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条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分析——以齐河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7 20:26
利用齐河县气象局1999~2018年的风向、风速、气温、日照、降水等气象资料,运用风玫瑰图、棒影图日照综合分析、统计分析、线性趋势等方法,对主要气象要素特点及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齐河县主导风向为SSW风,其次为NE风,工业区宜选择在城区的西北侧。全县日平均风速3级及以下的日数最多,污染风的比例较高,宜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2)考虑到日照和自然通风条件,住宅朝向以正南方向为最适宜。两栋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应为前栋楼房高度的1.83倍,才能满足光照需求。(3)年平均气温呈增温趋势,夏季高温日数较多,气候环境较热,宜采取多措施改善城市的热环境。(4)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强度较强,应着重新城区排水设施和排水管道规划,及时合理改造老城区,加强市区排涝防洪能力。
【文章来源】:智能城市. 2020,6(09)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齐河县1999~2018年历年日照时数、各月平均日照时数
齐河县全年主要盛行S-SW风,其中SSW风频率最高,为13%,S、SW风频率分别为9%、8%,S、SSW、SW风频率之和为30%;次盛行NE-ENE风,NE风频率最高,为9%,ENE风频率为8%,两风向频率之和为17%;全年WNW-NW风向频率最小,均为2%;W、NNW、ESE、SE、SSE风频率也很小,均为3%,说明这些方向的风吹的也很少;全年静风频率为17%。夏季盛行风向、最小风向风频与全年基本相同,不再赘述。冬季主要盛行NE-ENE风,NE风频率最高,为12%,ENE风频率为10%,两风向频率之和为22%;次盛行S-SW风,其中SSW风频率最高,为11%,S、SW风频率均为7%,S、SSW、SW风频率之和为25%;冬季ESE-SSE、NNW风向频率最小,均为2%;W-NW风频率也很小,均为3%,说明冬季这些方向的风吹的也很少;冬季静风频率为15%。综合实际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和齐河县风玫瑰图来看(图1),齐河县主导风向是SSW风,次主导风向为NE风,SSW风在全年和夏半年比NE风更为明显,NE风在冬半年为主导风向。风向决定当地大气污染物、工业废气、烟尘等的输送方向。齐河县主导风SSW与次主导风向NE风,风向基本相反,因此工业区不宜建在这两个风对吹的方向,避免居民遭受污染废气的影响。宜选择在风频较小的W-NNW风夹角方位上,即城区的西北侧。此外,ESE-SSE方向风频也较小,也可以考虑建工业区。但目前城区东南方向,已形成居住区、新农村社区和正在开发的旅游园区、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故排除在东南方向的工业布局。风向只是城市规划考虑的因素之一,从《齐河县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规划方案来看[25],考虑到发展用地、交通等因素,齐河县主城区的西、西北方向紧邻禹城市地界,发展空间受限,主城区的南部、西南部、东南部及东部、东北部利于城区拓展。即目前规划的集聚高端综合中心的城南新区、对现有工业进行产业转型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主要在主城区的北部,未来工业区的规划用地也主要集中在城区的北部,从风向考虑不合时宜,建议对原有污染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减轻或消除污染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州市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及变化特征[J]. 朱保美,周清,朱汉青,孙维洲,郭艳飞,王晓霏.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2)
[2]基于风玫瑰图的诸暨城西工业区评价[J]. 王云,周楠,赵学均,金诗卉,斯骆军.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9(05)
[3]回顾IPCC 30年(1988—2018年)[J]. 赵宗慈,罗勇,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05)
[4]1960—2016年武汉城市圈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J]. 金琪,孟英杰.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06)
[5]贵港城市街道可照条件分析[J]. 许艺馨,李新华,梁莹露.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7(01)
[6]云浮新区城市规划的气候条件分析[J]. 胡端英,欧艺,周珍丹,梁钊杨.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5(04)
[7]我国城市规划中气候信息应用回顾与展望[J]. 房小怡,王晓云,杜吴鹏,李磊,任希岩,贺健,程宸,刘勇洪. 地球科学进展. 2015(04)
[8]低碳城市规划与气候可行性论证[J]. 房小怡,郭文利,马京津,杜吴鹏,王晓云,蒋品平. 气象科技进展. 2014(05)
[9]气候对城市住宅区规划的影响[J]. 任洪蔚. 城乡建设. 2012(05)
[10]城市规划指标和气候指标关系研究——以北京为例[J]. 赵彩君,傅国斌. 北京园林. 2011(01)
本文编号:3462268
【文章来源】:智能城市. 2020,6(09)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齐河县1999~2018年历年日照时数、各月平均日照时数
齐河县全年主要盛行S-SW风,其中SSW风频率最高,为13%,S、SW风频率分别为9%、8%,S、SSW、SW风频率之和为30%;次盛行NE-ENE风,NE风频率最高,为9%,ENE风频率为8%,两风向频率之和为17%;全年WNW-NW风向频率最小,均为2%;W、NNW、ESE、SE、SSE风频率也很小,均为3%,说明这些方向的风吹的也很少;全年静风频率为17%。夏季盛行风向、最小风向风频与全年基本相同,不再赘述。冬季主要盛行NE-ENE风,NE风频率最高,为12%,ENE风频率为10%,两风向频率之和为22%;次盛行S-SW风,其中SSW风频率最高,为11%,S、SW风频率均为7%,S、SSW、SW风频率之和为25%;冬季ESE-SSE、NNW风向频率最小,均为2%;W-NW风频率也很小,均为3%,说明冬季这些方向的风吹的也很少;冬季静风频率为15%。综合实际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和齐河县风玫瑰图来看(图1),齐河县主导风向是SSW风,次主导风向为NE风,SSW风在全年和夏半年比NE风更为明显,NE风在冬半年为主导风向。风向决定当地大气污染物、工业废气、烟尘等的输送方向。齐河县主导风SSW与次主导风向NE风,风向基本相反,因此工业区不宜建在这两个风对吹的方向,避免居民遭受污染废气的影响。宜选择在风频较小的W-NNW风夹角方位上,即城区的西北侧。此外,ESE-SSE方向风频也较小,也可以考虑建工业区。但目前城区东南方向,已形成居住区、新农村社区和正在开发的旅游园区、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故排除在东南方向的工业布局。风向只是城市规划考虑的因素之一,从《齐河县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规划方案来看[25],考虑到发展用地、交通等因素,齐河县主城区的西、西北方向紧邻禹城市地界,发展空间受限,主城区的南部、西南部、东南部及东部、东北部利于城区拓展。即目前规划的集聚高端综合中心的城南新区、对现有工业进行产业转型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主要在主城区的北部,未来工业区的规划用地也主要集中在城区的北部,从风向考虑不合时宜,建议对原有污染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减轻或消除污染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州市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及变化特征[J]. 朱保美,周清,朱汉青,孙维洲,郭艳飞,王晓霏.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2)
[2]基于风玫瑰图的诸暨城西工业区评价[J]. 王云,周楠,赵学均,金诗卉,斯骆军.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9(05)
[3]回顾IPCC 30年(1988—2018年)[J]. 赵宗慈,罗勇,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05)
[4]1960—2016年武汉城市圈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J]. 金琪,孟英杰.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06)
[5]贵港城市街道可照条件分析[J]. 许艺馨,李新华,梁莹露.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7(01)
[6]云浮新区城市规划的气候条件分析[J]. 胡端英,欧艺,周珍丹,梁钊杨.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5(04)
[7]我国城市规划中气候信息应用回顾与展望[J]. 房小怡,王晓云,杜吴鹏,李磊,任希岩,贺健,程宸,刘勇洪. 地球科学进展. 2015(04)
[8]低碳城市规划与气候可行性论证[J]. 房小怡,郭文利,马京津,杜吴鹏,王晓云,蒋品平. 气象科技进展. 2014(05)
[9]气候对城市住宅区规划的影响[J]. 任洪蔚. 城乡建设. 2012(05)
[10]城市规划指标和气候指标关系研究——以北京为例[J]. 赵彩君,傅国斌. 北京园林. 2011(01)
本文编号:3462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462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