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导电炭吸附与强制放电降解二甲苯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7 11:40
【摘要】:生物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利用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质气化制气技术是将生物质原料加热干燥,升温热解,将其转换为可燃气体的过程。焦油作为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其含量过高将导致设备腐蚀、管道阻塞等问题,严重影响气化效率。本文将以二甲苯为模拟气化气焦油,以生物质导电炭为载体,结合介质阻挡放电技术,探究不同的实验工况对二甲苯降解效率的影响。 文章以玉米芯为原料,通过CO2物理活化法,炭化活化制备高比表面积导电炭。实验探究了不同活化工况对导电炭的孔隙结构及导电性的影响,通过BET、SEM、FTIR以及电阻率自动测定仪对导电炭的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导电炭的比表面积随CO2流量(200mL/min~600mL/min)的增大而增大,导电性随CO2流量的增大总体呈下降趋势;导电炭的比表面积随活化时间(0.5h~1.5h)的增大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活化时间对导电炭的导电性影响很小。 选取CO2流量400mL/min,活化时间1h,炭化活化温度为800℃时制备的导电炭为吸附剂,以二甲苯为吸附质,在常温下采用固定床吸附方式探究导电炭对二甲苯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进口流量下,进口浓度越大,吸附传质区中心点斜率越大,越易达到饱和;增大进口流量时导电炭吸附二甲苯的穿透曲线变得陡峭,吸附传质区中心点的斜率增大;随着床层高度的增加,导电炭吸附二甲苯的穿透曲线形状基本相同,吸附传质区中心点的斜率基本相等。 通过介质阻挡放电技术,探究放电反应区空载与加载导电炭时对二甲苯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放电反应区加载导电炭后,近紫外区的特征谱线强度明显高于空载导电炭时的特征谱线强度,放电效果更加明显,提高了二甲苯的降解效率。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导电炭表面孔壁结构遭到破坏而坍塌,内孔结构变得皱褶,而导电炭的电阻率及表面官能团变化很小。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Q517.5;TK6
本文编号:2642218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Q517.5;TK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玉芳;叶代启;陈克复;;甲苯在不同背景气氛下的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行为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2 吴祖良,周勇平,高翔,骆仲泱,岑可法;放电等离子体处理VOCs的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3年04期
3 代文;陈砺;王红林;严宗诚;;非平衡等离子体降解两种不同VOCs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1期
4 黄娟;赵卫伟;陈乐清;王志祥;史益强;张锋;;吸收法处理苯系VOCs气体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1年11期
5 杜长明;李俊岭;严建华;;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去除甲苯的实验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8年03期
6 翁元声,田钟荃;活性炭再生及强制放电再生技术[J];中国给水排水;1990年05期
7 许啸;肖刚;曹俊;;木质素焦炭导电特性的拉曼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王丽燕,王爱杰,任南琪,杜大仲;有机废气(VOC)生物处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9 李湘凌,林岗,周元祥,王资荣;复方液吸收法处理低浓度苯类废气[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张丽,张小平,黄伟海;生物膜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技术[J];化工环保;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葛辉;非热放电与催化耦合降解室内苯和甲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42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42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