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LF/LF闪电定位网观测的云内预击穿及地闪放电过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8 02:28
闪电探测技术是研究闪电物理学的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获取闪电的二维和三维图像,世界各地相继搭建立起了闪电定位网,这为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闪电的物理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南京和昆明两地搭建的闪电定位网为基础,利用多站同步观测数据研究了南京地区云闪和地闪的预击过程特性;基于不同频段的地闪回击脉冲波形数据,结合四种到达时间差法分析了南京和昆明地区定位结果差异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南京低频(VLF/LF)闪电定位网在2018年7月和8月份的观测数据,结合‘BIL’模型分别对南京地区110例正地闪、110例负地闪的云内预击穿脉冲参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地闪与负地闪预击穿过程的总持续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分别是17.64 ms和14 ms,负地闪单个脉冲和脉冲间隔持续时间的加权平均数值分别是15.2μs和169.5μs,正地闪和负地闪预击穿过程的脉冲最大振幅与首次回击的磁场峰值之比的算术平均值是17.9%和32.7%,正地闪、负地闪预击穿过程最大振幅与首次回击磁场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是64.1 ms和51.3 ms。(2)利...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云内预击穿过程研究进展
1.2.2 地闪放电过程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仪器设备与资料
2.1 单站闪电低频磁场探测系统
2.2 南京闪电探测网的布置
2.3 昆明闪电探测网的布置
2.4 时间差定位算法
2.4.1 波形互相关求解到达时间
2.4.2 时间差定位算法
2.4.3 定位结果检验
2.5 小结
第三章 南京地区云内的预击穿特征分析
3.1 南京地区地闪的预击穿脉冲特征分析
3.1.1 南京地区地闪预击穿脉冲特征的统计分析
3.1.2 南京地区地闪预击穿脉冲序列与首次回击之间的关系
3.2 云闪的预击穿过程的起始高度与速度的关系
3.2.1 南京地区云闪预击穿过程的起始高度
3.2.2 南京地区云闪预击穿过程的传播速度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不同频段的地闪回击脉冲波形的定位结果差异性对比分析
4.1 四种到达时间差计算方法
4.2 南京地区个例分析
4.3 昆明地区个例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果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811801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云内预击穿过程研究进展
1.2.2 地闪放电过程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仪器设备与资料
2.1 单站闪电低频磁场探测系统
2.2 南京闪电探测网的布置
2.3 昆明闪电探测网的布置
2.4 时间差定位算法
2.4.1 波形互相关求解到达时间
2.4.2 时间差定位算法
2.4.3 定位结果检验
2.5 小结
第三章 南京地区云内的预击穿特征分析
3.1 南京地区地闪的预击穿脉冲特征分析
3.1.1 南京地区地闪预击穿脉冲特征的统计分析
3.1.2 南京地区地闪预击穿脉冲序列与首次回击之间的关系
3.2 云闪的预击穿过程的起始高度与速度的关系
3.2.1 南京地区云闪预击穿过程的起始高度
3.2.2 南京地区云闪预击穿过程的传播速度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不同频段的地闪回击脉冲波形的定位结果差异性对比分析
4.1 四种到达时间差计算方法
4.2 南京地区个例分析
4.3 昆明地区个例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果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811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81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