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9 18:34
空气负离子具有杀菌、降尘、清洁空气、防治疾病等功效,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是空气清洁度的重要评价指标。空气负离子已成为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森林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含量迎合了人们追求“健康长寿、舒适快乐、优雅安全,,的旅游需求。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长沙市区,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市民日常观光休闲、开展森林旅游的重要场所。目前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的研究相对较少,了解其空气负离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可为其利用空气负离子资源开发特色森林旅游产品以及指导人们开展森林旅游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选取了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5个不同环境类型的测点进行了一年实地监测,记录其空气正、负离子浓度及空气温湿度、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o)四个影响因子的数据,并选定代表居住小区绿地、商业广场、城市主干道的三个市区测点进行同步对比监测,此外还在实验室内对空气负离子与PM2.5、PM10的相关关系进行验证实验。监测数据利用SPSS17.0、Excel2010软件进行统计,采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分析。 研究结论如下:(1)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空气负离子国内外研究进程
2.1.1 国外空气负离子的研究进程
2.1.2 国内空气负离子的研究进程
2.2 空气负离子的产生机理研究
2.2.1 自然环境下空气负离子的产生
2.2.2 人工条件下空气负离子的产生
2.3 空气负离子的测量技术
2.4 空气负离子的评价标准
2.5 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水平的研究
2.5.1 不同区域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水平
2.5.2 不同植被条件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水平
2.5.3 不同时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水平
2.5.4 不同水体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
2.5.5 海拔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
2.6 空气负离子与其影响因子的关系研究
2.6.1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度的关系研究
2.6.2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湿度的关系研究
2.6.3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风速的关系研究
2.6.4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污染物的关系研究
2.6.5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植物生态电势的关系研究
2.6.6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研究
2.7 空气负离子的功效及其应用研究
2.7.1 空气负离子的环境卫生功效及应用研究
2.7.2 空气负离子的保健功效及应用研究
2.7.3 空气负离子的医疗功效及应用研究
2.7.4 空气负离子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研究
2.8 空气负离子在森林旅游区的研究与应用
3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测点选择
3.3 测量仪器与方法
3.3.1 测量仪器
3.3.2 测量方法
3.4 室内实验方案设计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空气负离子时间分布规律
4.1.1 空气负离子日变化规律
4.1.2 空气负离子逐月变化规律
4.1.3 空气负离子季节变化规律
4.2 空气负离子空间分布规律
4.2.1 森林公园内空气负离子空间分布规律
4.2.2 森林公园与周边市区空气负离子空间分布规律
4.3 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因素
4.3.1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湿度的关系
4.3.2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_(2.5)、PM_(10)的关系
4.3.3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湿度、PM_(10)的共同关系
4.4 人工空气负离子影响室内PM_(2.5)、PM_(10)浓度的定量研究
5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资源的开发利用
5.1 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策略
5.2 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策略
5.3 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策略
6 研究总结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空气负离子及影响因子测定记录表
附录B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5个测点分布图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城市环境空气清洁度评价[J]. 王薇,余庄,冀凤全.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2)
[2]西安市近地层空气离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J]. 周海博,李彦鹏.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10)
[3]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影响要素研究[J]. 刘新,吴林豪,张浩,王祥荣.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4]城市近自然森林生态效益研究[J]. 尹俊光,彭鹓,章君果,达良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5]空气负离子监测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李少宁,韩淑伟,商天余,鲁韧强,张玉平,潘青华,金万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8)
[6]广州帽峰山林区空气负离子动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徐猛,陈步峰,粟娟,史欣,潘勇军,肖以华,周韶鉴. 生态环境. 2008(05)
[7]天目山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章志攀,俞益武,张明如,杜晴洲,陈建新,毛凤成.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04)
[8]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实验研究[J]. 吴志湘,黄翔,黄春松,王与娟.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7(06)
[9]棋盘山风景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研究[J]. 季玉凯,周永斌,米淑红,张韵宁,葛文志. 辽宁林业科技. 2007(03)
[10]桂东县各旅游景区空气负离子变化研究[J]. 郭建平,吴甫成,谢玉华,熊建安,冯发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7(01)
硕士论文
[1]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研究[D]. 张双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2]上海市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D]. 尹俊光.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王淑娟.浙江林学院 2008
[4]空气离子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研究[D]. 段炳奇.上海师范大学 2007
[5]城市空气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D]. 王珩.上海师范大学 2006
[6]杭州西进旅游地空气负离子研究[D]. 黄芸茵.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7]安徽省主要森林旅游区空气负离子资源研究[D]. 徐昭晖.安徽农业大学 2004
[8]空气负离子及负离子材料的评价与应用研究[D]. 王继梅.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2004
本文编号:3678804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空气负离子国内外研究进程
2.1.1 国外空气负离子的研究进程
2.1.2 国内空气负离子的研究进程
2.2 空气负离子的产生机理研究
2.2.1 自然环境下空气负离子的产生
2.2.2 人工条件下空气负离子的产生
2.3 空气负离子的测量技术
2.4 空气负离子的评价标准
2.5 空气负离子时空分布水平的研究
2.5.1 不同区域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水平
2.5.2 不同植被条件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水平
2.5.3 不同时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水平
2.5.4 不同水体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
2.5.5 海拔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
2.6 空气负离子与其影响因子的关系研究
2.6.1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度的关系研究
2.6.2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湿度的关系研究
2.6.3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风速的关系研究
2.6.4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污染物的关系研究
2.6.5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植物生态电势的关系研究
2.6.6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研究
2.7 空气负离子的功效及其应用研究
2.7.1 空气负离子的环境卫生功效及应用研究
2.7.2 空气负离子的保健功效及应用研究
2.7.3 空气负离子的医疗功效及应用研究
2.7.4 空气负离子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研究
2.8 空气负离子在森林旅游区的研究与应用
3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测点选择
3.3 测量仪器与方法
3.3.1 测量仪器
3.3.2 测量方法
3.4 室内实验方案设计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空气负离子时间分布规律
4.1.1 空气负离子日变化规律
4.1.2 空气负离子逐月变化规律
4.1.3 空气负离子季节变化规律
4.2 空气负离子空间分布规律
4.2.1 森林公园内空气负离子空间分布规律
4.2.2 森林公园与周边市区空气负离子空间分布规律
4.3 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因素
4.3.1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湿度的关系
4.3.2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_(2.5)、PM_(10)的关系
4.3.3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湿度、PM_(10)的共同关系
4.4 人工空气负离子影响室内PM_(2.5)、PM_(10)浓度的定量研究
5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资源的开发利用
5.1 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策略
5.2 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策略
5.3 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策略
6 研究总结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空气负离子及影响因子测定记录表
附录B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5个测点分布图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城市环境空气清洁度评价[J]. 王薇,余庄,冀凤全.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2)
[2]西安市近地层空气离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J]. 周海博,李彦鹏.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10)
[3]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影响要素研究[J]. 刘新,吴林豪,张浩,王祥荣.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4]城市近自然森林生态效益研究[J]. 尹俊光,彭鹓,章君果,达良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5]空气负离子监测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李少宁,韩淑伟,商天余,鲁韧强,张玉平,潘青华,金万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8)
[6]广州帽峰山林区空气负离子动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徐猛,陈步峰,粟娟,史欣,潘勇军,肖以华,周韶鉴. 生态环境. 2008(05)
[7]天目山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章志攀,俞益武,张明如,杜晴洲,陈建新,毛凤成.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04)
[8]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实验研究[J]. 吴志湘,黄翔,黄春松,王与娟.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7(06)
[9]棋盘山风景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研究[J]. 季玉凯,周永斌,米淑红,张韵宁,葛文志. 辽宁林业科技. 2007(03)
[10]桂东县各旅游景区空气负离子变化研究[J]. 郭建平,吴甫成,谢玉华,熊建安,冯发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7(01)
硕士论文
[1]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研究[D]. 张双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2]上海市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D]. 尹俊光.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王淑娟.浙江林学院 2008
[4]空气离子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研究[D]. 段炳奇.上海师范大学 2007
[5]城市空气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D]. 王珩.上海师范大学 2006
[6]杭州西进旅游地空气负离子研究[D]. 黄芸茵.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7]安徽省主要森林旅游区空气负离子资源研究[D]. 徐昭晖.安徽农业大学 2004
[8]空气负离子及负离子材料的评价与应用研究[D]. 王继梅.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2004
本文编号:3678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678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