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一株纤维素高效分解性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发布时间:2020-06-30 22:14
【摘要】: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生成量最高的有机化合物。目前,全世界被综合开发和利用的纤维素资源不足总量的2%,我们国家现在有约一半以上的农林废弃物在田间地头被烧掉,白白浪费了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尤其我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纤维素资源含量十分丰富,充分利用纤维素资源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纤维素资综合利用的问题上,筛选到高效的降解纤维素分解菌株是能否利用纤维素资源的关键,但由于像黑龙江省等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气温低、持续时间长,纤维素降解速度非常慢,而且现在大多数被综合利用的纤维素降解菌的生长温度都比较高、并且降解能力低,都不适宜在年平均气温较低的我省等北方地区应用。所以筛选到适宜低温条件的高效纤维素分解菌是在我省综合利用纤维素资源的关键。 本文以牛粪为样品,在5℃的低温条件下进行初筛,得到了具有纤维素降解活性菌株50株。对初筛所获得的50株具有纤维素降解活性的菌株进行复筛,应用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获得透明圈比较明显的菌株4株,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通过反复筛选得到了一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细菌J-019,其酶活达到523 U/ml。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检测鉴定,菌株J-019为大肠埃希氏菌。 并且对J-019菌株的产酶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对菌株的培养时间、培养基起始pH值、不同氮源和不同的接种量对菌种产酶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培养48h为菌株J-019的最适产酶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等于7为菌株J-019产酶的最适起始pH值、蛋白胨为菌株J-019产酶的最适培养基氮源、4%的接种量时为菌株J-019产酶的最适接种量。 分别选择培养时间、培养基起始pH值、氮源蛋白胨和接种量作为四个影响因子,分别取三个水平列表L9(34)做正交实验,从而确定菌株J-019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时间48h、pH值等于7.5、0.20%的蛋白胨和4%的接种量。 纤维素资源的综合利用尤其在我省这样纤维素资源的农业大省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本研究筛选到的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高酶活的高效纤维素分解菌株J-019非常适合我省的气候条件,为我省纤维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182;S2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君社,李雪,董秀芹;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梁靖,须海荣,蒋文莉,陈利燕;纤维素酶在速溶茶中的应用研究[J];茶叶;2002年01期

3 蒋惠亮,余晓斌;洗涤剂用碱性纤维素酶应用研究──碱性纤维素酶在洗涤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1997年03期

4 刘燕;张宏福;孙哲;;纤维素酶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7年18期

5 李日强,辛小芸,刘继青,王彩平;天然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选育[J];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01期

6 宋波,邓晓皋,施雷霆;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7期

7 李素芬,霍贵成;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组成及其功能[J];中国饲料;1997年13期

8 杨玉玲;酶技术在果蔬汁饮料中的应用[J];江苏食品与发酵;1998年02期

9 余晓斌,具润漠;里氏木霉液体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8年01期

10 施安辉,刘淑君,肖海杰;纤维素酶固体生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1997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玉杰;小麦秸秆堆肥接种白腐菌的效果及作用条件探讨[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2 范艳丽;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3 李英;高活性纤维素降解菌产酶条件和酶的性质及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朱玉玺;纤维素优良降解菌的筛选分离及其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蒲海燕;纤维素酶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孔哲;内切酶催化反应及非水溶液中胶束性质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丹;低温降解纤维素菌的筛选[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8 石伟;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李亚冰;兼性厌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在沼气发酵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10 曲小爽;高效桔青霉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酶学初探[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35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735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c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