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作用下焦油模型化合物热裂解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K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洪,王树荣,骆仲泱,余春江,岑可法;木质素快速热裂解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5期
2 李瑞方;;利用摩擦拖曳热裂解开发生物质能的方法研究[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3年12期
3 蔡佳鑫;林日亿;马强;郭彬;梁金国;;噻吩水热裂解反应机理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9年01期
4 ;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穗丽——携手共建,推动热裂解行业良性发展[J];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2018年09期
5 许惠;夏志鹏;冯勇;张四弟;;生物质连续热裂解设备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年03期
6 林日亿;罗建军;王新伟;谢逢佳;宋多培;盖争;田鑫;;非含硫金属盐对稠油水热裂解生成硫化氢影响实验[J];石油学报;2016年02期
7 李滨;韩磊;王述洋;;浅析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反应器[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7期
8 段玉龙;肖会强;杨守国;李向东;梁军;;褐煤在高温快速热裂解条件下析出产物的实验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许洪星;蒲春生;;超声波辅助稠油层内催化水热裂解实验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周体尧;程林松;李春兰;朱召峰;郭双生;;过热蒸汽与稠油之间的水热裂解实验[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甯红波;巩春明;姚倩;李泽荣;李象远;;碳氢燃料热裂解核心机理的构建与模拟验证[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六分会:燃烧化学[C];2016年
2 巩春明;甯红波;李泽荣;李象远;;热裂解核心机理的发展和实验验证[A];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燃烧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许国梁;陈帅;丛昱;吴春田;孙彩霞;王晓东;张涛;;不同分子筛催化剂上正癸烷的催化吸热裂解[A];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甯红波;巩春明;李泽荣;李象远;;碳氢燃料热裂解总包反应机理的构建与模拟验证[A];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燃烧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任学勇;王鹏起;常建民;杨硕;马晶晶;;林木剩余物快速热裂解液化技术探析及展望[A];当代林木机械博览(2007/2008)[C];2009年
6 郝菊芳;郭吉兆;谢复炜;夏巧玲;谢剑平;;甘氨酸热裂解生成氢氰酸机理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晔;王维生;刘百战;;卷烟纸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探索[A];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8 刘桂珍;徐杰;詹瑞云;谢德民;石中亮;苏忠民;王荣顺;;聚丙烯腈热裂解ESR研究[A];第八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4年
9 杜鸟锋;甯红波;张其翼;李泽荣;李象远;;1,3-丁二烯热裂解机理的动力学计算与模拟验证[A];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燃烧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0 李树豪;徐佳琪;李瑞;王繁;谈宁馨;李象远;;RP-3替代燃料的热裂解机理构建及简化[A];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燃烧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军;纤维素热裂解制油技术工业化[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热裂解技术有望变废为宝[N];经济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顾定槐;何时不再墙内开花墙外香[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饶慧芸;中国已知最早的桦树皮焦油利用证据[N];中国文物报;2018年
5 安徽霍邱县局(分公司) 刘毅明;深化工商协同 提升低焦油品牌培育能力[N];东方烟草报;2013年
6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吴宜群;低焦油等于低危害,骗局![N];健康时报;2013年
7 袁善兰;低焦油新品如何推介[N];经理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赵小剑;低焦油烟:“温柔”地杀你[N];南方周末;2008年
9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 姜垣 杨焱;别上“低焦油”的当[N];健康报;2010年
10 记者 张剑雯;太化:年加工两万吨焦油装置“退役”[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嫣镔;胜利稠油族组分结构分析及水热裂解行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2 范洪富;辽河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研究与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3 钟立国;水热裂解开采稠油关键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4 刘春天;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动力学研究及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5 廖艳芬;纤维素热裂解机理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王元庆;低温稠油水热裂解催化降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吴川;双亲型稠油水热裂解降粘催化剂的合成及反应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茹斌;基于复杂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行为及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袁兴中;废塑料裂解制取液体燃料技术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10 王芳杰;胜利褐煤温和气化焦油催化重整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微波作用下焦油模型化合物热裂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富强;不同冷却通道内吸热型碳氢燃料热裂解和结焦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3 张悦;他唑巴坦的合成工艺改进[D];河北科技大学;2019年
4 董志明;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石脑油热裂解生产过程操作优化[D];东北大学;2017年
5 袁巍华;过渡金属水热裂解催化剂反应效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8年
6 付尹宣;木质素热裂解方式及其产物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7 王健;纤维素闪速热裂解试验中活性纤维素的生成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姜恩铸;抗生素热裂解库的初步建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9 邹群;纤维素催化快速热裂解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10 仲卫成;微藻热裂解油催化加氢精制实验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14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1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