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汉地区光伏资源分析建模与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K511
【图文】:
全国太阳能资源评估53.412MJ (/m ia),1996 年到 2009 年增长速率为 11.032MJ (/m ia),2010 年到 2014 变化速率为 92.832MJ (/m ia)。我国太阳总辐射的变化和全球太阳辐射变化趋势(1960-1990年呈明显下降,之后略有回升[10])基本保持一致。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子可以分为三类:天文因子、地理因子和气象环境因子,对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天文和地理因子是一定的,但是气象环境因子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气象环境因子一般包括云、水汽和大气污染等[10]。我国自改革开放开放以来,经济技术发展迅速而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导致大气污染变重,雾霾、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出现或增加是影响太阳总辐射增加的主要原因。
图 2-4 15 个一级站点的年均总辐射15 个一级站点的直射比xR 如图 2-5 所示。由图可知,西藏拉萨地区直射比最高 0.68,太阳辐射形式以直接辐射主导,西川省成都市直射比最低仅为 0.25,太阳辐式以散射辐射较多;乌鲁木齐、青海格尔木和内蒙古三地直射比也超过 0.6,直射 0.35~0.5 间的地区占绝大数。可以发现,直接辐射分布特征总体和太阳总辐射分布相似,即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强处更强”的特点,因为直接辐射受太阳高度角、大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等因素影响。太阳高度角越大,光线通过的大气少,辐射分布的面积越小,直接辐射越强;大气透明度越好,太阳辐射被削弱得越接辐射越强,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则直接辐射被削弱的越强值越小;海拔高度越线穿过的大气量越少,直接辐射到达地面的量就越多。0.40.60.8直 射直 0.6 0.5 0.35
被云层遮蔽越严重,对应的散射辐射也大,一般在晴朗无云的情况下,散射辐射的成分较小,而在阴雨天散射辐射的成分较大;大气中气溶胶含量高时,表明天空的浑浊程度加大,太阳辐射通过的路径受到的阻挡严重,太阳散射辐射值也增大。图 2-6 反映了我国 15 个一级站点的年均散射辐射值的变化。由图可知,35 年来我国散射辐射具有明显的“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中 1990 年(包括当年)之前散射呈现下降趋势,最高值为 1982 年的 25512MJ /m ,最低值为 1990 年的 22712MJ /m ,变化速率为 212MJ (/m ia);1990 年之后年均散射辐射总体为上升变化规律,年变化速率为 10.752MJ /m 。文献[10]、[77]和[78]中指出近几十年我国的年均总云量为减少趋势云量的减少散射辐射也应减少,但分析可知我国年均散射辐射却上升,可能由于我国的城市化,导致大气层中的人为气溶胶含量迅速增加,进而影响散射辐射。1993 年散射辐射的变化明显偏大,可能因为 1993 年中国气象局对全国所有气象站点使用的辐射观测仪器进行了更新换代,从之前的热电型(康铜、锰钢焊接)、感应面(普通黑漆)仿苏式辐射仪,换成我国自主研制的热电型(绕线型康铜镀铜)、感应面(专用光学黑漆)全自动遥测辐射仪,相对误差从 10 降低到了 0.5,引起太阳散射辐射测量的异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年骏;李芬;边泽强;赵晋斌;唐忠;;太阳辐射直散分离模型的改进及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6年04期
2 林顺富;郝朝;汤晓栋;李东东;符杨;;基于数据挖掘的楼宇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年07期
3 李芬;马年骏;刘邦银;赵晋斌;屈克庆;陈正洪;;上海地区太阳能资源评估与散射辐射推算方法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5年05期
4 赵书强;王明雨;胡永强;刘晨亮;;考虑云量和气溶胶不确定性的太阳辐射值预测[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5年05期
5 李芬;赵晋斌;段善旭;闫全全;申彦波;陈正洪;;3种斜面月平均总辐射模型评估及光伏阵列最佳倾角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5年02期
6 冯巍;董宏;杨柳;刘加平;;太阳辐射直散分离模型比较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年01期
7 龚伟伟;师春香;张涛;姜立鹏;庄媛;孟现勇;;中国区域多种数值模式资料的地面气象要素评估[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5年01期
8 闫加海;张冬峰;安炜;刘月丽;武捷;杨培芬;;山西省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利用潜力评估[J];干旱气象;2014年05期
9 王卫东;李净;张福存;张国飞;;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太阳辐射预测——以兰州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2期
10 白恺;李智;宗瑾;翟化欣;赵洲;刘斌;;积灰对光伏组件发电性能影响的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金玉;中国地面太阳辐射长期变化特征及短期预报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赵东;中国太阳能长期变化及计算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欢伟;积灰对光伏系统发电效率影响及改善[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丽芳;光伏发电效率检测及跟踪系统的实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3 沈义;我国太阳能的空间分布及地区开发利用综合潜力评价[D];兰州大学;2014年
4 徐华;中国太阳辐射区域影响因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徐静;自动跟踪式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赵利红;水文时间序列周期分析方法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76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77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