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penPlus的零排放生物质发电系统模型构筑
发布时间:2020-06-01 00:09
【摘要】: 大气“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问题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二氧化碳是诸多潜在的温室气体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二氧化碳减排已经成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将生物质气化(以二氧化碳为气化剂)与CLC(化学链式燃烧)、流化床和联合循环等技术相结合,以温室气体CO_2的近零排放为目的,利用AspenPlus对新型生物质CLC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进行了概念性设计,并对关键的系统参数(二氧化碳流量、空气反应器空气流量和CLC载氧体流量)进行了灵敏度分析,通过模拟计算发现:由于压气机耗功的变化和二氧化碳流量对气化产气成分的影响,二氧化碳流量和空气反应器空气流量的增大会提高联合循环系统总效率,而载氧体质量流量的增大会导致总效率下降。本文为这种新型的生物质发电方式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基础模型和基本特性研究,为该发电方式的进一步实现奠定了基础。
【图文】:
和空递图1一 2CLc反应器示意图最后一个要求假定CLC反应器是增压运行的。最初对反应器设计的研究一L作集中在常压型式。一个典型的设计是由一个气流床和一个鼓泡床组成的串行流化床。在这种设计结构中,气流床是空气反应器(AR,又称氧化反应器),空气将载氧体颗粒携带到旋风分离器,在分离器中颗粒与失掉了部分氧气的空气分离后进入燃料反应器(FR,又称还原反应器),颗粒密封装置阻止了燃料反应器中气体向旋风分离器泄漏,如图1一2所示。载氧体颗粒从燃料反应器出来后经过又一个颗粒密封装
了基于化链式燃烧的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以实现生物质发电近零排放的目的。图3一1给出了上述系统的概念性流程图,系统分为三大部分:生物质气化系统、CLC燃气轮机系统以及余热锅炉系统。图3一l生物质气化CLC联合循环流程图 3.1.1生物质气化系统生物质气化系统由图中的虚框A所示。被干燥、粉碎后的生物质颗粒进入2毛化反应器,,在高温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的流化和气化作用下发生气化反应,通过气固分离器得到高温高压具有一定热值的生物质气和固体灰渣。生物质气进入后续的C}Jc反应器继续利用,固体灰渣从物料口排出。常规的气化系统通常利用空气、氧气后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K6
本文编号:2690665
【图文】:
和空递图1一 2CLc反应器示意图最后一个要求假定CLC反应器是增压运行的。最初对反应器设计的研究一L作集中在常压型式。一个典型的设计是由一个气流床和一个鼓泡床组成的串行流化床。在这种设计结构中,气流床是空气反应器(AR,又称氧化反应器),空气将载氧体颗粒携带到旋风分离器,在分离器中颗粒与失掉了部分氧气的空气分离后进入燃料反应器(FR,又称还原反应器),颗粒密封装置阻止了燃料反应器中气体向旋风分离器泄漏,如图1一2所示。载氧体颗粒从燃料反应器出来后经过又一个颗粒密封装
了基于化链式燃烧的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以实现生物质发电近零排放的目的。图3一1给出了上述系统的概念性流程图,系统分为三大部分:生物质气化系统、CLC燃气轮机系统以及余热锅炉系统。图3一l生物质气化CLC联合循环流程图 3.1.1生物质气化系统生物质气化系统由图中的虚框A所示。被干燥、粉碎后的生物质颗粒进入2毛化反应器,,在高温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的流化和气化作用下发生气化反应,通过气固分离器得到高温高压具有一定热值的生物质气和固体灰渣。生物质气进入后续的C}Jc反应器继续利用,固体灰渣从物料口排出。常规的气化系统通常利用空气、氧气后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K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振山;韩海锦;蔡宁生;;化学链燃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动力工程;2006年04期
2 葛新锋;张元敏;黄浩;;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现状[J];发电设备;2007年01期
3 毛玉如,苏亚欣,马晓峰;化学链燃烧技术研究进展[J];能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4 焦树建;论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中三压无再热的余热锅炉之特性与汽轮机特性的优化匹配问题[J];燃气轮机技术;2001年03期
5 段立强,林汝谋,蔡睿贤,金红光;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底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690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90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