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焦油催化裂解与超临界乙醇加氢裂解实验研究
【图文】: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对木焦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其中包括 PH 值、水分含量、热值、元素分析等,另外还采用 GC-MS 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2)采用沸石催化剂 ZSM-5 对木焦油进行固定床催化裂解实验,探究了反应温度、有无催化剂对木焦油提质的影响;(3)选用催化剂 Pd/C,在高温高压反应釜内,探究反应气氛、有无催化剂(即对比组实验)对木焦油在超临界乙醇中提质的影响。此外,,研究讨论了过程参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木焦油超临界乙醇加氢裂解提质的影响。(4)采用浸渍法制备多种双功能催化剂 5wt%Ru/H-Beta、5wt%Ru/SAPO-34、5wt%Ru/NKF-50-38H、5wt%Ru/HZSM-5、20wt%Ni/HZSM-5、10wt%Ni-HZSM-5,选用催化剂 5wt%Pd/C 与 5wt%Ru/C,分别对木焦油在超临界乙醇系统下进行提质研究。(5)探究在超临界乙醇加氢提质木焦油中酚类物质的反应路径。
元素组成(wt%) HHV(MJ/Kg) PH 值 水分(wt.%)C H O* N S木焦油 66.22 6.6 26.55 0.47 0.17 24.87 3.32 10.03桦木气化焦油[95]42.2 7.8 50.0 / / 18.93 3.0 15松木屑生物油[96]49.67 7.37 42.26 0.56 0.14 20.72 2.46 26.8:*:通过差减法计算得到;值的计算公式为:HHVMJkg= 1.3675+ 0.3137 × C + 0.7009 × H +(0.0318 × O)2.3 木焦油的 GC-MS 分析1g 木焦油原料充分溶解于 10ml 的无水乙醇后,进行 GC-MS 分析,以确定其组分,图 2-1 为木焦油总离子流图,从图中明显看出,木焦油中的酚类物质含量丰富。表 2-2 列出了木焦油轻质组分中的主要化学物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K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宏斌;姚宗路;赵立欣;孟海波;吴悠;;自燃连续式生物质热解炭气油联产系统燃气净化分离技术工艺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5年09期
2 周国强;姚维坤;李剑;王玉珏;;改性ZSM-5催化热解生物质和低密度聚乙烯实验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5年03期
3 孔海平;周慧珍;雒廷亮;;生物油蒸汽催化重整制氢研究进展[J];河南化工;2014年12期
4 隋海清;王贤华;邵敬爱;李允超;邹俊;杨海平;;木焦油及其馏分有机成分分析[J];太阳能学报;2014年11期
5 陈伟;杨海平;刘标;李开志;陈应泉;李顺;陈旭;陈汉平;;温度对竹屑热解多联产产物特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22期
6 李永玲;吴占松;;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过程中酸性催化剂积碳失活与烧焦再生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08期
7 刘标;陈应泉;何涛;杨海平;王贤华;陈汉平;;农作物秸秆热解多联产技术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16期
8 朱锡锋;;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研究与发展趋势[J];新能源进展;2013年01期
9 张齐生;马中青;周建斌;;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再认识[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李元祥;林红卫;;阔叶树皮木醋液与木焦油有机成分的气相色谱分析[J];分析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辛善志;基于组分的生物质热分解及交互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王贤华;生物质流化床热解液化实验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鹏;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焦油裂解率影响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92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9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