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生成时与周围环境场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30 06:43
本文利用NCEP/NCAR水平分辨率为1°×1°、逐6小时的分析资料,以及JTWC最佳TC路径资料,对2004~2010年5-9月北半球100°~180°E范围内,118例TC生成时刻周围系统辐散风的大小以及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作用系统的不同将TC分为7种类型,其中1)越赤道气流型;2)越赤道气流和副高相当型;3)越赤道气流强,副高弱型;4)副高型;这4种型最多,占总数的91.5%以上。其中越赤道气流强副高弱型TC位置偏南偏东,而越赤道气流和副高相当型与副高型TC位置偏北偏东。 950hPa上以TC为中心,在新生TC闭合环流外500公里范围内,第1象限为副高的影响,在第1Ⅱ象限多为副高与陆地高压影响,第Ⅲ象限为越赤道气流影响,而在第1V象限多为越赤道气流影响,少数为副高影响。辐散风的区域平均在第1象限范围在0.6-1.6m·s-1,在第Ⅱ象限范围在0.6~0.9m·s-1,在第Ⅲ象限范围在0.4-4.1m·s-1,第Ⅳ象限为0.9-3.0m-s-1;区域平均越赤道气流辐散风的影响强度在1.8~4.3m·s-1,副高辐散风的影响强度在1.2-1.8m·s-1。200hP...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季风槽与热带气旋
1.1.2 越赤道气流与热带气旋
1.1.3 东风波与热带气旋
1.1.4 副热带高压与热带气旋
1.2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资料、方法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主要内容
1.2.2 资料和方法
第二章 TC生成时周围辐散风在950hPa上的统计分析
2.1 TC生成时周围辐散风的计算方法
2.2 950hPa上TC生成时周围辐散风的统计分析
2.2.1 TC的分类
2.2.2 各类型分析
2.2.3 各类型TC周围辐散风强度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TC生成时周围辐散风在200hPa上的统计分析
3.1 200hPa上TC生成时周围辐散风的统计分析
3.1.1 各类型分析
3.1.2 各类型TC辐散风的强度分析
3.2 小结
第四章 中尺度模式WRF简介
4.1 模式发展及其框架流程
4.2 TC BOGUS方案
4.3 WRF常用参数化方案介绍
第五章 TC个例的数值试验设计及结果检验
5.1 资料方法
5.2 试验方案设计
5.3 控制试验结果检验
5.4 去TC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06641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季风槽与热带气旋
1.1.2 越赤道气流与热带气旋
1.1.3 东风波与热带气旋
1.1.4 副热带高压与热带气旋
1.2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资料、方法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主要内容
1.2.2 资料和方法
第二章 TC生成时周围辐散风在950hPa上的统计分析
2.1 TC生成时周围辐散风的计算方法
2.2 950hPa上TC生成时周围辐散风的统计分析
2.2.1 TC的分类
2.2.2 各类型分析
2.2.3 各类型TC周围辐散风强度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TC生成时周围辐散风在200hPa上的统计分析
3.1 200hPa上TC生成时周围辐散风的统计分析
3.1.1 各类型分析
3.1.2 各类型TC辐散风的强度分析
3.2 小结
第四章 中尺度模式WRF简介
4.1 模式发展及其框架流程
4.2 TC BOGUS方案
4.3 WRF常用参数化方案介绍
第五章 TC个例的数值试验设计及结果检验
5.1 资料方法
5.2 试验方案设计
5.3 控制试验结果检验
5.4 去TC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06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80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