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化石能源紧缺,价格上涨及其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沼气能源的利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沼气液化能提高沼气能量密度和燃烧特性,使其可作为清洁能源替代天然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同时也能解决沼气储存、运输困难问题,是实现沼气综合化、规模化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液化后的沼气称为生物质LNG(Liquefied Natural Gas),然而与天然气相比,沼气存在甲烷含量低、二氧化碳含量高、净化工艺不完善、液化系统能耗高等问题,制约着沼气液化技术的发展。 本文在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外沼气净化与液化技术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沼气液化制取生物质LNG的关键技术问题;根据厌氧发酵理论,以黄储玉米秸秆作为原料,研究了密闭存放的预处理方法对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的影响,以及秸秆与其他发酵原料混合发酵对沼气产量和甲烷含量的影响。基于相平衡理论,采用低温液化冷能技术,对二氧化碳的分离进行了研究;依据热力学焓熵(?)理论,研究工艺参数对沼气液化系统的(?)损失影响;在深入分析天然气液化流程的基础上,研究了沼气液化系统中的工艺参数对系统能耗的影响;将撬装化设计技术引入沼气液化系统,建立了净化与液化耦合的沼气液化系统。 以厌氧发酵理论为指导,研究了黄储玉米秸秆密闭处理培育自然菌种提高纤维素降解的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进行了CMC酶、木聚糖酶、滤纸酶及外切酶的酶活分析,发现中层秸秆酶活比底层高;对玉米秸杆分别与牛粪、污泥混合发酵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甲烷含量较高的发酵原料的混合比例。实验表明黄储玉米秸秆合理储存既能培养微生物又可以降低预处理成本。 基于液化冷能技术,构建了适用于分离沼气中二氧化碳的净化系统。模拟分析了压力和温度对二氧化碳分离的影响规律,利用气液相状态方程计算了该系统的热力学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该系统技术适合分离二氧化碳含量在20%-50%的沼气,分离后沼气中二氧化碳摩尔分数降至9%以下;通过实验优化了低温液化分离二氧化碳的工艺条件:在压力3.7MPa、温度-78.5℃、流量0.8g/s条件下,沼气中的甲烷体积分数由58.2%提高到82.8%,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由36.4%下降到8.8%。 基于热力学焓熵(?)理论,研究了沼气液化系统的(?)变化规律。设计混合制冷剂沼气液化流程,模拟系统中设备(?)损失分布,结果表明沼气液化系统(?)损失最大的设备是压缩机,其次是换热器和冷却器;建立小型实验平台,对混合制冷剂沼气液化体系进行实验研究,提出了沼气液化后的闪蒸气体预冷液化系统内混合制冷剂的节能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节能方案后,压缩机的(?)损失减少12.2%,冷却器的(?)损失减少27.2%,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热力学最小能耗原理,设计氮气膨胀、混合制冷剂两种液化系统,模拟得出系统中压缩机、冷却器功耗及沼气液化率等性能参数,分析了各换热器中管路换热负荷—温度的分布情况,得到了多组元混合制冷剂在换热器中相变耦合的性能曲线;研究了制冷剂级数对液化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带预冷混合制冷剂的流程能耗低于单级制冷流程能耗;分析了该流程中的各参数对压缩机的比功耗与比冷却水负荷影响,得到了高、低压制冷剂的压力、温度、沼气及制冷剂中组分变化等对液化系统比能耗的影响规律。 在深入研究小型天然气撬装化系统基础上,将撬装化与模块化引入沼气液化系统,建立了净化与液化耦合的沼气撬装化液化系统。采用低温液化分离二氧化碳的净化系统与预冷和混合制冷耦合的冷箱,得出液化系统的全流程节点的温度、压力、摩尔焓、摩尔熵、摩尔流量和气相分数。结果表明:生物质LNG液化率为0.9242,系统的能耗为0.455kWh/Nm3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K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迟姚玲;丁福臣;易玉峰;冀德坤;王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范志林,张军,林晓芬,徐益谦;关于生物质基本性质分析的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李素燕;马彩凤;刘政委;程晓波;;小型氮膨胀天然气液化流程的设计及优化分析[J];低温工程;2009年02期
4 曹文胜;鲁雪生;顾安忠;汪荣顺;;降低空气中CO_2浓度的低温液化法[J];低温与超导;2006年01期
5 张维江;石玉美;汪荣顺;;几种国外新型的小型天然气液化流程分析[J];低温与超导;2008年05期
6 高婷;林文胜;;多组分介质低温相平衡的理论研究现状[J];低温与超导;2008年09期
7 吴裕庆;张华;;混合工质用于单级压缩制冷回热循环的理论研究与分析[J];低温与超导;2010年01期
8 石元春;;中国生物质原料资源[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2期
9 程序;郑恒受;梁近光;朱万斌;崔宗均;;开发产业沼气 实现生物天然气对天然气的替代——有机废弃物厌氧处理从“环保主导”向“能源-环保双赢”的转型[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2期
10 石玉美,顾安忠,汪荣顺,鲁雪生;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流程的优化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崔晓龙;新型吸收制冷工质相平衡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曹文胜;小型LNG装置的预处理与液化流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庞云芝;基于提高麦秸厌氧消化性能的碱预处理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黄黎;沼气制备车用燃料的实验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磊;车用沼气纯化装置试验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2 刘晓英;餐厨垃圾特性及厌氧消化产沼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
本文编号:
2687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8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