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桉树木质材料热解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图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学位论文解技术不仅可以很好地磨碎煤颗粒,还可以将生物质磨碎为粒径只有几厘米的细小颗粒,从而保证生物质与煤的完全燃烧。另外,其工业应用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优质的替代性生物燃料的生产;② 产出的生物油可作为加热油;③ 产出的生物炭粒径通常小于 50 μm,可生产高价值的碳材料或用于改善土壤条件;④ 过程不需要通入载气,挥发分不易生成气溶胶,提高了产出气的利用效率。
机理自供热体系,一旦反应器加热到所需温度,温度,无需额外提供热能。Senneca 等[62]发杂的反应过程,既不同于非均相氧化反应,,程。因此,氧气的通入极大可能的改变了木程不是单纯的热转化和非均相氧化反应的加三种机理的可能性,机理框架图如图 1-2。第和热解产物的燃烧(反应 B)先后发生;第C);第三种情况介于第一和第二两种极端情生,且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氧气促进过程促进了生物质的热转化,从而影响生物解遵循那种机理,其化学反应类型都主要包和挥发分的氧化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K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恩臣;贾月雯;秦丽元;罗丽娜;;N_2加压下Ni-Co/HZSM-5改性生物油模拟物[J];农机化研究;2018年03期
2 王俊淇;鲁周民;尉芹;郑冀鲁;李宏伟;王志文;;生物油中内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分析方法[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7年06期
3 韩平;蒋恩臣;李世博;王明峰;孙焱;吴宇健;;热解挥发物分级冷凝初分生物油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6年11期
4 孙培勤;王高恩;孙绍晖;陈俊武;;生物油精炼提质工艺研究[J];中外能源;2017年02期
5 丁徐红;常胜;赵增立;郑安庆;李海滨;;富氮生物油理化性质表征及其热解特性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4年05期
6 ;过程工程所在利用生物油发酵生产丁二酸方面取得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3年10期
7 顾帅;杨洪雪;苗玮;许庆利;颜涌捷;;生物油精制技术研究进展[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2年02期
8 许守强;常建民;夏碧华;张继宗;韩彦雪;任学勇;;四种原料生物油-酚醛树脂胶粘剂特性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0年07期
9 ;生物油制备技术与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13年06期
10 李晓婷;;玉米秸秆制取生物油的工艺条件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世坤;段培高;;超声波对微藻生物油性质的影响[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田启魁;吕兆林;张行;李瑞;;快速热解生物油萃取分离工艺基础研究[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杨司军;刘燕;杨运泉;;层化法制备MoS_2催化剂及其加氢脱氧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助力两型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会议论文集(NCECM 2015)[C];2015年
4 冯刚;楼辉;;超临界流体中生物油的催化提质[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赵灵洁;罗嘉;许勇;童冬梅;何玲;胡常伟;;毛竹催化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王兵;段培高;;不同方法制生物油燃料的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7 刘纯建;付严;常杰;;生物油模型化合物酯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A];第二届能源转化化学与技术研讨会会议指南2015[C];2015年
8 彭缠曹;井强山;于永生;;载体对铂钴催化剂上醛酸一步气相加氢酯化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常杰;张琦;付严;王铁军;;固体酸上生物油催化酯化改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10 丛兴顺;李敏;李凤刚;贾喻;王芳;季念存;;色谱-质谱法鉴定煤和生物油中的未知化合物[A];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凤华 通讯员 信永华;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可制取生物油[N];科技日报;2009年
2 刘纯友 通讯员 汪明星;生物油在肥试产成功[N];安徽日报;2007年
3 记者 刘纯友;两吨秸秆可产生物油一吨[N];安徽日报;2006年
4 记者 陈敬农;两吨秸秆可产一吨生物油[N];科技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赵亚平;树木里“榨出”生物油[N];科技日报;2007年
6 记者 夏树 汪洋;秸秆“炼成”生物油[N];农民日报;2006年
7 记者 吴长锋;木屑转化生物油产率达65%[N];科技日报;2005年
8 通讯员 谢秀琼 记者 蒋勇;宁波营建“生物油林”[N];浙江日报;2010年
9 特约记者 杨保国;中科大热解液化秸秆制生物油[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赵佳怡;从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中获取新能源[N];中国建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胜娟;小桉树木质材料热解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2 王志强;青霉素菌渣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及机理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3 李攀;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备高选择性芳香烃生物油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黄华军;典型生物质在亚/超临界有机溶剂中的液化行为[D];湖南大学;2013年
5 陈旭;生物质富钙热解过程中生物油脱氧机理及调控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6 刘晓龙;生物油氧化过程的ReaxFF MD模拟研究—动力学性质、反应机理及替代燃料构建[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7 姚金刚;生物油炭浆蒸汽催化气化制氢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8 张波;基于补氢/脱氧的玉米秸秆催化热解制油和油品提质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9 张明建;生物油温和精制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张琦;固体酸碱催化剂催化酯化改质提升生物油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机剑;铜藻厌氧发酵及沼渣热解制备高酚含量液体生物油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2 李丹萍;Ni/Ce_xZr_(1-x)O_2-CaO催化剂吸收增强的生物油水蒸气重整制氢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3 谢登印;生物油催化重整制氢催化剂的改性研究及过程模型的建立[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开银;生物油分子的动力学尺寸与催化剂孔径的择形选择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5 冯占元;生物油共炼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6 丁小伟;微乳体系的构建及其对污泥液化生物油的增溶和提质[D];湖南大学;2018年
7 朱亮;基于生物质预处理与复配溶剂改善生物油品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8 黄照单;预处理对低脂藻水热催化液化制备生物油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9 钱莹莹;基于Span80/Tween80复配体系的生物油/柴油微乳燃料构建及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10 蒋宝辉;浒苔水热液化生物油制备及精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本文编号:2616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1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