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4年河南首场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环流背景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5 05:32
利用1985-2018年河南省12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每日20时至次日20时降水资料、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和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近34年河南首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系统、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首场暴雨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月变化特征,主要集中在4-5月,首场暴雨发生时间有提前的趋势;首场暴雨以全省性降水为主,黄淮之间沿黄及其以北和南部地区是暴雨的三个易发区;暴雨出现频次较多的站点和单日雨量最大的站点基本一致,首场暴雨出现的频次从河南省西北部到东南部逐渐增多。首场暴雨的地面影响系统主要是江淮气旋和江淮倒槽两类,高空影响系统500 hPa以低槽为主,700 hPa受低槽、切变线影响,850 hPa受低涡、切变线影响。江淮气旋类暴雨一般热力、动力条件较好,江淮倒槽类暴雨水汽条件较好。首场暴雨的水汽通量、辐合、辐散条件要优于夏季的,垂直速度略小于夏季的,比湿和不稳定度明显低于夏季的。
【文章来源】: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0,43(0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1985-2018年河南首场暴雨出现时间月分布特征
根据河南省日常预报业务中的习惯用语,暴雨落区在沿黄河及黄河以北地区的称为沿黄及以北地区,暴雨落区在黄河和淮河之间区域的称为黄淮之间,暴雨落区在信阳及南阳、驻马店两地区南部的称为南部地区。由统计结果(表1)可以看出,首场暴雨落区发生在黄淮之间的最多,达19次,占总次数的55.9%;发生在南部的次之,为8次;发生在沿黄及其以北地区的最少,为7次。表1 1985-2018年河南不同落区不同月份首场暴雨的出现次数 落区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合计 黄淮之间 2 7 8 2 0 19 沿黄及其以北 0 2 4 0 1 7 南部 0 2 2 4 0 8
从1985-2018年首场暴雨各站点出现R24≥50 mm降水的空间频次(图3)看,总体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暴雨出现频次较多的站点在河南东南部和黄淮之间的中东部,出现频次较少地区为河南西部。有两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分布暴雨频次高值区,分别位于南阳地区东部、漯河、许昌和开封地区南部一线及信阳西部、驻马店和周口两地区东南部一线。东南部的新县、罗山、信阳、鸡公山、正阳和中部的鄢陵6个站点出现频次最高,达到了11次,占总首场暴雨次数的32.3%,说明这6站极易出现首场暴雨。全省有54个站首场暴雨出现频次为6~11次,多位于东南部和中东部地区。由此可见,南部地区和黄淮之间的中东部地区是首场暴雨的易发地,发生暴雨频次较高,沿黄及其以北地区各站点发生暴雨的频次差别不大,基本为3~5次。2.3 暴雨强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3-2014年河南春季暴雨特征及影响系统分析[J]. 鲁坦,徐文明,俞小鼎,张杰.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02)
[2]鲁西南地区两次春季低涡暴雨对比分析[J]. 张熙,李媛,张泽铭,郭振华,赵京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4)
[3]安徽省春季暴雨气候特征统计分析[J]. 童金,魏凌翔,张娇,王东勇. 暴雨灾害. 2016(06)
[4]近30a山东首场暴雨的气候特征及环流形势[J]. 康桂红,韩永清,孙兴池,葛翔. 干旱气象. 2015(06)
[5]河西走廊东部一次罕见的春季暴雨成因分析[J]. 刘菊菊,滕杰,许东蓓,乔丫芸. 干旱气象. 2015(04)
[6]2012年春季河南一次区域暴雨的诊断分析[J]. 袁小超.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03)
[7]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锋生机制分析[J]. 杜正静,何玉龙,熊方,邓晓红,石开银,彭倩. 高原气象. 2015(02)
[8]一次春季暴雨与盛夏暴雨物理量对比分析[J]. 郭大梅,李萍云,胡浩,马晓华. 陕西气象. 2014(06)
[9]2010年春季河南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J]. 梁俊平.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02)
[10]2013年5月河南一次大暴雨成因分析及数值预报检验[J]. 程锦霞.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02)
本文编号:3437514
【文章来源】: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0,43(0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1985-2018年河南首场暴雨出现时间月分布特征
根据河南省日常预报业务中的习惯用语,暴雨落区在沿黄河及黄河以北地区的称为沿黄及以北地区,暴雨落区在黄河和淮河之间区域的称为黄淮之间,暴雨落区在信阳及南阳、驻马店两地区南部的称为南部地区。由统计结果(表1)可以看出,首场暴雨落区发生在黄淮之间的最多,达19次,占总次数的55.9%;发生在南部的次之,为8次;发生在沿黄及其以北地区的最少,为7次。表1 1985-2018年河南不同落区不同月份首场暴雨的出现次数 落区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合计 黄淮之间 2 7 8 2 0 19 沿黄及其以北 0 2 4 0 1 7 南部 0 2 2 4 0 8
从1985-2018年首场暴雨各站点出现R24≥50 mm降水的空间频次(图3)看,总体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暴雨出现频次较多的站点在河南东南部和黄淮之间的中东部,出现频次较少地区为河南西部。有两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分布暴雨频次高值区,分别位于南阳地区东部、漯河、许昌和开封地区南部一线及信阳西部、驻马店和周口两地区东南部一线。东南部的新县、罗山、信阳、鸡公山、正阳和中部的鄢陵6个站点出现频次最高,达到了11次,占总首场暴雨次数的32.3%,说明这6站极易出现首场暴雨。全省有54个站首场暴雨出现频次为6~11次,多位于东南部和中东部地区。由此可见,南部地区和黄淮之间的中东部地区是首场暴雨的易发地,发生暴雨频次较高,沿黄及其以北地区各站点发生暴雨的频次差别不大,基本为3~5次。2.3 暴雨强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3-2014年河南春季暴雨特征及影响系统分析[J]. 鲁坦,徐文明,俞小鼎,张杰.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02)
[2]鲁西南地区两次春季低涡暴雨对比分析[J]. 张熙,李媛,张泽铭,郭振华,赵京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4)
[3]安徽省春季暴雨气候特征统计分析[J]. 童金,魏凌翔,张娇,王东勇. 暴雨灾害. 2016(06)
[4]近30a山东首场暴雨的气候特征及环流形势[J]. 康桂红,韩永清,孙兴池,葛翔. 干旱气象. 2015(06)
[5]河西走廊东部一次罕见的春季暴雨成因分析[J]. 刘菊菊,滕杰,许东蓓,乔丫芸. 干旱气象. 2015(04)
[6]2012年春季河南一次区域暴雨的诊断分析[J]. 袁小超.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03)
[7]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锋生机制分析[J]. 杜正静,何玉龙,熊方,邓晓红,石开银,彭倩. 高原气象. 2015(02)
[8]一次春季暴雨与盛夏暴雨物理量对比分析[J]. 郭大梅,李萍云,胡浩,马晓华. 陕西气象. 2014(06)
[9]2010年春季河南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J]. 梁俊平.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02)
[10]2013年5月河南一次大暴雨成因分析及数值预报检验[J]. 程锦霞.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02)
本文编号:3437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43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