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CaO-磷酸盐二元混合催化生物质热解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11:45
【摘要】:生物质快速热解是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常规的生物质热解生产的生物油不仅品质低而且组成极其复杂,分离提纯困难。本文以CaO和经520℃煅烧2h的KH_2PO_4、K_2HPO_4·3H_2O、K_3PO_4·3H_2O和Zn_2(PO_4)_3·4H_2O为催化剂原料,借助裂解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和热重分析(TG)技术探究CaO与磷酸盐在单一和二元混合催化条件下樟木粉的热解特性和各类产物的析出规律。同时利用单步热解和多步热解的实验手段探究各类化合物的主要析出阶段和樟木粉的最佳热解温度,为生物质选择性的制备高品质化合物提供指导。樟木粉在不同温度单步和多步热解下的Py-GC/MS实验结果表明,其主要热解阶段约在400~500℃,温度高于500℃时,化合物的组分基本不变。热解产物主要为酚类化合物,相对产率在400℃的单步热解实验中最高可达29.06%,在多段热解实验中500℃时达到最高为59.71%。多步裂解条件下400℃是呋喃、醛类和酸类的主要析出阶段。乙酸在酸类中比重较大,单步裂解条件下500℃时占酸类的63.88%。CaO与磷酸盐作用下樟木粉热解的TG实验结果表明,K_2HPO_4与CaO加剧了高温区的热解反应。在主要反应阶段,一级、二级、三级化学反应模型都有较好的拟合,三种模型所得樟木粉热解活化能范围在65.70kJ/mol~92.53kJ/mol。K_3PO_4加入后,对活化能降低程度最大,在一级化学反应时降低了17.52kJ/mol。单一催化热解Py-GC/MS实验中以500℃为热解终温。结果表明,在单一催化热解中,CaO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分子酸的生成,促进苯酚、甲酚、糠醛和左旋葡聚糖等化合物的生成。K_3PO_4能够有效促进酚类产物的生成,相对产率由28.22%提高到47.06%,同时可使酸类从14.26%降低到4.08%,Zn_3(PO_4)_2的加入会促进小分子酸和2-甲氧基-4-丙基-苯酚的生成。K_2HPO_4、KH_2PO_4、Zn_3(PO_4)_2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糠醛、左旋葡聚糖、苯酚的生成。另外,K_2HPO_4和KH_2PO_4能够促进间苯二酚和2,6-二甲氧基-4-(2-丙烯基)-苯酚的生成,抑制2-甲氧基-4-丙基-苯酚的生成。二元混合催化热解的Py-GC/MS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加入CaO与K_3PO_4后,左旋葡聚糖、甲酚、3-甲氧基-1,2苯二酚等化合物相对产率降低,2-丙烯酸、2,3,6-三甲基-苯酚、糠醛等相对产率升高。混合加入CaO和K_2HPO_4后,环戊酮类和酚类相对产率上升,乙酸有明显下降。CaO与KH_2PO_4二元混合催化剂对丙醛、2,5-二甲氧基-苯丙酸有明显协同促进作用。CaO与Zn_3(PO_4)_2二元混合催化剂对链烷烃、苯酚、间苯二酚等化合物的促进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催化。CaO与磷酸盐混合对生物质热解过程均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K6
【图文】:

工艺流程图,生物质热解,工艺流程,热解


图 1-2 生物质热解工艺流程根据生物质热解工艺过程中保留时间和升温速率的不同,可将热解工艺分为:慢速热解、反应性热解和快速热解[21]。生物炭通常经慢速热解获得,反应是在较低的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及较长的保留时间下进行;反应性热解与快速热解

樟木,磷酸盐


(a)樟木粉 (b)氧化钙图 2-1 樟木粉和 CaO磷酸盐同样购置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的沪试 AR 试剂,KH2PO4、K2HPO4·3H2O、K3PO4·3H2O 和 Zn2(PO4)3·4H2O 纯度均高于 99.0%,将其放置在圆形陶瓷坩埚中,于 520℃空气氛围中焙烧 2h 去除磷酸盐中结晶水,冷却后得

热裂解


CDS5200HP-R型热裂解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玲;吴占松;;催化裂化条件对处理生物质热解焦油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年02期

2 梅德清;王铖;任吴越;戴鹏飞;郭冬梅;杜家益;;生物质热解油提质及其氧化动力学分析[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年05期

3 叶丹;杨佳耀;马铭欣;李楚人;单晶晶;高晨维;李嘉豪;;生物质热解技术研究现状[J];能源与节能;2017年12期

4 吕翠盈;张玉鹏;;生物质热解油的精制[J];山东化工;2016年23期

5 孙书晶;曾旭;;生物质热解炭化及其资源利用进展[J];化工设计通讯;2017年04期

6 熊建;何涛;张涵;杨涛;杜丽娟;;生物质热解“炭、气、油”联产联供产品应用的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7 隋春平;王雷;黄洪风;;基于红外加热的生物质热解技术及关键参数[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8 黎巍;解新安;李雁;李璐;王娅莉;魏星;;生物质热解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现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6年05期

9 武文琴;;生物质热解反应器的研究进展[J];企业技术开发;2016年20期

10 桑小义;李会峰;李明丰;李大东;;生物质热解油的特性及精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锡锋;郑冀鲁;郭庆祥;朱清时;;生物质热解液化小试装置研制及初步实验[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永军;易维明;柏雪源;何芳;李志合;;生物质热解液化工艺中风机工作点的变化[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赵洪叶;孙俊环;魏晓明;徐冬利;;生物质热解气化工艺的能量平衡计算[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吕雪松;杨昌炎;姚建中;林伟刚;;生物质热解过程中含氮污染物前驱体的转化规律[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闫智培;李十中;;生物质热解生产生物炭研究进展[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乔国朝;王述洋;;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A];当代林木机械博览(2005)[C];2006年

7 李在峰;雷廷宙;丁鸣;崔峻贞;胡建军;;生物质热解制炭制气系统研究[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朱锡锋;郑冀鲁;郭庆祥;朱清时;;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研制及试验研究[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肖瑞瑞;李鹏;陈雪莉;于广锁;于遵宏;;生物质热解半焦对焦油吸附效果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晓霞;郑默;张婷婷;刘晓龙;聂峰光;郭力;;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生物质热解和燃烧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燃烧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整编 本报记者 董映璧;生物质热解获取环保燃料经济可行[N];科技日报;2019年

2 魏平贵 陈灏;生物质热解脱焦脱碳技术化废为宝[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孙剑平 王清文 隋淑娟 刘军 王海刚 袁雅姝;分子筛在生物质热解油催化精制中的新应用[N];中国电力报;2011年

4 记者 周长庆;支持鄂州“两型”项目发展[N];鄂州日报;2013年

5 李琮;万吨级秸秆制油装置可望达产[N];中国化工报;2008年

6 通讯员 薛晨;全国人大环资委来皖调研[N];安徽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谢霞宇 本报记者 张哲浩;生产数据的“制氢工厂”[N];科技日报;2005年

8 刘慎元;壳牌基金会“绿”在中国[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9 熊仁武;韦光金研制成功生物质热节能炉[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陈红霞 张磊;在合肥进入产业化转化阶段[N];安徽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善为;生物质热解气建模与分级冷凝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司展;生物质热解气与甲醇催化共裂解制备芳烃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3 陈海翔;生物质热解的物理化学模型与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孙立;生物质热解制氢机理和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赵军;悬浮流化式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设计理论及仿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6 党丹;以酚油醚化为核心的生物质热解液提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5年

7 徐俊明;生物质热解油分类精制基础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8 张宏雷;生物质热解还原制备一氧化锰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9 何文静;煤和生物质热解及煤溶剂抽提过程中自由基反应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隋海清;生物质热解气分级冷凝机制及其产物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良涛;CaO-磷酸盐二元混合催化生物质热解实验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2 衣雪;生物质热解气相产物析出特性及本征动力学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9年

3 王敬茹;生物质热解气重整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年

4 刘芳芳;生物质热解液和芽孢杆菌发酵产物对白菜菌核菌抑制作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8年

5 沈贤城;生物质热解气合成碳纳米管及其在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6 黄洪风;基于红外加热的生物质热解技术及关键参数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7 孙俊;碱金属对生物质热解气化催化作用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8 赵甜甜;新型复合分子筛催化下生物质热解特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9 刘元;钾离子催化生物质热解及制备半焦催化裂解焦油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10 戴鹏飞;生物质热解油酯化提质及其在发动机上的燃烧与排放特性[D];江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97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797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4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