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调峰性能与经济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4 20:45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化石能源的消耗量日益增大,化石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作为一个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亟需提高可再生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本文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引入供热机组,提出了由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系统和供热机组集成的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在非供暖期,集热场得热用来代替部分汽轮机高加抽汽;在供暖期,集热场得热优先储存在蓄热系统中,蓄热完成后,集热场得热直接向热用户供热,蓄热系统中储存的热量根据需要适时向热用户供热。针对这一集成系统,本文展开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关键结论如下:首先,对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进行建模,建立了系统中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包括槽式集热场模型、汽轮机模型、回热加热器模型等。并利用MATLAB完成了对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变工况运行的程序编制,得到机组的热力学参数。为后续对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的调峰性能研究和经济性研究提供了基础。其次,对供热机组的调峰范围进行建模,得到机组的调峰范围曲线,并制定了蓄热系统的运行策略,据此对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的调峰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装机容量的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和传统供热机组相比,供暖期的调峰性能显著增强。在额定抽汽工况下,即热负荷为251.72MW时,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的调峰范围为228.48MW~299.06MW,传统供热机组的调峰范围为191.54MW~313.32MW,调峰容量增长了 72.54%。典型日全时段内,根据蓄热系统的运行策略,太阳能资源既能在日间增大用电高峰时段机组的上调峰能力,又能在夜间通过蓄热系统稳定放热,降低机组的最小电出力。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实现了太阳能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具有良好的调峰性能。最后,根据热经济学结构理论,建立机组经济性分析模型,对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在对330MW传统供热机组和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的经济性分析中,得到如下结论:在供暖期典型日,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的发电和供热成本分别为0.260元/度、62.811元/GJ,低于传统供热机组的0.262元/度、72.813元/GJ,其中供热成本下降明显,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833.1;TK519
【图文】:

供热机组,太阳能,蓄热系统,机组


2.2.1非供暖期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运行方式逡逑在非供暖期内,供热机组不对热用户供热,以纯凝方式运行,集成系统的逡逑运行原理如图2-2所示。太阳能集热场在日间吸热,获得的热量经①号油水换逡逑热器传递给锅炉给水,实现对锅炉给水的预热,由此全部或部分取代3级汽逡逑轮机高加抽汽,被取代的抽汽可以继续在汽轮机内做功,因此,当机组的输出逡逑功率不变时,太阳能对高加抽汽的取代能有效降低机组煤耗。逡逑7逡逑

供暖期,太阳能,机组系统,机组运行


2.2.2供暖期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运行方式逡逑在供暖期内,供热机组要对热用户供热,以抽凝方式运行,集成系统的运逡逑行原理如图2-3所示。太阳能集热场在日间吸热,获得的热量优先经过②号换逡逑热器储存在蓄热罐中,蓄热完成后,集热场得热直接经过③号换热器对热用户逡逑供热,蓄热罐中的热量根据机组的运行策略适时经过③号换热器对热用户供逡逑热。在这种运行方式下,太阳能用来代替部分供热抽汽,减少了机组的燃煤消逡逑耗,同时,蓄热系统的加入可以提高系统的调峰能力,缓解供热机组调峰能力逡逑不足的问题。逡逑8逡逑

供暖期,机组系统,太阳能,热用户


^—逡逑槽式太阳能集热场逡逑图2-2非供暖期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系统图逡逑2.2.2供暖期太阳能辅助供热机组运行方式逡逑在供暖期内,供热机组要对热用户供热,以抽凝方式运行,集成系统的运逡逑行原理如图2-3所示。太阳能集热场在日间吸热,获得的热量优先经过②号换逡逑热器储存在蓄热罐中,蓄热完成后,集热场得热直接经过③号换热器对热用户逡逑供热,蓄热罐中的热量根据机组的运行策略适时经过③号换热器对热用户供逡逑热。在这种运行方式下,太阳能用来代替部分供热抽汽,减少了机组的燃煤消逡逑耗,同时,蓄热系统的加入可以提高系统的调峰能力,缓解供热机组调峰能力逡逑不足的问题。逡逑8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旭升;谢鑫;;300MW等级供热机组的选择分析[J];新疆电力技术;2010年04期

2 崔原;;供热机组的热力与运行特性探讨[J];科技风;2018年22期

3 高强生;刘春红;;脱气膜装置性能结构及其在供热机组锅炉补给水的应用[J];净水技术;2016年S2期

4 刘永春;;30万供热机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年09期

5 刘启军;;大型供热机组热网加热器选型研究[J];吉林电力;2011年01期

6 钟波;;安徽省新源热电有限公司扩建供热机组工程简介[J];煤气与热力;2005年11期

7 张颜;真空供热机组自动控制系统[J];电气时代;2002年11期

8 罗作桢;大型供热机组安全性综合评价[J];汽轮机技术;1996年05期

9 王心宽;王芳远;;热电厂供热汽轮机组的选型[J];电力建设;1987年12期

10 刘均平;;正确选择供热机组提高供热系统效益[J];湖南冶金;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多参数供热机组安全管理经验交流[A];2014集中供热优化运行系统节能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赵韶光;;200MW供热机组协调控制方案探讨[A];全国火电100-2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郑勇;;浅谈300MW供热机组轴系联轴器找中心工作要点[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8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琼;郭江龙;李永良;刘波;刘秋升;;亚临界300MW供热机组调峰能力的研究与应用[A];2017热电联产智能高效与灵活性改造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5 颜廷选;耿文峰;姜连刚;裴连钰;林森;;对供热机组直接空冷凝汽器冬季防冻的研究与应用[A];2015火力发电节能改造现状与发展趋势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6 李勇;于兴亮;陈长利;尹金亮;冯坤;张景辉;;供热机组调节控制优化[A];2016年第五届热电联产与煤电深度节能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7 孙小燕;孙鹏;向文国;刘兴原;康益军;黄进;;热泵节能技术在供热机组中的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8 邱兵;徐洪文;苗俊明;;直接空冷供热机组在冬季运行的防冻经验[A];中国循环流化床发电生产运营管理(2013)[C];2013年

9 张蕴;;热电联产是城区100MW级机组存续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华电苇湖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供热机组经验交流[A];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循环水余热利用节能技术在135WM供热机组上的应用[A];2013年火电厂余热利用技术改造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彦;超前性思维 创造性劳动[N];黑龙江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吕银玲;火电厂里,不见烟又不见煤[N];中国能源报;2017年

3 陈红光 记者 刘述波;一台供热机组替代204座小锅炉[N];哈尔滨日报;2017年

4 记者 宋钧;各供热机组将启动[N];石家庄日报;2014年

5 通讯员 张英;榆次热电2台供热机组投运[N];中国电力报;2009年

6 ;【豫能控股】投资供热机组扩建[N];中国证券报;2003年

7 王贺杰;京能:力争四季度多发电一个亿[N];华北电力报;2000年

8 记者 杨玉璞 通讯员 王树林 郭建立;国内最大供热机组落户我省[N];河南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永强;宝港联手建新型供热机组[N];宝鸡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林刚 通讯员 朱培科;首台三十万千瓦供热机组开始整套试运[N];青岛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琪;风电规模化并网条件下供热机组优化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邓拓宇;供热机组储能特性分析与快速变负荷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3 李岩;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配置与运行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昊泽;高背压供热机组运行特性分析与供热参数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2 董学会;配置蓄热装置的供热机组灵活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3 刘海U

本文编号:2793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793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f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