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雨夹雪灾害天气判别指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2 13:42
利用2000-2010年黑龙江省嫩江、伊春、齐齐哈尔、哈尔滨逐日探空资料和81站点的地面观测资料。在分析过渡季节(春季、秋季)雨夹雪气候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多层次温度分析的方法研究黑龙江省雨夹雪的预报指标。结果表明:温度分析能被用来识别雨夹雪,分析519站次雨夹雪探空资料得到850 hPa高度上-3-(-8)℃阈值内雨夹雪占总站次的72%;925 hPa高度上-4-0℃阈值内雨夹雪占总站次的69%,可以作为黑龙江省过渡季节预报雨夹雪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分析统计3849个站次的地面现在天气现象为雨夹雪时的地面1.5 m气温,观测值为-1-2℃阈值内雨夹雪占总次数的82%,1.5 m温度在雨夹雪预报上同样是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预报指标。
【文章来源】:黑龙江气象. 2020,37(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探空资料随温度变化雨夹雪百分比变化曲线
利用上述519个探空站资料进行零度层高度分析。找出216个个例零度层高度对应值,气压最高为826 h Pa,最低1016 h Pa,黑龙江省的4个探空站也稍有差别,50557站826-985 h Pa,50774站845-990h Pa,50745站850-1013 h Pa,50953站835-1016h Pa。由图2可知,零度层不同站点集中层次不一样,50557站主要集中在960-1000 h Pa上,其次是920-960 h Pa上,50774站主要集中在980-1020 h Pa,其次是920-960 h Pa上,50745站主要集中在960-990h Pa上,50953站主要集中在980-1020 h Pa,其次是820-860 h Pa上。零度层高度是雨夹雪的发生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应关注不同地点的差异。5.3 地面资料分析
从图4可知:地面风速在0-6 m/s占总站次的91%,也就是说雨夹雪天气发生时一般情况下地面风速较小,2 m/s、3 m/s的风速所占比例均接近20%。所有雨夹雪所有站次的风速平均值为3.39 m/s。图4 风速所占百分比变化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冬半年回流降雪形势特征及相关降水相态[J]. 郑丽娜,杨成芳,刘畅. 高原气象. 2016(02)
[2]山东一次历史极端降雪过程的诊断分析[J]. 张芹,丁治英,杨成芳,王世杰,韩晓. 高原气象. 2015(04)
[3]北京地区冬季降水相态的识别判据研究[J]. 张琳娜,郭锐,曾剑,卢冰,段丽,刘璐,孙兆彬. 高原气象. 2013(06)
[4]山东冬半年降水相态的温度特征统计分析[J]. 杨成芳,姜鹏,张少林,张磊. 气象. 2013(03)
[5]江苏冬季降水相态气候分布特征及预报方法探讨[J]. 孙燕,严文莲,尹东屏,刘安宁. 气象科学. 2013(03)
[6]中国东部地区冬季降水相态的识别判据研究[J]. 漆梁波,张瑛. 气象. 2012(01)
[7]一次特大暴雨(雪)天气过程的微物理模拟[J]. 王亮,王春明,何宏让,吴志皇. 气象科学. 2011(02)
[8]2009年辽宁省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 张炳川,吴晓峰,贾旭轩,陆井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2)
[9]2009年2月抚顺一次雨转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 吴春英,李金义,徐全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0)
[10]2008年初江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成因探讨[J]. 龙余良,魏虹,简海燕.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9(03)
本文编号:3394326
【文章来源】:黑龙江气象. 2020,37(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探空资料随温度变化雨夹雪百分比变化曲线
利用上述519个探空站资料进行零度层高度分析。找出216个个例零度层高度对应值,气压最高为826 h Pa,最低1016 h Pa,黑龙江省的4个探空站也稍有差别,50557站826-985 h Pa,50774站845-990h Pa,50745站850-1013 h Pa,50953站835-1016h Pa。由图2可知,零度层不同站点集中层次不一样,50557站主要集中在960-1000 h Pa上,其次是920-960 h Pa上,50774站主要集中在980-1020 h Pa,其次是920-960 h Pa上,50745站主要集中在960-990h Pa上,50953站主要集中在980-1020 h Pa,其次是820-860 h Pa上。零度层高度是雨夹雪的发生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应关注不同地点的差异。5.3 地面资料分析
从图4可知:地面风速在0-6 m/s占总站次的91%,也就是说雨夹雪天气发生时一般情况下地面风速较小,2 m/s、3 m/s的风速所占比例均接近20%。所有雨夹雪所有站次的风速平均值为3.39 m/s。图4 风速所占百分比变化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冬半年回流降雪形势特征及相关降水相态[J]. 郑丽娜,杨成芳,刘畅. 高原气象. 2016(02)
[2]山东一次历史极端降雪过程的诊断分析[J]. 张芹,丁治英,杨成芳,王世杰,韩晓. 高原气象. 2015(04)
[3]北京地区冬季降水相态的识别判据研究[J]. 张琳娜,郭锐,曾剑,卢冰,段丽,刘璐,孙兆彬. 高原气象. 2013(06)
[4]山东冬半年降水相态的温度特征统计分析[J]. 杨成芳,姜鹏,张少林,张磊. 气象. 2013(03)
[5]江苏冬季降水相态气候分布特征及预报方法探讨[J]. 孙燕,严文莲,尹东屏,刘安宁. 气象科学. 2013(03)
[6]中国东部地区冬季降水相态的识别判据研究[J]. 漆梁波,张瑛. 气象. 2012(01)
[7]一次特大暴雨(雪)天气过程的微物理模拟[J]. 王亮,王春明,何宏让,吴志皇. 气象科学. 2011(02)
[8]2009年辽宁省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 张炳川,吴晓峰,贾旭轩,陆井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2)
[9]2009年2月抚顺一次雨转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 吴春英,李金义,徐全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0)
[10]2008年初江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成因探讨[J]. 龙余良,魏虹,简海燕.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9(03)
本文编号:3394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39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