,波动大,非台风暴雨历时较长,波动小,但时间分配不均;从空间变化看,台风暴雨影响范围从流域西南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蔓延,频发区主要集中在流域西南部沿海地区,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空间分布更不均匀,非台风暴雨影响范围从流域南部地区向北部地区蔓延,空间分布较均匀。
【文章来源】:水利科技. 2020,(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4 台风暴雨和非台风暴雨降雨强度统计
晋江位于福建东南沿海(见图1),是泉州市第一大江,流经福建经济发展重点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晋江流域东南面临台湾海峡,北面与闽江流域相接,西部及西北部毗邻九龙江流域。流域面积5 629 km2,干流长182 km,年平均流量55.7亿m3,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晋江流域水系支流多,河网密度大,具有格子状扇形水系特征。上游分为东溪和西溪,两溪于南安双溪合并为晋江干流,最终于泉州湾汇入东海。晋江流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3-9月,平均年降水量约1 600 mm,兼受台风与非台风暴雨影响。2 数据来源
面降雨量综合反映暴雨过程降水情况,降雨强度是反映暴雨特征的重要指标。由图2-图4看,台风暴雨P、Rpm、Rp的平均值分别为162.89 mm、11.29 mm/h和2.71 mm/h,非台风暴雨P、Rpm、Rp的平均值分别为137.30 mm、9.54 mm/h和1.96 mm/h,台风暴雨降雨量与降雨强度均明显高于非台风暴雨。图3 台风暴雨和非台风暴雨最大1小时雨强统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宁省场次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金鑫,叶天舒,王凌河,郭清. 水电能源科学. 2019(03)
[2]台风与非台风暴雨洪水的分类研究[J]. 陈兴伟,高路,陈莹,邓海军,刘梅冰,林炳青. 中国防汛抗旱. 2019(04)
[3]基于灰色关联与BP神经网络的台风非台风暴雨洪水分类模拟[J]. 林志东,陈兴伟,张仓荣. 山地学报. 2017(06)
[4]福建省不同短历时暴雨变化特征及天气背景分析[J]. 吴滨,李玲,杨丽慧,严平勇. 自然灾害学报. 2017(06)
[5]福建省暴雨日动力因子统计特征及预报研究[J]. 吕思思,官晓军. 环境与发展. 2017(09)
[6]东南沿海西溪流域暴雨洪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 林志东,陈兴伟,林木生,陈莹. 山地学报. 2017(04)
[7]1960—2011年福建省不同等级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黄婕,王跃峰,高路,陈兴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02)
[8]闽南沿海暴雨特征及可能最大降水估算[J]. 李玲,文明章,张容焱,高建芸. 气象科技. 2011(01)
[9]福建省降水量的趋势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研究[J]. 吴滨,李玲. 热带气象学报. 2009(01)
[10]近46年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J]. 林小红,任福民,刘爱鸣,黄志刚,廖廓. 热带气象学报. 2008(04)
硕士论文
[1]晋江西溪流域暴雨空间变化的洪水响应研究[D]. 林木生.福建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87160
【文章来源】:水利科技. 2020,(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4 台风暴雨和非台风暴雨降雨强度统计
晋江位于福建东南沿海(见图1),是泉州市第一大江,流经福建经济发展重点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晋江流域东南面临台湾海峡,北面与闽江流域相接,西部及西北部毗邻九龙江流域。流域面积5 629 km2,干流长182 km,年平均流量55.7亿m3,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晋江流域水系支流多,河网密度大,具有格子状扇形水系特征。上游分为东溪和西溪,两溪于南安双溪合并为晋江干流,最终于泉州湾汇入东海。晋江流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3-9月,平均年降水量约1 600 mm,兼受台风与非台风暴雨影响。2 数据来源
面降雨量综合反映暴雨过程降水情况,降雨强度是反映暴雨特征的重要指标。由图2-图4看,台风暴雨P、Rpm、Rp的平均值分别为162.89 mm、11.29 mm/h和2.71 mm/h,非台风暴雨P、Rpm、Rp的平均值分别为137.30 mm、9.54 mm/h和1.96 mm/h,台风暴雨降雨量与降雨强度均明显高于非台风暴雨。图3 台风暴雨和非台风暴雨最大1小时雨强统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宁省场次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金鑫,叶天舒,王凌河,郭清. 水电能源科学. 2019(03)
[2]台风与非台风暴雨洪水的分类研究[J]. 陈兴伟,高路,陈莹,邓海军,刘梅冰,林炳青. 中国防汛抗旱. 2019(04)
[3]基于灰色关联与BP神经网络的台风非台风暴雨洪水分类模拟[J]. 林志东,陈兴伟,张仓荣. 山地学报. 2017(06)
[4]福建省不同短历时暴雨变化特征及天气背景分析[J]. 吴滨,李玲,杨丽慧,严平勇. 自然灾害学报. 2017(06)
[5]福建省暴雨日动力因子统计特征及预报研究[J]. 吕思思,官晓军. 环境与发展. 2017(09)
[6]东南沿海西溪流域暴雨洪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 林志东,陈兴伟,林木生,陈莹. 山地学报. 2017(04)
[7]1960—2011年福建省不同等级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黄婕,王跃峰,高路,陈兴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02)
[8]闽南沿海暴雨特征及可能最大降水估算[J]. 李玲,文明章,张容焱,高建芸. 气象科技. 2011(01)
[9]福建省降水量的趋势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研究[J]. 吴滨,李玲. 热带气象学报. 2009(01)
[10]近46年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J]. 林小红,任福民,刘爱鸣,黄志刚,廖廓. 热带气象学报. 2008(04)
硕士论文
[1]晋江西溪流域暴雨空间变化的洪水响应研究[D]. 林木生.福建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87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38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