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冬春季东海黑潮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大气热源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1-29 10:17
  本文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数据集,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数据集以及GPCP月平均全球降水资料,分析了冬春季东海黑潮及春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大气热源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并对该热源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冬春季东海黑潮及春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均为显著的大气热源区,热源强度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春季东海黑潮及西北太平洋副热带热源以潜热为主,海洋温度锋区强弱变化可能为影响其年际异常的关键因子;冬季东海黑潮热源以近地面感热为主,但其年际异常主要与对流层中低层热源变化有关。(2)在年际和季节时间尺度上,热源增强,其可在大气对流层低层强迫出偏南气流,热源以东存在反气旋式环流异常,以西存在气旋式环流异常。春季由东海黑潮热源增强所引起的环流异常,有利于同期及后期夏季副高的加强、西伸,引起同期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及后期夏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增多;反之则相反。与冬季东海黑潮热源增强相伴随的环流异常,有利于暖湿气...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黑潮对东亚气候的影响
        1.2.2 大气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锋区的响应
        1.2.3 热源的空间分布
        1.2.4 大气对热源的响应
            1.2.4.1 热源与波
            1.2.4.2 大气对空间非均匀加热的响应
            1.2.4.3 热源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1.2.4.4 热源与季风及南亚高压
        1.2.5 热源与中国降水
    1.3 拟解决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2.2.1 视热源Q1和视水汽汇Q2的计算
        2.2.2 斜压指数的计算
        2.2.3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
        2.2.4 North检验
        2.2.5 统计方法
第三章 春季东海黑潮区大气热源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3.1 春季东海黑潮热源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3.1.1 春季东海黑潮热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3.1.2 春季东海黑潮热源的年际变化特征
        3.1.3 引起春季东海黑潮热源异常的原因
    3.2 春季东海黑潮热源异常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3.2.1 春季热源异常与同期及后期夏季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3.2.2 春季热源异常与同期及后期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3.3 东海黑潮热源异常与天气尺度扰动的关系
    3.4 数值模拟
        3.4.1 模式简介及试验设计
        3.4.2 试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春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大气热源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4.1 春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热源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4.1.1 春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热源的年际变化特征
        4.1.2 引起春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热源异常的原因
    4.2 春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热源异常与中国东部降水及环流场的关系
    4.3 数值模拟
        4.3.1 试验设计
        4.3.2 试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冬季东海黑潮区大气热源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5.1 冬季东海黑潮热源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5.1.1 冬季东海黑潮热源的年际变化特征
        5.1.2 引起冬季东海黑潮热源异常的原因
    5.2 冬季东海黑潮热源异常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5.2.1 冬季热源异常与同期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5.2.2 冬季热源异常与同期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6.3 本文特色及可能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图



本文编号:3887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887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9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