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综合利用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08:45
【摘要】:本文基于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从经济性、实用性和产业发展角度出发,解决现有碟式聚光PV/T (photovoltaic/thermal)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整套系统独立研发技术,提出了新型的高倍聚光GaAs发电供热系统。采用液体冷媒强化冷却高能流密度下GaAs电池的同时,收集热能加以利用。 针对目前碟式聚光技术存在聚光器造价高,制作工艺复杂,光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碟式系统中采用“化整为零”的思想,尝试利用平面玻璃分段式逼近抛物面的聚光方式来替代连续曲面的聚光方式,具有加工制作难度小、聚光光强分布均匀性好等优点,可极大地提高电池组件的光伏输出效率和运行安全性。针对400倍以上太阳聚光的高能流密度(40W/cm2),本文研制新型复合式接收器,通过特殊设计的微通道强化传热、喷射流动等方式来增强冷媒对光伏电池的冷却效果,冷却光伏电池的同时将热能加以收集利用,提高系统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率。 结合高倍碟式聚光GaAs发电集热系统的结构特点及运行机理,采用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倍聚光条件下的多碟共焦和多平面镜线性组合两种聚光构件的反射、聚焦以及光强分布的均匀性等光学特性分别进行研究。对多碟共焦聚光构件,研究了圆形、矩形、六边形和八边形四种形状子碟的几何聚光特性,给出了各形状子碟的面积效率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矩形开口面较适合做为子碟聚光构件。运用TracePro分析了9个矩形子碟构成的聚光器的聚光特性,并试制出样机。对多平面镜组合聚光器构件,从镜阵中镜面数量、焦距、平面镜尺寸等相互耦合的方面研究了其聚光特性,结合余弦效率概念,分析了焦平面处的能流分布情况,给出了多平面镜线性组合的最优设计参数,并成功试制出样机。 对高倍聚光后处于高热流密度条件下的复合接收器的传热机理及流场特性进行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运用Fluent软件对喷射/微通道复合式接收器建立仿真模型,并与实验进行对比,模拟计算了接收器换热性能,最后通过在样机上实验测试确定其工作性能。建立直流微通道式换热器热阻模型,通过理论计算优化了接收器设计参数,并根据理论计算得出的参数制作了该种冷却接收器,在聚光器样机上测试其性能。 搭建了碟式聚光PV/T系统试验测试平台,对高倍聚光后PV/T系统热、电性能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初步实验获取的系统平均瞬时热效率为35.9%,最高瞬时效率为47.8%;系统电池瞬时发电最大效率为16.99%,平均效率15.67%;最大输出功率为50.48W,平均输出功率46.67W,填充因子最大为71.17%。 建立了PV/T系统的理论计算模型,对聚光后系统的热性能以及处于高光强条件下的GaAs电池输出特性进行研究。研究了影响系统热效率的几个关键因素,为进一步优化系统热性能提供了参考。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建立电池阵列模型,对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工作温度下的聚光GaAs电池阵列输出特性进行研究,预测了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发电功率能达到1.5kW。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K515;TM6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金武;;椭圆腔体的铣制[J];机械工人.冷加工;1973年10期

2 张纯良,张振鹏,魏志明;太阳能火箭发动机聚光器设计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04年04期

3 卢景霄;复合单面聚光器角分布特性的简化计算方法[J];太阳能学报;1987年04期

4 王军;张耀明;王俊毅;陈勇;安翠翠;;太阳能热发电系列文章(11)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中的真空集热管[J];太阳能;2007年05期

5 姚叙红;朱林泉;薛忠晋;邢进;杨敏;;菲涅尔透镜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研究[J];红外;2009年03期

6 ;美国HyperSolar公司研制出超薄微型光伏聚光器组件原型[J];浙江电力;2011年03期

7 曹军;复合弹性太阳能聚光器的光学特性[J];能源研究与信息;1986年01期

8 孟华,葛新石;CPC 接收面上光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1996年02期

9 许志龙;冯培锋;刘菊东;侯达盘;张耀明;;基于蝶式光伏发电聚光器一维跟踪机构的研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年02期

10 林海浩;张雪梅;钟英杰;;太阳能光伏聚光器技术进展[J];太阳能;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畅;兰文杰;徐建鸿;骆广生;;微通道技术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微球[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卫东;贾建援;王洪喜;;微通道换热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实验研究[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贾少波;;全周期气候性能(LCCP)法及其在微通道管冷凝机组系统上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笔锋;骆清铭;Shigeru Terabe;;电泳芯片微通道中分子传递效率的比较研究[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娄文忠;Herbert Reichel;;硅微通道致冷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建和;李炯明;陈戬;张劲松;姜永明;贾万健;王光;张海燕;曲彦坤;;局麻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屈卫星;程永毅;;B超定位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无积水肾肾盏结石[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李炯明;刘建和;陈戬;姜永明;张劲松;贾万健;王光;张海燕;曲彦坤;;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并发症及处理[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玉军;毕元春;赵斌;骆广生;;运用微通道技术制备氧化锌材料[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郭剑明;王国民;徐志兵;朱延军;胡晓轶;杨渊峰;刘宇军;徐凯;林文耀;;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程亮;微通道,有木有?[N];人才市场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陈杰;空调将进入微通道时代[N];科技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建专;南洲新能源:让太阳“落进”寻常百姓家[N];江苏科技报;2010年

4 张亮;美海军成功为未来武器研制微型散热器[N];科技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俊鸣;“榨干”太阳能[N];科技日报;2006年

6 魏衍亮;SOLAR太阳能热水器专利技术扫描[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7 冯卫东;美开发大幅提高太阳能收集能力的创新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8 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宋雪峰;天大多项专利技术降低太阳能利用成本[N];天津教育报;2010年

9 柯时;太阳能热利用在印度[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太阳能发电有望担当主角[N];大众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峰;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综合利用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刘江疆;基于微通道内表面张力控制和驱动的分析新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季喜燕;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及传质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范晓光;微通道内蒸汽及混合蒸气冷凝流动与传热[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付涛涛;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及气泡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金庆辉;微通道电泳芯片系统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7 王国栋;微通道内稳定流动沸腾的换热特性及沸腾不稳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吴信宇;磁动力微流控芯片内磁珠动力学行为及其强化混合与分离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王艳;基于MEMS加工工艺的复杂结构微通道散热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苏宏久;微通道内溶液吸收H_2S传质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玉;微通道光生物制氢反应器内微生物生长及传输特性[D];重庆大学;2010年

2 李萌萌;微通道气体流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徐安怀;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微通道热沉研究[D];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2001年

4 李铁;微通道电泳芯片和DNA芯片系统中的信号处理与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5 李金;实用化硅微通道红细胞变形性测量系统及流路测控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马晓东;十字交叉沟通微通道芯片的微液滴生成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王迎昆;高密度组装微通道对流换热实验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彭长屏;激光加工石英微通道技术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9 王勋;微通道冷凝换热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唐裕霞;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列阵散热技术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37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37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