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及局地夏季对流性降水特征的对比
发布时间:2023-04-04 20:52
利用2003-2014年6-8月份CMORPH3小时卫星降水资料,运用基本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北半球夏季对流性降水的空间分布,日变化以及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等特征;利用1955-2012年6-8月份中国东部代表性站点(齐齐哈尔,北京,南京,广州)每小时台站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以上站点对流性降水的气候特征以及对流性降水近58年的变化特征,并对广州站短时强降水成因进行探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流性降水在6-8月份除了发生于热带辐合带等海域外,北美中部,东南亚和热带非洲等陆地区域更为突出。极端强对流性降水发生在陆地上的概率大于海洋。对流性降水的日变化表现为,陆地上于傍晚(18-20时)和夜间(22-01时)有两个峰值;海洋上对流性降水多出现于夜间到早晨这段时间,而下午出现的概率最低。厄尔尼诺发展年,海洋上对流性降水增强,而陆地上发生的概率总体偏小,衰减年则相反;中国东部,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非对流性降水在厄尔尼诺发展年,多于正常年,与对流性降水的响应不一致。(2)广州站对流性降水和非对流性降水平均降水频次是四个站点中最大的,齐齐哈尔站最小。各站点夏季对流性降水和非对流性降水频次季节内变化与...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对流性降水的统计特征
1.2.2 对流性降水的日变化特征
1.2.3 对流性降水对ENSO事件的响应
1.2.4 对流性降水对全球增暖的响应
1.2.5 对流性降水的成因分析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特色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第三章 北半球夏季对流性降水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3.1 引言
3.2 对流性降水的空间分布及统计特征
3.3 对流性降水日变化特征
3.4 对流性降水对厄尔尼诺的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东部代表性站点对流性降水气候特征的对比分析
4.1 引言
4.2 对流性降水的统计特征
4.3 对流性降水的日变化特征
4.4 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东部代表性站点对流性降水变化特征的对比及成因分析
5.1 引言
5.2 近58年对流性降水的变化特征
5.3 对流性降水与水汽及温度变化的联系
5.4 对流性降水对厄尔尼诺的响应
5.5 近58年短时强降水的变化特征
5.6 短时强降水的成因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82025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对流性降水的统计特征
1.2.2 对流性降水的日变化特征
1.2.3 对流性降水对ENSO事件的响应
1.2.4 对流性降水对全球增暖的响应
1.2.5 对流性降水的成因分析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特色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第三章 北半球夏季对流性降水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3.1 引言
3.2 对流性降水的空间分布及统计特征
3.3 对流性降水日变化特征
3.4 对流性降水对厄尔尼诺的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东部代表性站点对流性降水气候特征的对比分析
4.1 引言
4.2 对流性降水的统计特征
4.3 对流性降水的日变化特征
4.4 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东部代表性站点对流性降水变化特征的对比及成因分析
5.1 引言
5.2 近58年对流性降水的变化特征
5.3 对流性降水与水汽及温度变化的联系
5.4 对流性降水对厄尔尼诺的响应
5.5 近58年短时强降水的变化特征
5.6 短时强降水的成因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82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78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