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液化转化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9:58
【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和全球环境的严重破坏,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若对生物质能合理利用,它不但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也是一种清洁能源。近年来,以水为溶剂和反应介质的超临界流体液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在综述了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液化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成功地自行设计了一套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液化的试验装置。反应釜的最高设计温度为450℃,最高设计压力为45MPa。采用锡浴加热反应釜,故反应速度快。试验证明,本实验装置能够满足实验要求,具有操作简单、维修方便、无二次污染和液化转化率高等优点。 试验中,对木屑、飞机草和花生壳三种生物质原料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纤维素的质量含量最大、其次是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三者之和达95%以上。 木屑、飞机草和花生壳在超临界水中液化,产生的气体有焦油味;液体产物显酸性,PH值在2.5~4.8之间。部分液化产物不稳定,在保存过程中,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棕色,最后有黑色树脂状沉淀生成。 对纤维素、木屑、飞机草和花生壳在不同反应温度下液化的产物进行GC—MS分析,其成分相当复杂,里面含有几十种有机物。其中浓度相对较大的物质主要是含有3~9个碳的小分子有机酸、糠醛及含有甲基、甲氧基的醛、酮、苯酚类化合物。比较其它研究者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水解和热分解产物的研究和实验中所得主要产物,可以推测出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液化时,水解和热解反应同时进行,最终产物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水解和热分解产物。且在水的临界温度(374.3℃)以上,反应温度对产物成分影响不明显,但对不同产物成分的浓度有较大影响。 另外,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给水体积和反应物料加入质量三者对纤维素、木屑、飞机草和花生壳在超临界水中液化转化率的影响,来确定出优化工艺条件。优化工艺条件为:在其它反应条件不变时,反应温度要控制在370℃~390℃;当反应釜体积为20毫升,在其它反应条件不变时,反应给水量要控制在10~11毫升;其它反应条件不变时,反应物料加入质量与水的质量比要控制在1: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K6
【图文】:
锡池和冷却水池之间的导轨上来回运动。操作架的正中央是一个升降装置,在升降装置的末端是一个夹头,是用来夹住反应釜,通过控制升降装置来控制反应釜在锡池和冷却水池中沿上、下方向运动。图2.2为反应装置的外观照片。图2.2反应装置的外观照片192.2PhotoofreaetionequiPment下面,分别简单介绍反应装置中各部分的设计。
将反应釜内液体过滤,收集在小的收集瓶中。从瓶外看,其液体颜色为淡黄色。充氮气,在避光处放置24小时,在放置过程中,瓶中原有的澄清液体,由淡黄色慢慢变成棕色且出现混浊,最后有黑褐色的树脂状物质沉淀。图4.1为不同条件下液化产物的照片。在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纤维素、木屑、飞机草和花生壳等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液化,经过滤后收集到的可溶于水的液化产物。一44一
本文编号:2730817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K6
【图文】:
锡池和冷却水池之间的导轨上来回运动。操作架的正中央是一个升降装置,在升降装置的末端是一个夹头,是用来夹住反应釜,通过控制升降装置来控制反应釜在锡池和冷却水池中沿上、下方向运动。图2.2为反应装置的外观照片。图2.2反应装置的外观照片192.2PhotoofreaetionequiPment下面,分别简单介绍反应装置中各部分的设计。
将反应釜内液体过滤,收集在小的收集瓶中。从瓶外看,其液体颜色为淡黄色。充氮气,在避光处放置24小时,在放置过程中,瓶中原有的澄清液体,由淡黄色慢慢变成棕色且出现混浊,最后有黑褐色的树脂状物质沉淀。图4.1为不同条件下液化产物的照片。在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纤维素、木屑、飞机草和花生壳等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液化,经过滤后收集到的可溶于水的液化产物。一44一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广用;大豆渣的资源化研究—亚临界水解过程及热解过程[D];上海大学;2011年
2 吕学斌;木质纤维素转化为生物乙醇过程中关键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东;高压反应釜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的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2 王奕雪;滇池底泥—褐煤超临界水共气化制氢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3 何友宝;亚超临界水技术在废旧尼龙6解聚中的应用[D];大连大学;2008年
4 王琨;超临界生物质气化制氢反应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梁莹;玉米秸秆稀硫酸预处理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30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73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