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区对流层中下层逆温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18 11:36
利用昆明站探空资料分析了昆明地区对流层中下层逆温的特征,利用在昆明实施的球载电化学臭氧探空观测所得数据和ERA-Interim数据,探讨了昆明地区四季对流层中下层逆温的机制,并且初步分析了对流层中下层逆温对水汽和臭氧垂直输送影响。结果表明:(1)昆明地区对流层中下层逆温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主要分为第一逆温层和第二逆温层,逆温发生频率都是冬季较大、夏季较小。(2)对流层中下层逆温频率、逆温层温度变化和逆温层厚度的分布为两边高中间低的U型分布。(3)对流层中下层逆温频率、逆温层温度变化和逆温层厚度都是冬季最大,夏季最小;第二逆温层强度夏季最大、冬季最小,第一逆温层春季最大、冬季最小。(4)对流层中下层逆温受到地面辐射和地形影响的可能性很小。(5)昆明地区冬季对流层中下层逆温根据逆温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主要由下沉运动和冷暖平流共同作用造成;第二种主要由下沉运动作用造成;第三种主要由锋面和风切变共同作用造成。但是所有的冬季对流层中下层逆温可能都与风切变和下沉运动有关,同时,下沉运动越强逆温强度越强,而南北风切变越强,逆温厚度和强度越大。(6)昆明地区春季对流层中下层逆温根据逆温产生原因可...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第二逆温层(750hPa~300hPa)逆温参数月份变化,(a)为逆温频率(单位:%),(b)为逆变化(单位:K),(C)为逆温层厚度(单位:m),(d)
19.01%. 4.41%. 22.20O/O。图3.4 (b)为四季的逆温层温度变化平均值,第一逆温层和第二逆温层的温度变化都是冬季最大、夏季最小,第二逆温层秋季比春季大,而第一逆温层则春季比秋季大,这里与逆温发生频率值的情况相反,四个季节同样都是第二逆温层的值大于第一逆温层的值,第一逆温层的值冬春相近、夏秋相近,并且四个季节相差不人,而第二逆温层春秋相近。第二逆温层温度变化按冬、春、夏、秋分别为2.91K、2.10K、1.70K、和2.25K,而第一逆温层温度变化分别为2.15K、2.02K、1.55K 禾卩 1.66K。 _ ^ ______ . 、80 ” 、’丨 . :i 2.5: -:?⑷ 12.0: -p、n 丨垂 _ 一_ 8 . I aoiJJJ_1__Winler Spring SummcrAulunin 产 Winter Spnng SummerAutunin=I ’ I ..5- S ‘‘ "1 IZ 200: ;; i ? : ■ . ....-■驪.丨—V..{); 麗 醒 .驗 .......5 0.0.“..i.灣.........、Lfa-sWinter Spring SumnierAuiumn VniUer Spring SummerAutumnsecond inversion 「J finu inversion图3.4第一逆温层和第二逆温层逆温参数季节变化,白框为第二逆温层,灰框为第一逆温层,(a)逆温频率(单位:%)
为冬季探空气球从地面?300hPa的运动轨迹平面,冬季共有7条廓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昆明坝子边界层贴地逆温特征及其成因[J]. 段玮,万石云,段旭.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4(04)
[2]利用探空资料对对流层-平流层热力结构的分析[J]. 李刚,王颢樾,柴素盈,余珂,樊雯璇,王卫国.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3]西安边界层逆温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J]. 曹红丽,陈奇. 陕西气象. 2014(02)
[4]我国南方冰冻天气过程低空逆温层特征[J]. 张峻,王海军. 气象科技. 2013(01)
[5]北极低空急流和低层逆温特征观测分析[J]. 程刚,高志球,郑友飞,代成颖,周明煜.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01)
[6]基于L波段雷达探空资料的重庆市区低空逆温特征分析[J]. 唐家萍,谭桂容,谭畅. 气象科技. 2012(05)
[7]位温、等熵位涡与锋和对流层顶的分析方法[J]. 陶祖钰,郑永光. 气象. 2012(01)
[8]L波段探空高分辨率廓线中近地层信息分析及相关模型[J]. 杨湘婧,徐祥德,陈宏尧,马舒庆,陈渭民. 气象. 2011(12)
[9]南阳边界层逆温特征分析[J]. 张雪玲,陈润浩.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1(S1)
[10]杭州市大气逆温特征及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J]. 杜荣光,齐冰,郭惠惠,邵碧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04)
硕士论文
[1]南极臭氧和大气垂直结构探测研究[D]. 林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0
本文编号:3400065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第二逆温层(750hPa~300hPa)逆温参数月份变化,(a)为逆温频率(单位:%),(b)为逆变化(单位:K),(C)为逆温层厚度(单位:m),(d)
19.01%. 4.41%. 22.20O/O。图3.4 (b)为四季的逆温层温度变化平均值,第一逆温层和第二逆温层的温度变化都是冬季最大、夏季最小,第二逆温层秋季比春季大,而第一逆温层则春季比秋季大,这里与逆温发生频率值的情况相反,四个季节同样都是第二逆温层的值大于第一逆温层的值,第一逆温层的值冬春相近、夏秋相近,并且四个季节相差不人,而第二逆温层春秋相近。第二逆温层温度变化按冬、春、夏、秋分别为2.91K、2.10K、1.70K、和2.25K,而第一逆温层温度变化分别为2.15K、2.02K、1.55K 禾卩 1.66K。 _ ^ ______ . 、80 ” 、’丨 . :i 2.5: -:?⑷ 12.0: -p、n 丨垂 _ 一_ 8 . I aoiJJJ_1__Winler Spring SummcrAulunin 产 Winter Spnng SummerAutunin=I ’ I ..5- S ‘‘ "1 IZ 200: ;; i ? : ■ . ....-■驪.丨—V..{); 麗 醒 .驗 .......5 0.0.“..i.灣.........、Lfa-sWinter Spring SumnierAuiumn VniUer Spring SummerAutumnsecond inversion 「J finu inversion图3.4第一逆温层和第二逆温层逆温参数季节变化,白框为第二逆温层,灰框为第一逆温层,(a)逆温频率(单位:%)
为冬季探空气球从地面?300hPa的运动轨迹平面,冬季共有7条廓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昆明坝子边界层贴地逆温特征及其成因[J]. 段玮,万石云,段旭.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4(04)
[2]利用探空资料对对流层-平流层热力结构的分析[J]. 李刚,王颢樾,柴素盈,余珂,樊雯璇,王卫国.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3]西安边界层逆温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J]. 曹红丽,陈奇. 陕西气象. 2014(02)
[4]我国南方冰冻天气过程低空逆温层特征[J]. 张峻,王海军. 气象科技. 2013(01)
[5]北极低空急流和低层逆温特征观测分析[J]. 程刚,高志球,郑友飞,代成颖,周明煜.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01)
[6]基于L波段雷达探空资料的重庆市区低空逆温特征分析[J]. 唐家萍,谭桂容,谭畅. 气象科技. 2012(05)
[7]位温、等熵位涡与锋和对流层顶的分析方法[J]. 陶祖钰,郑永光. 气象. 2012(01)
[8]L波段探空高分辨率廓线中近地层信息分析及相关模型[J]. 杨湘婧,徐祥德,陈宏尧,马舒庆,陈渭民. 气象. 2011(12)
[9]南阳边界层逆温特征分析[J]. 张雪玲,陈润浩.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1(S1)
[10]杭州市大气逆温特征及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J]. 杜荣光,齐冰,郭惠惠,邵碧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04)
硕士论文
[1]南极臭氧和大气垂直结构探测研究[D]. 林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0
本文编号:3400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40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