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卷流燃烧系统的生物柴油喷雾燃烧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17:39
【摘要】: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枯竭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可再生的替代燃料,在保证柴油机动力性的基础上尽量的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生物柴油便是一种重要的替代燃料。生物柴油由于黏度较大,燃油喷射过程中,液滴不易破碎,影响其在燃烧室内的分布,而双卷流燃烧系统则能通过特殊结构对上述问题加以改善。因此,生物柴油与双卷流燃烧系统结合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首先围绕着生物柴油的雾化和破碎机理展开,研究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双卷流燃烧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掌握双卷流燃烧系统的工作特点及应用条件。 其次,在总结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纹影方法和高速摄影技术,在可加热的定容燃烧弹中分别进行了生物柴油蒸发态与非蒸发态喷雾的可视化研究,分析不同试验条件对生物柴油雾注宏观特性的影响。 再次,本文利用AVL FIRE,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种燃烧室计算模型,研究生物柴油在三种燃烧室内的燃烧状况,并着重分析了双卷流燃烧室内生物柴油的燃烧特点和排放特性。同时对不同工况下双卷流燃烧室内外室的油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室油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最终对双卷流燃烧系统进行了性能优化。
【图文】:
如图 1.1 所示,燃油从喷孔喷射出来后发生一次滴与环境气体之间相互作用发生二次雾化形成小液滴能量交换后形成燃油蒸汽,与环境气体混合后形成可点时开始着火、燃烧,最后变成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响内燃机燃烧的重要因素[4]。由于高速射流雾化涉及射流雾化进行大量研究,但迄今为止仍然无法对雾化各种雾化机理假说主要有空气动力干扰说、湍流扰动、压力振荡说。但近些年,随着各种先进测量手段的断加深。
人提出了增广的气动力干扰机理,并认为,高速射流液面不稳定波迅速而有选择性的增长是雾化的基本动增的顺序,射流的分裂雾化可分为 4 种方式,即 Ray阶风致分裂和雾化,如图 1.3。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6
本文编号:2695166
【图文】:
如图 1.1 所示,燃油从喷孔喷射出来后发生一次滴与环境气体之间相互作用发生二次雾化形成小液滴能量交换后形成燃油蒸汽,与环境气体混合后形成可点时开始着火、燃烧,最后变成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响内燃机燃烧的重要因素[4]。由于高速射流雾化涉及射流雾化进行大量研究,但迄今为止仍然无法对雾化各种雾化机理假说主要有空气动力干扰说、湍流扰动、压力振荡说。但近些年,随着各种先进测量手段的断加深。
人提出了增广的气动力干扰机理,并认为,高速射流液面不稳定波迅速而有选择性的增长是雾化的基本动增的顺序,射流的分裂雾化可分为 4 种方式,即 Ray阶风致分裂和雾化,如图 1.3。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福水;白冰;李向荣;;双卷流燃烧室燃烧特性仿真及试验研究[J];车用发动机;2009年04期
2 朱浩月;方俊华;张武高;黄震;;生物柴油高压共轨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10期
3 李华;杨臧健;吴敏;高增梁;钟英杰;;纹影系统中物平面的选择与刀口的设置[J];实验流体力学;2011年03期
4 安新亮;何旭;王丽雯;王建昕;;应用高速纹影法对汽油机燃烧过程的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7年02期
5 赵校伟;韩秀坤;何超;谭建伟;;生物柴油喷雾特性试验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8年01期
6 袁银南;陈汉玉;张春丰;;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喷雾特性的对比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8年04期
7 李向荣,何圣华,魏熔;柴油机双卷流燃烧系统的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3年03期
8 袁银南,江清阳,孙平,王忠;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3年06期
9 张旭升;李理光;邓俊;黄成杰;于水;;生物柴油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7年02期
10 李向荣;杜巍;范委修;李建;姚正军;;双卷流燃烧系统应用研究新进展[J];内燃机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红松;使用PLIEF技术对重型柴油机相似环境条件下柴油喷雾结构及其浓度场的定量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95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95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