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玉米秸秆不同部分层状燃烧及NO生成特性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1 07:34
【摘要】: 世界面临着能源供应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逐渐受到重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玉米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秸秆资源丰富,开展对玉米秸秆的燃烧特性研究,为直燃发电技术奠定基础,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和能源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自建固定床热态试验台上,对玉米秸秆的层状燃烧特性做了初步研究和探讨。试验中将玉米秸秆按部位进行分类:玉米光秆,柱状光秆皮,片状光秆皮,玉米叶和玉米苞叶。通过测量床层内温度、气氛(O2、CO2、CO、H2和NO)浓度、床重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一次风空气截面流率对试验样品燃烧特性及NO生成特性的影响。 首先研究了空气截面流率对玉米光秆层状燃烧特性的影响。针对空气截面流率Gm=0.029kg/m2·s的典型工况,对床层内温度变化、物料质量变化、反应区气体浓度变化作了具体分析;并将不同空气截面流率下玉米光秆的试验工况做横向比较分析,研究了空气截面流率对玉米光秆质量、燃烧速率、未燃尽碳比重、燃烧锋面传播速率和NO生成的影响规律。 接着研究了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燃烧特性。对玉米光秆、柱状光秆皮和片状光秆皮在相同空气截面流率下的三个燃烧工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分别对样品f(叶和苞叶)和样品g(光秆、叶和苞叶)在不同空气截面流率下的燃烧工况进行了分析;对光秆、样品f和样品g在空气截面流率0.018~0.034kg/m2·s的范围内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了不同一次风空气截面流率下玉米秸秆的燃烧特性。研究成果对实际层燃炉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K6
【图文】:

试验样品,代码,玉米,苞叶


图 2-3 五种试验样品表 2-2 试验样品与代码对应表名称 光秆 叶 苞叶 柱状光秆皮 片状光秆皮 叶和苞叶混合光秆、叶和苞叶混合物代码 a b c d e f g玉米秸秆样品的特性见表 2-3。玉米光秆、玉米苞叶、玉米光秆皮三种样品的水分、挥发分、灰分、碳、氢差异在 1%之内,固定碳、氧在 2%之内;玉米叶同其它 3 种样品差异较大;玉米光秆皮的氮、硫含量低。表 2-3 玉米秸秆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样品 玉米光秆 玉米叶 玉米苞叶 玉米光秆皮 样品 f 样品 gMar10.5 11 11 10 11.00 10.77Var73.09 68.63 73.14 73.21 71.00 71.99FCar13.45 13.38 13.13 14.35 13.25 13.34工业分析(%)Aar2.96 6.99 2.73 2.44 4.75 3.90Car43.13 40.41 43.13 43.24 41.84 42.45Har5.11 4.65 4.99 5.11 4.83 4.96Oar37.72 36.18 39.26 38.77 37.80 37.77Nar0.52 0.72 0.53 0.41 0.62 0.57元素分析(%)Sar0.06 0.05 0.06 0.03 0.06 0.06Qnet,ar,MJ/kg 15.70 14.79 14.68 15.74 14.7315.19

样图,样图,样品,流率


- 34-图 4-6 样品 f 燃烧后灰样图片图 4-8 为不同空气截面流率对样品 f 燃烧速率的影响。空气截面流率为0.018~0.034kg/m2·s 范围内,样品 f 的燃烧速率随着空气截面流率的增大呈直线上升,燃烧速率增加了近 1 倍,可见空气截面流率对样品 f 影响很大。这主要是因为物料堆积密度小,空隙率大,在这个空气截面流率范围内,燃烧处于化学动力反应区,随着空气截面流率的增加,空气的湍流度增大,与物料燃烧锋面物料混合充分,使物料燃烧速率加快。图 4-9 为空气截面流率分别对未燃尽碳比重和燃烧锋面传播速率的影响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样品 f 燃烧锋面传播速率随空气截面流率的增大而减小,这与光秆的燃烧传播速率不同。光秆的堆积密度为 70kg/m3,而样品 f为 18kg/m3,光秆的堆积密度是样品 f 的 3.9 倍,造成了空气自下而上穿过样品的 f 的的阻力小于光秆,而对燃烧锋面向下传播的阻力增强,致使样品f 燃烧锋面传播速率随空气截面流率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文明;曹成茂;邱磊;杨智良;刘伟伟;;玉米秸秆在沼气生产中的利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2 杨昌炎;吴祯祯;郑冬洁;丁一刚;吴元欣;;玉米秸秆微波热解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宋金利;李华;石庆华;罗星;;提高玉米秸秆纤维素酶解率的预处理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4 张素平;李琰;许庆利;任铮伟;颜涌捷;;玉米秸秆的渗滤式稀酸预处理[J];太阳能学报;2011年02期

5 王娜娜;杨翔华;张全;姚秀清;;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的影响因素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06期

6 杜金峰;张万忠;王云山;苏志国;;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酶解和乙醇发酵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刘洪鹏;李惟毅;赵卫振;徐浩;王擎;;油页岩干馏残渣与玉米秸秆混烧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8 李春光;徐鹏飞;李云霞;王彦秋;林鹏;张锐;;玉米秸秆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1年04期

9 范瑾;;玉米秸秆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23期

10 刘福玉;朱兴杰;栗祥;郭海军;;基于WEPP模型的玉米秸秆管理[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暴春平;郭岩彬;杨景娜;吴文良;孟凡乔;;~(13)C标记玉米秸秆分解过程中有机碳变化规律研究[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董惠钧;李华;贾士儒;;不同加水量对玉米秸秆发酵酒精的影响[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侯方安;康云友;;玉米秸秆的饲料加工利用技术探析[A];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孟丽;许桂芳;;玉米秸秆双孢蘑菇冬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5 杨蕊;;利用玉米秸秆制备定向刨花板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6 陈辉;窦森;;长期施用玉米秸杆对黑土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李在峰;雷廷宙;何晓峰;杨树华;;玉米秸秆颗粒燃料致密成型电耗测试[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辛志;白春会;丁玉臣;曹桂霞;;玉米秸秆微贮喂牛效果好[A];冀农杯2008“绿色奥运”科技论文集[C];2008年

9 闫贵龙;刁其玉;;青贮玉米是我国北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保障[A];第二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胡建军;雷廷宙;张全国;吴创之;李在峰;;玉米秸秆粉碎特性试验研究[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尹逊堂 常莉 毕秀丽;玉米秸秆留不得[N];山东科技报;2004年

2 吴昌红;一吨玉米秸秆可造100公斤酒精[N];新华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苏志龙;红寺堡15万亩玉米秸秆何时生金[N];吴忠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志刚;同心玉米秸秆利用率达93%[N];吴忠日报;2008年

5 记者 史莉 通讯员 杜鹏飞;玉米秸秆能卖钱了[N];山西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石柳萍;废变宝 投资小[N];白银日报;2009年

7 通讯员 沈洪颖 记者 李欣;玉米秸秆“小循环”大产出[N];沈阳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桃英;农机上演“新戏码”玉米秸秆变酒精[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杜姝文;我国玉米秸秆循环利用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能源报;2009年

10 记者 惠程华;平凉玉米秸秆循环利用新模式助农增收[N];甘肃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学善;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耿玉辉;秸秆培肥土壤对大孔隙流中养分淋失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瑞明;燃料乙醇固态发酵生产工艺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2年

4 张强;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徐春燕;生物质白腐菌改性与抗性变化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冬梅;玉米秸秆为原料燃料乙醇制备的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陈素红;玉米秸秆的改性及其对六价铬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陈明;利用玉米秸秆制取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宇;利用农业秸秆制备阴离子吸附剂及其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周娜;生物质糖化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倩;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选育与玉米秸秆生产酒精工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2 边鸣镝;甜椒有机栽培基质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3年

3 张红莲;微生物处理玉米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吴泠;松嫩草原重度盐碱化草地玉米秸秆改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宋金利;纤维素酶、酯酶和木聚糖酶对玉米秸秆协同作用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6 席兴军;添加剂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7 许琴;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玉米秸秆瘤胃发酵的影响因素[D];新疆农业大学;2002年

8 高梦祥;玉米秸秆茎叶分离机理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9 贾海军;奶牛常用饲草瘤胃降解规律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石慧芳;腐熟玉米秸秆基质与促生菌在无土栽培辣椒上的应用效果[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36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736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e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