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长治地区霜冻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30 03:08
本文利用长治地区1971-2007年37年11个县市区的相关资料时间序列,对长治地区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空间分布及气候特点进行研究;从初、终霜冻和无霜冻日时间序列出发,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来分析初、终霜冻和无霜冻日的多年变化特征及37年间的突变特征。利用自回归方法、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结合五阶自回归方法的方法分别建立长治地区分县霜冻预报方程。使用双重筛选的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报长治地区平均初霜日的预报方程。研究发现:一、长治地区初霜日和终霜日出现的早晚、无霜期长短的空间分布均与地理特征、海拔高度关系密切。初霜日、终霜日等值线分布呈现两早两晚型,无霜期等值线分布呈现两长两短型;初霜日偏早、终霜日偏晚和无霜期偏短的县站基本上是北部山区和东部山区或纬度较高的地区;初霜日偏晚、终霜日偏早和无霜期偏长的县站是属于地势较低或盆地、或纬度较低地区。二、长治地区初霜日、终霜日出现的早晚与无霜期长短以及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初霜日偏晚(早)的站点与秋季平均气温偏高(低)的站点基本是一致的;终霜日偏早(晚)的站点与春季平均气温偏高(低)的站点基本是一致的;无霜期偏长与年平均气温偏高的年份基本是相对应的。三...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标及特色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2.2.1 用小波检测序列变化趋势的转折
2.2.2 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
2.2.3 自回归模型
2.2.4 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的建立逐步回归方程
第三章 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的统计分析
3.1 初霜日的变化
3.1.1 多年平均的初霜日的分布特征
3.1.2 初霜日的绝对变率
3.2 终霜日的变化
3.2.1 多年平均的终霜日的分布特征
3.2.2 终霜日的绝对变率
3.3 无霜期的变化
3.3.1 多年平均的无霜期的分布
3.3.2 无霜期的绝对变率
3.4 气候变化与初、终霜日变化的关系
3.4.1 初霜日与秋季平均气温的关系
3.4.2 终霜日与春季平均气温的关系
3.4.3 无霜期、年平均气温的多年变化
3.4.4 霜期差值的变化
3.5 小结
第四章 异常晚霜的变化分析
4.1 最高、最低温度变化幅度(日较差)的分析
4.2 最低温度低于90th的年数统计
4.3 异常晚霜
4.4 小结
第五章 霜冻的环流形势分析
5.1 初霜日偏早环流分析
5.2 终霜日偏晚环流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初霜日、终霜日的预测
6.1 利用自回归法做预测
6.1.1 初霜日的预测
6.1.2 终霜日的预测
6.2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做预测
6.2.1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初霜日做预测
6.2.2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终霜日做预测
6.3 利用双重筛选的逐步回归方法做预测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7.3 不足与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阻塞高压与低温持续性降水之间的关系[J]. 李艳,马敏劲,王式功,金荣花,侯锦芳,陈艳. 干旱气象. 2012(04)
[2]近三十年福建省霜冻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J]. 何小宁,吴幸毓. 海峡科学. 2012(08)
[3]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预报模型的构建[J]. 葛朝霞,吴立君,曹琨,胡己坤. 水电能源科学. 2011(05)
[4]74项环流指数在水文长期预报中的应用[J]. 徐敏亮,于会芳,冯本领.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01)
[5]近46年大连地区初、终霜冻事件和无霜冻期变化[J]. 王秀萍,任国玉,赵春雨,于德华. 应用气象学报. 2008(06)
[6]1961—2007年我国霜冻变化特征[J]. 叶殿秀,张勇. 应用气象学报. 2008(06)
[7]基于EMD方法的我国年气温和东部年降水量序列的振荡模态分析[J]. 刘莉红,郑祖光,琚建华. 高原气象. 2008(05)
[8]雅鲁藏布江中游近40年异常初终霜冻分析[J]. 杜军,宁斌. 气象. 2006(09)
[9]太阳活动异常与降水和地面气温的关系[J]. 段长春,孙绩华. 气象科技. 2006(04)
[10]黑龙江省秋季初霜冻的气侯分析[J]. 张健,刘玉莲,宋丽华. 黑龙江气象. 2005(03)
本文编号:3415004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标及特色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2.2.1 用小波检测序列变化趋势的转折
2.2.2 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
2.2.3 自回归模型
2.2.4 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的建立逐步回归方程
第三章 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的统计分析
3.1 初霜日的变化
3.1.1 多年平均的初霜日的分布特征
3.1.2 初霜日的绝对变率
3.2 终霜日的变化
3.2.1 多年平均的终霜日的分布特征
3.2.2 终霜日的绝对变率
3.3 无霜期的变化
3.3.1 多年平均的无霜期的分布
3.3.2 无霜期的绝对变率
3.4 气候变化与初、终霜日变化的关系
3.4.1 初霜日与秋季平均气温的关系
3.4.2 终霜日与春季平均气温的关系
3.4.3 无霜期、年平均气温的多年变化
3.4.4 霜期差值的变化
3.5 小结
第四章 异常晚霜的变化分析
4.1 最高、最低温度变化幅度(日较差)的分析
4.2 最低温度低于90th的年数统计
4.3 异常晚霜
4.4 小结
第五章 霜冻的环流形势分析
5.1 初霜日偏早环流分析
5.2 终霜日偏晚环流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初霜日、终霜日的预测
6.1 利用自回归法做预测
6.1.1 初霜日的预测
6.1.2 终霜日的预测
6.2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做预测
6.2.1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初霜日做预测
6.2.2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终霜日做预测
6.3 利用双重筛选的逐步回归方法做预测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7.3 不足与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阻塞高压与低温持续性降水之间的关系[J]. 李艳,马敏劲,王式功,金荣花,侯锦芳,陈艳. 干旱气象. 2012(04)
[2]近三十年福建省霜冻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J]. 何小宁,吴幸毓. 海峡科学. 2012(08)
[3]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预报模型的构建[J]. 葛朝霞,吴立君,曹琨,胡己坤. 水电能源科学. 2011(05)
[4]74项环流指数在水文长期预报中的应用[J]. 徐敏亮,于会芳,冯本领.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01)
[5]近46年大连地区初、终霜冻事件和无霜冻期变化[J]. 王秀萍,任国玉,赵春雨,于德华. 应用气象学报. 2008(06)
[6]1961—2007年我国霜冻变化特征[J]. 叶殿秀,张勇. 应用气象学报. 2008(06)
[7]基于EMD方法的我国年气温和东部年降水量序列的振荡模态分析[J]. 刘莉红,郑祖光,琚建华. 高原气象. 2008(05)
[8]雅鲁藏布江中游近40年异常初终霜冻分析[J]. 杜军,宁斌. 气象. 2006(09)
[9]太阳活动异常与降水和地面气温的关系[J]. 段长春,孙绩华. 气象科技. 2006(04)
[10]黑龙江省秋季初霜冻的气侯分析[J]. 张健,刘玉莲,宋丽华. 黑龙江气象. 2005(03)
本文编号:3415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41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