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地形和大气气溶胶变化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1-10-07 22:34
利用2001-2017年TRMM卫星3B42RT数据对四川盆地近年来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5年MODIS中AOD资料分析四川盆地大气气溶胶特征,探索降水变化与高浓度气溶胶之间的关联。为了研究四川盆地特殊地形背景下降水变化及其气溶胶影响机制,我们利用在线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模拟了 2012年7月20日-21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北部的一次典型西南涡暴雨过程,并分别设置填充四川盆地地形和去除人为气溶胶排放的敏感性试验,试图揭示四川盆地大地形和大气气溶胶在暴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影响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四川盆地降水变化与高浓度气溶胶之间的关联TRMM卫星2001-2017年降水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四川盆地区域内小雨(0.1-10mm)及中雨(10-25mm)频率有所减少,而大雨(25-50mm)、暴雨(50-100mm)、大暴雨(100-250mm)以及特大暴雨(>250mm)频次均有所增加。空间上,四川盆地西北部降水呈显著增加趋势,而西南部呈显著减少趋势,盆地南部降水波动最明显。AOD高值区与降水显著变化区域空间上一致,降水变化可能与高...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四川盆地区域平均的各等级降水年际变化趋势(2001-2017)??(a)小雨、(b)中雨、(c)大雨、(d)暴雨、(e)大暴雨、(f)特大暴雨??
图2.?2四川盆地区域2001-2017年年累积降水平均值(单位:mm)??基于Sen-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四川盆地年累积降水变化??趋势及变化显著性水平如图2.?3所示。四川盆地近年来大部分区域均呈现降水增多的趋??势,仅少数区域降水有所减弱。其中,盆地西北部区域降水呈显著増加趋势,每年最多??可增加20mm降水,通过99%的显著性检验;盆地西南部地区降水呈显著减弱趋势,??每年最多可减少24mm降水,通过95%的显著性检验;其余地区降水呈弱变化或稳定??不变的特征,未通过90%显著性检验。此降水变化结果与上世纪降水变化特征有相似??性,即四川盆地内降水变化具有区域差异性,盆地西部变化比盆地东部明显,且变化最??大的区域均接近盆地边界地区。但同时,本世纪降水空间变化也出现了新的特征,即本??世纪盆地西北部区域降水显著增加,而1961-2000年盆地西部降水却呈显著下降趋势。??利用变异系数对四川盆地降水变化的稳定性进行计算
?0.12?0.16?0.2?0.24?0.28??图2.?4四川盆地区域2001-2017年降水变化稳定性(单位:100%)??2.2.2四川盆地AOD特征??图2.?5为四川盆地2001-2015年AOD年平均空间分布特征。本世纪以来,四川盆??地AOD值仍远高于周边地区,最高中心可达1.2。盆地西边界AOD高于盆地东边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为AOD最大值区,这可能与青藏高原大地形背风坡效应以及成都、??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辐射参数化对海南岛海风雷暴结构模拟的影响[J]. 苏涛,苗峻峰,王语卉.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08)
[2]不同浓度污染气溶胶对一次暴雨的影响[J]. 杨桃进,刘宇迪,眭敏. 大气科学. 2017(04)
[3]从不稳定能量角度对条件不稳定相关问题的讨论[J]. 章丽娜,周小刚,徐丽娅. 气象学报. 2017(03)
[4]川渝地区两类西南涡物理量场诊断分析[J]. 曾波,何光碧,余莲.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02)
[5]一次非典型西南低涡与降水过程相互关系的天气学分析[J]. 董元昌,陈功,吴遥.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7(01)
[6]海南岛地形对局地海风环流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J]. 杨秋彦,苗峻峰,王语卉. 海洋学报. 2017(03)
[7]基于TRMM数据的西南地区年降水时空特征研究[J]. 周李磊,杨华,刘睿,嵇涛,张伟伟,周丽君,全胜,朱小龙,李威.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8]中国地区MODIS气溶胶产品的验证及反演误差分析[J]. 王宏斌,张镭,焦圣明,张志薇,朱毓颖,朱承瑛. 高原气象. 2016(03)
[9]四川盆地气溶胶变化对弱降水的影响:基于干能见度的气候分析[J]. 王健颖,郑小波,赵天良,马晓燕,郭晓梅,李跃清,罗磊.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4)
[10]卫星反演降水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分析[J]. 张蒙,黄安宁,计晓龙,王梦瑶,谭雨虹. 高原气象. 2016(01)
本文编号:3422903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四川盆地区域平均的各等级降水年际变化趋势(2001-2017)??(a)小雨、(b)中雨、(c)大雨、(d)暴雨、(e)大暴雨、(f)特大暴雨??
图2.?2四川盆地区域2001-2017年年累积降水平均值(单位:mm)??基于Sen-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四川盆地年累积降水变化??趋势及变化显著性水平如图2.?3所示。四川盆地近年来大部分区域均呈现降水增多的趋??势,仅少数区域降水有所减弱。其中,盆地西北部区域降水呈显著増加趋势,每年最多??可增加20mm降水,通过99%的显著性检验;盆地西南部地区降水呈显著减弱趋势,??每年最多可减少24mm降水,通过95%的显著性检验;其余地区降水呈弱变化或稳定??不变的特征,未通过90%显著性检验。此降水变化结果与上世纪降水变化特征有相似??性,即四川盆地内降水变化具有区域差异性,盆地西部变化比盆地东部明显,且变化最??大的区域均接近盆地边界地区。但同时,本世纪降水空间变化也出现了新的特征,即本??世纪盆地西北部区域降水显著增加,而1961-2000年盆地西部降水却呈显著下降趋势。??利用变异系数对四川盆地降水变化的稳定性进行计算
?0.12?0.16?0.2?0.24?0.28??图2.?4四川盆地区域2001-2017年降水变化稳定性(单位:100%)??2.2.2四川盆地AOD特征??图2.?5为四川盆地2001-2015年AOD年平均空间分布特征。本世纪以来,四川盆??地AOD值仍远高于周边地区,最高中心可达1.2。盆地西边界AOD高于盆地东边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为AOD最大值区,这可能与青藏高原大地形背风坡效应以及成都、??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辐射参数化对海南岛海风雷暴结构模拟的影响[J]. 苏涛,苗峻峰,王语卉.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08)
[2]不同浓度污染气溶胶对一次暴雨的影响[J]. 杨桃进,刘宇迪,眭敏. 大气科学. 2017(04)
[3]从不稳定能量角度对条件不稳定相关问题的讨论[J]. 章丽娜,周小刚,徐丽娅. 气象学报. 2017(03)
[4]川渝地区两类西南涡物理量场诊断分析[J]. 曾波,何光碧,余莲.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02)
[5]一次非典型西南低涡与降水过程相互关系的天气学分析[J]. 董元昌,陈功,吴遥.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7(01)
[6]海南岛地形对局地海风环流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J]. 杨秋彦,苗峻峰,王语卉. 海洋学报. 2017(03)
[7]基于TRMM数据的西南地区年降水时空特征研究[J]. 周李磊,杨华,刘睿,嵇涛,张伟伟,周丽君,全胜,朱小龙,李威.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8]中国地区MODIS气溶胶产品的验证及反演误差分析[J]. 王宏斌,张镭,焦圣明,张志薇,朱毓颖,朱承瑛. 高原气象. 2016(03)
[9]四川盆地气溶胶变化对弱降水的影响:基于干能见度的气候分析[J]. 王健颖,郑小波,赵天良,马晓燕,郭晓梅,李跃清,罗磊.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4)
[10]卫星反演降水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分析[J]. 张蒙,黄安宁,计晓龙,王梦瑶,谭雨虹. 高原气象. 2016(01)
本文编号:3422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422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