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多孔介质对太阳池性能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03:49
【摘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步伐明显加快。储量丰富、清洁持久的新能源——太阳能是很理想的能源之一。盐梯度太阳池是集太阳能的收集和储存于一体的太阳能利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目前,太阳池是国际国内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以盐梯度太阳池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测量、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多孔介质对太阳池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利用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为研究多孔介质对太阳池性能的影响作了准备工作;二是利用实验室实验、建在海边的实验太阳池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多孔介质对太阳池性能的影响。 进行多孔介质对太阳池热性能影响研究过程中,需要用到多孔介质与浓盐水混合物的有效导热系数,考虑到现有的测量固体和液体导热系数的装置不适宜测量炉渣、卵石与盐水混合物的导热系数,本文自行建造了实验台,利用半无限大物体的导热原理,测量了炉渣、卵石与水、浓盐水混合物的导热系数。本文将分形技术与孔道网络模型相结合,描述了满足分形幂率关系的多孔介质的结构,利用二维、稳态、无内热源导热微分方程模拟计算了多孔介质的导热系数。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分形孔道网络模型适用于计算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由于颗粒状多孔介质的孔隙尺寸不满足分形幂率关系,本文利用圆柱体代表颗粒状多孔介质内的颗粒,模拟计算了颗粒状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圆柱模型适用于计算颗粒状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 为了研究多孔介质对太阳池热盐扩散的影响,本文设计了实验室实验。测量了有无多孔介质装置的温度分布,计算了冷却水从底部带走的热量等,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可以起到隔热保温作用。在实验容器中灌注了几层不同盐度的盐水,通过测量各点的盐度,研究了多孔介质对盐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可以抑制盐向上扩散,有利于维持较大的盐梯度。 本文在海边沙滩建造了两个结构相同的小型太阳池,采光面积为2.5×2.5m2,水深为1.0m,研究了多孔介质对太阳池性能的影响。比较了有无多孔介质太阳池的温度、盐度和浊度,计算了太阳池的储热量、盐梯度和稳定性系数等,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有利于提高太阳池下对流层(LCZ)的温度和储热量;还有利于维持较大的盐梯度和稳定性系数,有利于太阳池的稳定运行。通过测量池水浊度,研究了多孔介质对补充浓盐水过程中池水浊度增加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的存在有利于补盐的操作。 鉴于实验研究耗时耗资,而且有些实验条件不易实现,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多孔介质对太阳池传热传质的影响。由于多孔介质层孔隙曲折,所以多孔介质层不易出现对流。太阳池增加了多孔介质层以后,传统的三层模型即上对流层(UCZ)、非对流层(NCZ)和LCZ已不再适用,应该用增加了多孔介质层的四层模型,即UCZ、NCZ、LCZ和非对流多孔介质层来代替原来的模型。用本文实验池的数据校核了数值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利用北京地区多年气象数据的平均值,研究了不同土壤条件下,多孔介质加设于太阳池内部时,多孔介质的厚度、孔隙率等对LCZ温度、储热量及提热率等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土壤导热系数较大时,加设多孔介质才有意义,在土壤导热系数较小时加设多孔介质并不能改进太阳池的热性能。模拟计算还表明随着炉渣层厚度的增加,太阳池LCZ最高温度不断增加,而太阳池储热量先增后减,存在一个极大值,因此设置炉渣层的厚度需要同时考虑LCZ最高温度和储热量两个方面。本文还研究了多孔介质孔隙率对太阳池性能的影响,其影响随着固相与液相导热系数比值的不同而不同。由于多孔介质种类繁多,物性参数各异,本文研究了加入太阳池后能起到隔热保温作用的多孔介质的可选范围,结果表明多孔介质的可选范围较宽。本文还研究了多孔介质加设于太阳池外形成的非饱和含湿多孔介质对太阳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饱和含湿多孔介质有利于LCZ温度的升高和储热量的增大,但是随着液相体积百分比的增大,LCZ温度和太阳池储热量降低。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K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军;刘莉;;大连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2 张忠进,,郎敏;断电热线法测试材料导热系数的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3 赵晓彤,赵景林,孙灵芳,徐志明,杨善让,宋之平;均匀粒径堆体积热导率的实验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4 孙文策,周永平,解茂昭,张曦;盐田太阳池实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赵建华,孙文策,解茂昭,杨宏伟;海水太阳池二维数学模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王华;孙文策;潘洪坤;;小型海水太阳池实验及考虑浊度的温度分布模拟[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陈则韶,倪海涛,陈梅英;多孔介质等效导热系数的较高精度通用计算式[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1年03期

8 葛少成,孙文策,解茂昭;太阳池非对流层最佳厚度及最大效率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3期

9 李小川;施明恒;张东辉;;非均匀多孔介质有效热导率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10 张红梅;解茂昭;孙文策;葛少成;;盐梯度太阳池热性能模拟及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海林;提高散体有效导热系数模型准确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2 葛少成;太阳池辐射透射及热盐双扩散特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王华;海水—卤水太阳池热性能研究和梯度层动力稳定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唯威;分形多孔介质内导热与流动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6年

2 卜一凡;太阳池热盐双扩散特性的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赵晓琳;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毛丹;散堆硫化矿石典型导热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刘岩;配有太阳集热器太阳池的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90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90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9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