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干旱区气象因子对蒸发皿蒸发量影响的观测及数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01:19
  本文通过设计野外观测试验,在同一环境(荒漠下垫面)中对三种蒸发皿蒸发量同时进行观测,结合蒸发皿的结构特点及近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四种主要气象要素(风速、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太阳辐射)对蒸发皿蒸发过程的影响,并定量估算了单个气象因子对蒸发皿蒸发量的贡献率和敏感性。之后,以能量守恒原理为基础,应用下垫面通量观测数据确定蒸发皿水面感热通量,对20cm和Class A型蒸发皿侧壁和底部热量传输过程进行参数化,为三种常用蒸发皿建立了蒸发模型,诊断分析了蒸发皿蒸发的微物理过程。主要结论归纳如下:(1)三种蒸发皿在反映所处环境的蒸发潜力时,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是在数值上有很大差异,日蒸发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cm最大,Class A次之,E601B最小。日变化过程中,三种蒸发皿蒸发量在不同时段有着不同的大小关系,不同蒸发皿对外界环境的响应时间不同,20cm最快,E601B最慢,Class A居中。所以,选用不同的蒸发皿来反映地表蒸发潜力的日变化过程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指示结果。(2)假设其它气象因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日平均风速增加1m/s,20cm、ClassA、E601B...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微气象观测蒸发试验”设置和气象背景分析
    2.1 试验场地介绍
    2.2 试验设计及仪器介绍
        2.2.1 蒸发皿观测详情
        2.2.2 近地层气象要素观测介绍
    2.3 试验背景介绍
第三章 气象因子对不同蒸发皿蒸发量影响的观测研究
    3.1 引言
    3.2 蒸发皿蒸发量观测结果初步分析
    3.3 气象因子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
        3.3.1 气象因子与蒸发皿蒸发过程的特征分析
        3.3.2 影响蒸发皿蒸发的主要气象因子
    3.4 单个气象因子对蒸发皿蒸发的影响
        3.4.1 单个气象因子变化对蒸发皿蒸发的贡献率
        3.4.2 单个气象因子变化对蒸发皿蒸发量影响的敏感性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蒸发皿蒸发物理过程的数值诊断研究
    4.1 研究意义
    4.2 模型建立
        4.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4.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4.2.3 数值计算方法
    4.3 数值结果分析
        4.3.1 侧壁和底部热量参数化结果
        4.3.2 蒸发量模拟结果
    4.4 干湿下垫面的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5.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旱区气象因子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J]. 陈伯龙,左洪超,高晓清.  高原气象. 2014(05)
[2]20cm蒸发皿蒸发量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J]. 陈伯龙,左洪超,高晓清,杨兴国,任鹏程,陈继伟.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2)
[3]青藏高原蒸发皿蒸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的定量分析(英文)[J]. 刘小莽,郑红星,张明华,刘昌明.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1(04)
[4]黄河内蒙古段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J]. 崔英,刘廷玺,杜艳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4)
[5]珠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J]. 王兆礼,覃杰香,陈晓宏.  农业工程学报. 2010(11)
[6]43年来青海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刘蓓.  干旱区研究. 2010(06)
[7]广东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成因[J]. 范伶俐,郭品文,管勇,梁敏妍.  地理学报. 2010(07)
[8]中国不同干湿区蒸发皿蒸发和实际蒸发之间关系的研究[J]. 刘波,肖子牛,马柱国.  高原气象. 2010(03)
[9]45年来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J]. 申双和,盛琼.  气象学报. 2008(03)
[10]中国北方近50年潜在蒸发的变化[J]. 谢贤群,王菱.  自然资源学报. 2007(05)



本文编号:3508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508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5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