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生物质的热解试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军;王述洋;;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分布与利用潜力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8年06期
2 王新运;吴凤义;万新军;;生物质裂解机理模型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09年06期
3 李继平;马立军;尹子康;付晓霞;雒鹰;魏松艳;刘冰;张晓光;崔铁花;;吉林省生物质能源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吉林林业科技;2010年06期
4 胡素琴;张晓东;许敏;孙立;;离子液体在生物质利用方面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1年04期
5 高英;石韬;汪君;陈汉平;王贤华;杨海平;;生物质水热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J];可再生能源;2011年04期
6 张永健;罗冰;张安东;何芳;;山东省农村地区生物质利用情况调查报告[J];应用能源技术;2013年10期
7 查湘义;;生物质水热炭化技术的现状及进展[J];北京农业;2013年30期
8 何宝华;彭祚登;;生物质直接燃烧利用现状[J];江西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9 闫文刚;俞国胜;张海鹰;赵雪松;陈诚;刘小虎;;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10 靳兵;刘晨;刘星;;北方生物质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3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汝江;陈汉平;王贤华;张世红;刘德昌;;生物质油应用技术[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何光设;蒋恩臣;;生物质转换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前景展望[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05年
3 赵军;王述洋;;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分布与利用潜力的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孙自铎;;生物质开发的前景、约束因素与对策[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5 刘勇;王连勇;杜涛;;我国生物质的回收与利用[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翟帆;刘汉儒;史云娣;刘赞;王军;;污染零排放与生物质利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7 张晓东;郑接林;周劲松;许明;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生物质中热值气化技术实验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1年
8 黄雅曦;王小典;高金鑫;王哲滨;;一种寒地地区新型农村生物质利用方式——牛粪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研究与利用[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海;;生物质资源及其产业[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05年
10 孙军;;生物质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研究与应用[A];林木机械装备与循环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蔷;生物质节能炉具发展起步[N];中国能源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马爱平;世界生物质燃气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N];科技日报;2013年
3 郑现莉;河洛炉业:生物质炉具如何商用化[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邹春蕾;收储运一体化破解生物质综合利用瓶颈[N];中国电力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徐阳;能源新机遇 低生物质能前景无限[N];江苏科技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璐;低品位生物质可望“变身”清洁能源[N];南京日报;2010年
7 河南鹤壁正道重机厂董事长 于富强;生物质新能源利用应科学[N];中国能源报;2009年
8 金叔文;全球生物质利用技术开发活跃[N];中国化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继洪;滇企生物能源新探索[N];云南日报;2011年
10 通讯员 马康邋本报记者 高博;利用生物质能 打造环保新村[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亚力昆江·吐尔逊;外循环径向移动床中生物质和煤催化共气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玉;生物质高温旋风分级热解气化工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张智博;生物质快速催化热解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4 李强;生物质利用产业系统演化与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5 车德勇;基于物化结构特征的生物质与煤共气化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曹青;生物质常规与非常规条件下的热解行为及升值利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7 易其国;生物质微米燃料高温燃烧实验及动力学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廖益强;笋壳流化床快速热解制取生物质油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陈吟颖;生物质与煤共热解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10 王超;生物质快速热解制油工艺分析及油品改质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婷;几种生物质固定床条件下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亮国;煤/煤焦与生物质混烧灰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正华;生物质炭化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4 帅忠芳;生物质外热法气—炭联产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周亚运;预处理生物质的热解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伏启让;生物质流化床富氧气化试验与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曹洪涛;生物质在超/亚临界水条件下液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郭勇;生物质粉体制备及高效燃烧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潘伟林;生物质炭燃烧及气化特性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浩;基于灰成分的生物质结渣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7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1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