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的实验和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09:16
【摘要】:利用清洁可再生且蕴藏量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实现供暖,是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集热器作为太阳能供暖系统的核心部件,提高其热性能对推进太阳能供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因素除了其自身结构外,还包括系统风量、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外环境温度等运行参数。 为探究系统风量对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本文搭建了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实验台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CFD软件建立了集热板性能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并对其热性能参数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模拟数据得出了相应工况下单位面积集热板上的最佳运行风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搭建了由太阳辐射模拟装置、集热器和实验测试系统三部分组成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实验台,并对0.94m3/h、1.41m3/h和1.87m3/h三种风量下集热器热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风量下稳定运行时,集热板表面温度分别为39.74℃、36.99℃和35.19℃,空气温升分别为22.45℃、17.57℃和14.37℃,集热效率分别为38.56%、45.13%和49.06%。 利用CFD软件建立了集热板性能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300W/m2≤I≤700W/m2、6℃≤Tamb≤12℃范围内各工况下流经集热板的压力损失、集热板表面温度、出口空气温度和空气温升、集热效率和换热效率等热性能参数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各工况下的模拟数据得出了相应工况下单位面积集热板上的最佳运行风量,从而为实际工程中运行风量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设计与经济运行提供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K5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亿;朱颖心;魏庆們;林波荣;杨秀;;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建筑节能[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2 张学伟;刘伟;徐冬;;太阳能多孔集热墙内传热与流动特性分析[J];建筑节能;2007年12期

3 欧阳莉;刘伟;;温室内多孔蓄热墙传热与流动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4 欧阳莉;刘伟;;多孔蓄热墙太阳能采暖系统优化设计[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8期

5 王一鸣;杨昆;刘伟;江雯;杨金国;范爱武;;一种新型的多孔太阳墙采暖房[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03期

6 闫敏;邱林;任耿;黄莉;邹越;;一种开孔被动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效率的研究[J];节能;2009年09期

7 黄俊;顾洁;王晓博;;多孔太阳墙式太阳能房间与普通房间热舒适性分析[J];节能;2012年02期

8 高立新;孙绍增;王远锋;;无盖板渗透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的实验研究[J];节能技术;2012年02期

9 邱林;邹越;黄莉;任耿;;太阳集热墙通道中气流速度场与温度场的协同性探讨[J];建筑科学;2010年08期

10 张红;张立平;戴剑侠;;太阳墙式空气集热器的供暖试验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宪莉;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与村镇建筑一体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欧阳莉;多孔太阳墙的传热与流动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兴;无盖板太阳墙换热过程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天成;无盖渗透型太阳能空气加热系统热性能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立平;蜂窝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及太阳墙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4 徐冬;多孔太阳墙系统传热与流动的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远锋;太阳墙系统热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刘丹;采用冲缝型吸热板的新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热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72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72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e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