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黑木耳种植温度适宜性区划
发布时间:2021-10-30 22:43
为黑木耳合理制定种植时间提供理论依据,利用1988—2017年贵州省8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温度适宜度方法,计算贵州84个逐候温度适宜度,根据候温度适宜度指标对贵州黑木耳温度适宜性进行区划。结果表明:贵州露地袋栽黑木耳平均温度适宜期约350d,不同地域种植适宜期有所不同;贵州黑木耳自然生长温度适宜性可以分为贵州东部和南部的全年生长温度适宜区、贵州中部及其以北以西的春夏秋生长温度适宜区等2个大区;根据冬季低温、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短对贵州黑木耳进行2次分区,可分为全年生长无低温有高温区、全年生长无低温和高温区、全年生长有低温无高温区、全年生长有低温和高温、春夏秋生长有高温区、春夏秋生长无高温区等6个区。
【文章来源】:贵州农业科学. 2020,48(1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黑木耳温度适宜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1.2.2 木耳温度适宜度分级
1.2.3 贵州露地袋栽黑木耳温度适宜性分区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露地袋栽黑木耳最适气温时空分布
2.1.1 时间分布
2.1.2 空间分布
2.2 贵州露地袋栽黑木耳气温适宜性分区
2.2.1 连续4候气温适宜性分区
2.2.2 不同季节气温持续时间的适宜性分区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黔东南州露地袋栽黑木耳的气候适宜性[J]. 左晋,曾晓珊,梁平,谢俊英,谭文,胡锋,谷晓平.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3)
[2]地理环境和基因型对黑木耳营养组成和品质结构的影响[J]. 张彦龙,穆跃,李元敬,万鹏,冯磊,雷虹. 食品科学. 2018(02)
[3]南方黑木耳袋料栽培的关键技术[J]. 毛赛飞,范丽军,金群力,宋婷婷,冯伟林,沈颖越,蔡为明. 食药用菌. 2016(05)
[4]林下经济能否支撑停伐后的国有林区经济?——绥阳林业局黑木耳产业调研报告[J]. 曹玉昆,梁悦晨,崔海日,刘向越. 林业经济. 2015(11)
[5]汪清地区黑木耳子实体生长期适宜气象条件探讨[J]. 禹光波,范海晶,赵彦,闫雅婷. 气象灾害防御. 2015(03)
[6]绥阳县旺草镇黑木耳生育期的气候条件分析[J]. 宋芳,胡玉娟. 农技服务. 2014(11)
[7]南北方黑木耳916品种的形态特征及营养成分比较[J]. 高国赋,罗建军,卢红玲,钮雅丽,魏宝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4(21)
[8]棚架、地栽两种模式下黑木耳的比较效益分析——基于海林、东宁的实证调研[J]. 陈祺琪,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9]稻耳轮作制度下连续菌渣还田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J]. 胡杨勇,马嘉伟,叶正钱,邸春雨,王旭东.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6)
[10]黑木耳袋栽技术研究进展[J]. 张介驰,张丕奇,韩增华,孔祥辉,马庆芳,戴肖东,刘佳宁. 中国食用菌. 2010(06)
本文编号:3467559
【文章来源】:贵州农业科学. 2020,48(1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黑木耳温度适宜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1.2.2 木耳温度适宜度分级
1.2.3 贵州露地袋栽黑木耳温度适宜性分区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露地袋栽黑木耳最适气温时空分布
2.1.1 时间分布
2.1.2 空间分布
2.2 贵州露地袋栽黑木耳气温适宜性分区
2.2.1 连续4候气温适宜性分区
2.2.2 不同季节气温持续时间的适宜性分区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黔东南州露地袋栽黑木耳的气候适宜性[J]. 左晋,曾晓珊,梁平,谢俊英,谭文,胡锋,谷晓平.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3)
[2]地理环境和基因型对黑木耳营养组成和品质结构的影响[J]. 张彦龙,穆跃,李元敬,万鹏,冯磊,雷虹. 食品科学. 2018(02)
[3]南方黑木耳袋料栽培的关键技术[J]. 毛赛飞,范丽军,金群力,宋婷婷,冯伟林,沈颖越,蔡为明. 食药用菌. 2016(05)
[4]林下经济能否支撑停伐后的国有林区经济?——绥阳林业局黑木耳产业调研报告[J]. 曹玉昆,梁悦晨,崔海日,刘向越. 林业经济. 2015(11)
[5]汪清地区黑木耳子实体生长期适宜气象条件探讨[J]. 禹光波,范海晶,赵彦,闫雅婷. 气象灾害防御. 2015(03)
[6]绥阳县旺草镇黑木耳生育期的气候条件分析[J]. 宋芳,胡玉娟. 农技服务. 2014(11)
[7]南北方黑木耳916品种的形态特征及营养成分比较[J]. 高国赋,罗建军,卢红玲,钮雅丽,魏宝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4(21)
[8]棚架、地栽两种模式下黑木耳的比较效益分析——基于海林、东宁的实证调研[J]. 陈祺琪,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9]稻耳轮作制度下连续菌渣还田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J]. 胡杨勇,马嘉伟,叶正钱,邸春雨,王旭东.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6)
[10]黑木耳袋栽技术研究进展[J]. 张介驰,张丕奇,韩增华,孔祥辉,马庆芳,戴肖东,刘佳宁. 中国食用菌. 2010(06)
本文编号:3467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46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