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不同类型城市滨水绿地的微气候与人体舒适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6 04:43
采取实地监测法研究城市滨水绿地的郁闭度以及平均树高对微气候和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在2019年春季(4月),对宝鸡市渭河公园和渭河生态园的9种滨水绿地和1个空地对照进行微气候指标监测,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人体舒适度采用温湿指数来评价。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各样地的温度先增长后下降,在12:00-14:00期间出现最大值;风速则出现多个峰值。具有中郁闭度配置的滨水绿地的温度值和风速值较高,其中具有高平均树高的滨水绿地的平均温度最高,为14.7℃;具有中平均树高的滨水绿地的平均风速最高,为2.8 m·s-1;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增长,其中具有中郁闭度高平均树高配置的滨水绿地的平均相对湿度最高,为61.6%。各样地的人体舒适度均在上午时段出现明显的增长,随后趋于平稳。显著性分析发现具有中郁闭度及中、高平均树高的滨水绿地产生的降温、增湿以及防风的作用显著优于其他配置的滨水绿地,其中具有中郁闭度、高平均树高的滨水绿地的降温、增湿以及削减风速的作用最显著,效率分别为12.19%、39.58%、20.40%,全天的人体舒适度评级为"冷"。综上,具有中郁闭度、高平均树高的滨水绿地可以...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选择
1.2.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的滨水绿地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
2.1.1 温度的日变化特征
2.1.2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特征
2.1.3 风速的日变化特征
2.2 不同类型的滨水绿地的人体舒适度的日变化特征
2.3 不同类型的滨水绿地的春季微气候效应与人体舒适度的差异性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滨水游憩绿地景观设计[J]. 叶素琼. 现代园艺. 2018(15)
[2]城市公园不同植被结构绿地削减空气颗粒物浓度研究[J]. 邱玲,刘芳,张祥,高天. 环境科学研究. 2018(10)
[3]徐州市故黄河滨水绿地乔—灌—草型、乔—草型植物配植的环境效应分析[J]. 苏丹. 绿色科技. 2018(13)
[4]宝鸡市城镇(郊)陡坡及人工立面景观林树种三维绿量及生态效益研究[J]. 杨阳,王睿,滕青林,徐勇,侯思皓,杨艳,杨丹怡,王得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8(03)
[5]喀纳斯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夏秋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J]. 刘端,白志强,韩燕梁.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3)
[6]北京典型城市湿地小气候效应时空变化特征[J]. 崔丽娟,康晓明,赵欣胜,李伟,马牧源,张曼胤,魏圆云. 生态学杂志. 2015(01)
[7]2003—2011年夏季北京城市热景观变化特征[J]. 阳文锐,李锋,何永. 生态学报. 2014(15)
[8]基于卫星资料的北京陆表水体的热环境效应分析[J]. 刘勇洪,轩春怡,权维俊. 湖泊科学. 2013(01)
[9]宝鸡市渭河流域绿化治理探讨[J]. 刘锦国,赵宗林. 陕西林业科技. 2012(04)
[10]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苏泳娴,黄光庆,陈修治,陈水森,李智山. 生态学报. 2011(23)
硕士论文
[1]长春市公共空间植物配植设计适宜度研究[D]. 王昕璐.吉林建筑大学 2017
[2]北京市滨水林林外景观质量评价研究[D]. 刘亚.北京林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73218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选择
1.2.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的滨水绿地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
2.1.1 温度的日变化特征
2.1.2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特征
2.1.3 风速的日变化特征
2.2 不同类型的滨水绿地的人体舒适度的日变化特征
2.3 不同类型的滨水绿地的春季微气候效应与人体舒适度的差异性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滨水游憩绿地景观设计[J]. 叶素琼. 现代园艺. 2018(15)
[2]城市公园不同植被结构绿地削减空气颗粒物浓度研究[J]. 邱玲,刘芳,张祥,高天. 环境科学研究. 2018(10)
[3]徐州市故黄河滨水绿地乔—灌—草型、乔—草型植物配植的环境效应分析[J]. 苏丹. 绿色科技. 2018(13)
[4]宝鸡市城镇(郊)陡坡及人工立面景观林树种三维绿量及生态效益研究[J]. 杨阳,王睿,滕青林,徐勇,侯思皓,杨艳,杨丹怡,王得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8(03)
[5]喀纳斯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夏秋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J]. 刘端,白志强,韩燕梁.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3)
[6]北京典型城市湿地小气候效应时空变化特征[J]. 崔丽娟,康晓明,赵欣胜,李伟,马牧源,张曼胤,魏圆云. 生态学杂志. 2015(01)
[7]2003—2011年夏季北京城市热景观变化特征[J]. 阳文锐,李锋,何永. 生态学报. 2014(15)
[8]基于卫星资料的北京陆表水体的热环境效应分析[J]. 刘勇洪,轩春怡,权维俊. 湖泊科学. 2013(01)
[9]宝鸡市渭河流域绿化治理探讨[J]. 刘锦国,赵宗林. 陕西林业科技. 2012(04)
[10]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苏泳娴,黄光庆,陈修治,陈水森,李智山. 生态学报. 2011(23)
硕士论文
[1]长春市公共空间植物配植设计适宜度研究[D]. 王昕璐.吉林建筑大学 2017
[2]北京市滨水林林外景观质量评价研究[D]. 刘亚.北京林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732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73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