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尺度强对流事件频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长期变化趋势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1954年以来观测台站随时间的变化(a)和筛选后2332个台站位置的空间分布(b)
述台站记录不一致的情况以及研究的需要,依据以下三条标准对台站进行了筛选:(1)台站观测记录大于或等于35年;(2)台站每年观测记录大于或等于3个月;(3)1981~2010年台站观测记录大于或等于20年。根据以上三条标准,筛选后观测台站共有2332个。图2.1....
图3.11961-2013年全国平均各月平均雷暴日数年际变化(横坐标为年,纵坐标为月,填色为每年各月的雷暴日数全国平均值)(单位:日数)(a),以及全国平均年内各月雷暴发生日数(蓝色柱状代表全国各月平均值)
通过对1961~2013年雷暴和闪电,1961~2015年冰雹和大风的2332个高密度台站观测资料分析,分别得出雷暴、闪电、冰雹和大风的年、季节和月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年际变化特征,并进行相关比较和分析。3.1雷暴的气候学特征图3.1a为全国平均的各月平均雷暴日数年....
图3.2年和季节平均雷暴日数分布(a年;b春季;c夏季;d秋季;e冬季)(单位:日数)
强对流事件频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长期变化趋势其他地区,一般为40~110天,云贵高原南部为100~110天。年平均大,等值线极为密集。青藏高原中东部和四川西部雷暴日数一般为江中下游区域雷暴日数较少。以北的华北和东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随纬度的变化不明显,一般黄河流域中下游....
图3.3年平均雷暴日数年代际平均的空间分布
布和全年分布特征相类似,但量级大小不同。春季雷暴主要发生在华南、西南和青原东部,且表现为纬度越低则发生日数越多;夏季发生区遍及全国,而高发区同样在华南、西南和青藏高原,但青藏高原高发区范围已经由春季的高原东部扩展到几个高原;秋季雷暴发生频次空间分布和春季类似,但次数低于春季;冬季....
本文编号:3904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90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