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云图的MCS自动识别追踪及对我国飞行情报区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0 06:16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对航空飞行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误入恶劣天气下的飞机,其机身、机翼会遭受严重积冰、强烈颠簸,严重破坏机体结构,危害旅客、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参照费增坪、王洪庆等人于2011年所改进的MCS识别、追踪判定标准,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风云二号D静止卫星红外数据资料,对影响我国大陆地区各飞行情报区的MCS云团进行识别、追踪,计算分析这些云团的移动方位、移动速率。通过对灰度图像二值化处理剔除不符合MCS云区的亮温,通过MCS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提取,筛选出满足MCS识别判定标准的云团面积及椭圆率,从而实现MCS的识别。根据MCS追踪的目标匹配准则,对相邻时次的卫星云图所识别的MCS云团的质心移动位置、强度变化及云区面积的变化处理分析实现连续时次内MCS云团的追踪。 通过将国家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国界信息及中国民航国内航空资料汇编的飞行情报区边界信息与风云二号标称文件经纬度数据信息融合实现经纬度信息与地理坐标位置的转换,实现卫星云图上地理坐标信息的叠加。最后,对20072010年间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分析MCS各个发展阶段(初生、成熟、消散)...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进展情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卫星云图的 MCS 自动识别追踪算法
2.1 卫星云图及其应用
2.1.1 气象卫星及卫星云图
2.1.2 卫星云图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2.2 MCS 的自动识别
2.2.1 数据资料及处理工具介绍
2.2.2 本文采用的 MCS 识别算法
2.2.3 MCS 自动识别过程
2.3 MCS 的自动追踪
2.3.1 MCS 追踪的判据及相关参数
2.3.2 MCS 自动追踪方法
2.3.3 MCS 移动方位及移动速率的判定
2.4 小结
第三章 MCS 云团对我国飞行情报区影响的算法分析
3.1 我国空域结构及飞行情报区的划设
3.1.1 空域的分类
3.1.2 飞行情报区的定义
3.2 基于卫星数据资料的地理信息处理
3.2.1 数据资料的处理
3.2.2 地理信息数据在卫星云图上的显示
3.3 飞行情报区内 MCS 云团的判定
3.3.1 MCS 云团与飞行情报区关系的判定
3.3.2 算法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飞行情报区内 MCS 活动统计特征
4.1 飞行情报区内 MCS 的基本属性特征
4.2 飞行情报区内 MCS 的时空分布
4.2.1 乌鲁木齐飞行情报区
4.2.2 兰州飞行情报区
4.2.3 昆明飞行情报区
4.2.4 沈阳飞行情报区
4.2.5 北京飞行情报区
4.2.6 上海飞行情报区
4.2.7 武汉飞行情报区
4.2.8 广州飞行情报区
4.2.9 三亚飞行情报区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95056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进展情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卫星云图的 MCS 自动识别追踪算法
2.1 卫星云图及其应用
2.1.1 气象卫星及卫星云图
2.1.2 卫星云图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2.2 MCS 的自动识别
2.2.1 数据资料及处理工具介绍
2.2.2 本文采用的 MCS 识别算法
2.2.3 MCS 自动识别过程
2.3 MCS 的自动追踪
2.3.1 MCS 追踪的判据及相关参数
2.3.2 MCS 自动追踪方法
2.3.3 MCS 移动方位及移动速率的判定
2.4 小结
第三章 MCS 云团对我国飞行情报区影响的算法分析
3.1 我国空域结构及飞行情报区的划设
3.1.1 空域的分类
3.1.2 飞行情报区的定义
3.2 基于卫星数据资料的地理信息处理
3.2.1 数据资料的处理
3.2.2 地理信息数据在卫星云图上的显示
3.3 飞行情报区内 MCS 云团的判定
3.3.1 MCS 云团与飞行情报区关系的判定
3.3.2 算法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飞行情报区内 MCS 活动统计特征
4.1 飞行情报区内 MCS 的基本属性特征
4.2 飞行情报区内 MCS 的时空分布
4.2.1 乌鲁木齐飞行情报区
4.2.2 兰州飞行情报区
4.2.3 昆明飞行情报区
4.2.4 沈阳飞行情报区
4.2.5 北京飞行情报区
4.2.6 上海飞行情报区
4.2.7 武汉飞行情报区
4.2.8 广州飞行情报区
4.2.9 三亚飞行情报区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95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79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