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基于有机钾盐一锅法制备生物质多孔炭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16:48
【摘要】: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对解决目前面对的能源、环境问题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简单易施行的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备生物质多孔炭无疑是一种较优方案。目前有关生物质多孔炭的制备研究大都聚焦在原料的选取及后续的刻蚀过程上,对碳骨架的生长及其对刻蚀反应的影响没有深入的探究。本研究尝试从碳骨架的调控及与活化剂的刻蚀反应出发,探索具有高度原料适用性、高造孔效率、简单易施行的多孔炭制备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孔结构调控策略,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本文首先从生物质炭化自活化出发,探究了升温速率、载气流速以及无机元素组成形态调变碳骨架生长对制备多孔炭的影响。对于增强烧蚀反应实现的自活化多孔炭制备,升温速率提高有利于无定形碳骨架结构产生,使介孔孔容增加、微孔降低。在降低载气流速增强烧蚀反应情况下,升温速率提高会进一步促进缺陷与孔隙的产生;对于利用无机组分的刻蚀及模板效果实现的自活化制备,升温速率提高会降低无机组分的刻蚀效果,也不利于模板效果的发挥,微、介孔孔隙均有下降。对于生物质衍生盐类原料,升温速率提高利于小尺寸孔隙生成,但同时也抑制孔隙形成;(2)本文探究了典型有机钾盐的造孔特点及造孔行为。采用一锅法时,有机钾盐具有与KOH相近的活化效果,而有机钾盐产生了分布更为集中的窄介孔和更少的模板孔隙;对于不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的乙酸盐,钾盐主要形成微孔孔隙,而钠、镁、钙盐的微孔刻蚀效果较差,主要表现出了大介孔模板效果;乙酸钾添加下的炭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00~400℃阶段,乙酸钾熔融进入催化气孔深入焦颗粒内部,通过氢键连接提高了乙酸钾在焦中分散性。400~600℃阶段中乙酸钾分解形成新的碳骨架,覆盖于原焦表面,并产生钾物种初步刻蚀碳骨架产生微孔。600℃以上,主要钾物种K_2CO_3进一步刻蚀碳骨架,产生新的孔隙并进一步扩孔;基于以上机制,KAc对生物质三组分均表现出优异的活化造孔效果,所得多孔炭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活性材料时,在1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达200~240 F/g。(3)本文探究了制备条件对乙酸钾辅助一锅法制得多孔炭孔隙结构的影响机制,并探究了原料特性对乙酸钾辅助一锅法制得多孔炭孔隙结构的影响。对于炭化终温,当提高到900℃时会使孔隙坍塌,而过高的乙酸钾添加比例也会降低刻蚀效果;升温速率提高会使产率下降,但孔隙结构得到显著发展,高载气流速也更有利于孔隙结构的发展,升温速率与载气流速提高会使无定形碳骨架占比升高;多孔炭比表面积与孔容积在高升温速率及载气流速下分别达到了2264.59 m~2/g及1.10 cm~3/g。乙酸钾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都表现出了优异的活化效果,比表面积与孔容积分布在1822~2358 m~2/g及0.97~1.41 cm~3/g之间,半纤维素有利于介孔的进行,而无机模板组分的存在使大介孔得到显著发展。该方法也适用于微藻类生物质、多糖类生物质,但不适用于壳聚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K6
【图文】:

生物质,基材,炭材料


图 1-1 生物质基材料的发展(改编图出自[9; 11; 13; 17; 20-23])此外,由于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的来源以及固碳能力[24],生物质在功能化炭材料的制备上表现出了极大的潜力。目前,以生物质及生物质衍生物为原料可以制得碳纤维[25;26]、纳米纤维碳[27]、石墨烯[28]、碳气凝胶[20]、炭微球[29]、分级多孔炭[30]等多种炭材料,结合活化造孔、表面修饰、杂原子掺杂、材料复合及金属负载等改性手段,生物质基炭材料在储氢、气体、VOC、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的吸附及催化转化、电化学储能及电催化转化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31-36]。相比于石油/煤化工产品为原料制备炭材料,生物质基炭材料的制备不需要繁杂的步骤(气相沉积法、电弧放电法、激光刻蚀法)或使用强氧化剂(K2MnO4,H2SO4)来改善改性效果[32]。1.1.3 热化学方法制备生物质基炭材料值得注意的是,用于生物质基炭材料制备的热化学转化技术能够面向更多的低值生物质资源,相较其他生物质基材料制备更易于分布式实行,是极具潜力的生物质利

多孔炭,生物质


图 1-2 生物质多孔炭的应用1.2 生物质炭化机理与炭化方法研究现状生物质炭化机理可为多孔炭性质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为生物质基炭材料的制备与改性提供切入点。学者们对两种有代表性的炭化方法,即热解炭化与水热炭化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33; 42]。基于对炭化机理的认识,学者们尝试改变炭化反应的氛围与介质,引入了新的炭化方法,包括熔融盐床炭化[43]、离子热炭化[44]等。此外,原料的组分(包含有机、无机组分)在炭化及改性过程中的行为会对多孔炭性质有显著影响[22; 45],对原料特性影响的探究也为生物质基炭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指导。1.2.1 热解炭化机理生物质在热解炭化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包括解聚(断键)、环化、脱水、环间缩聚[33]。以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为例,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类主要生物高聚物组分构成了生物质的纤维结构。其中纤维素由β-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单体构成,纤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顺强;付璐;杜秋江;桂玉梅;钱清华;;自生模板法制备多孔炭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J];化工新型材料;2019年11期

2 杨勇;王言;蓝国钧;李健;李瑛;;氮掺杂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2016年10期

3 唐丽娜;;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功能性多孔炭材料的应用[J];才智;2011年26期

4 侯彩霞;孔碧华;樊丽华;郭秉霖;许立军;;硝酸改性无灰煤基多孔炭电极材料的制备[J];功能材料;2018年05期

5 张琳,刘洪波,张红波;双电层电容器用多孔炭材料的研究与开发[J];炭素;2003年04期

6 徐建康;武立强;范庆超;马昌;史景利;宋燕;;双峰分级多孔炭快速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J];炭素;2018年01期

7 ;文摘[J];炭素技术;2008年01期

8 郑经堂,张引枝,王茂章;多孔炭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前景[J];化学进展;1996年03期

9 赵静;王苗苗;张建安;吴明元;吴庆云;杨建军;;高氮掺杂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氧化还原性能研究[J];炭素技术;2018年05期

10 邓陈芳;刘婷;季红梅;杨刚;;S掺杂多孔炭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光品;翟文礼;王章慧;余建国;赵永男;;相转化法制备聚丙烯腈基多孔炭材料及其电容性能的研究[A];第十三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陆安慧;;纳米多孔炭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可控制备[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王勇;张鹏飞;徐旋;巩玉同;李翼;李浩然;;氮掺杂的多孔炭材料及其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姜希;邵长路;李兴华;刘益春;;冻干法制备多孔炭材料及其吸附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二分会: 多孔功能材料[C];2016年

5 夏笑虹;刘洪波;黄衍瑞;石磊;何月德;;小分子二元酸/酚醛树脂共聚炭化制备多孔炭材料[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6 周颖;姚七妹;邱介山;赵宗彬;;多孔炭材料的模板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程虎;卞永荣;宋洋;蒋新;;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中有机污染物检测上的应用[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摘要集[C];2018年

8 周颖;姚七妹;邱介山;郭洪臣;王云鹏;赵宗彬;;多孔炭材料的模板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9 吴丁财;;新颖多孔高分子及其多孔炭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O:共价骨架高分子与二维高分子[C];2017年

10 巩玉同;魏中哲;王勇;;一种简单可持续的合成多级孔炭基材料的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7分会: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宝宏;天富电力两技术填补国内空白[N];兵团日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欣钰;掺氮沥青基多孔炭的制备及其气体吸附性能[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高莎莎;煤基多孔炭及其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3 沈宇;含氮多孔炭材料及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4 吴明铂;多孔炭的制备及其孔结构、表面官能团的调控[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齐菊锐;稻壳基多孔炭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及应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孙玉珍;石油基多孔炭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7 张忠洁;利用模板碳化法控制合成多孔炭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基础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袁晓玲;氮掺杂多孔炭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世萍;新型多孔炭材料的构筑及其在新能源技术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10 王帅;基于酚醛胺体系多孔炭材料的可控制备[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猛;含氮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2 吴星星;生物质多孔炭在气体吸附及电化学储能方面的应用[D];湘潭大学;2019年

3 卫俊生;N掺杂对腐植酸基多孔炭吸附与脱氢性能的影响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4 岳丽敏;基于酚醛树脂氮掺杂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5 刘珊;氮掺杂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气体吸附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9年

6 夏明巍;基于有机钾盐一锅法制备生物质多孔炭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7 杨照瑾;金属磷化物与生物质基多孔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9年

8 付程;基于生物质和MOFs的多孔炭材料制备及性能测试[D];燕山大学;2019年

9 董志文;三种煤沥青基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10 杨甲甲;基于生物质豆腐的多孔炭的制备及其超电容与染料吸附性能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17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717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0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