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生物质热解炭化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4 15:05
【摘要】:在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质能虽有着其它可再生能源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存在资源分散、易腐烂、能量密度低、不易运输存储以及产量季节性等问题。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利用生物质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生物质热解炭化作为一种生物质能高效利用技术能将生物质转化为固体热解炭、可燃燃气及液体生物质油三种高品位能源,并且容易实现连续化、工业化生产,是目前生物质利用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本文对木屑、稻壳、皮革下脚料三种生物质原料的热解炭化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三种生物质原料的工业分析成分、元素分析成分、发热量进行了测定,然后利用热重和傅立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TG-FTIR)在氮气气氛下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生物质原料热解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生物质原料都有挥发分含量较高、热值较低的特点;在5~50℃/min范围内,升温速率对三种生物质原料热解总失重率影响不大。以热重实验得到的数据,本文采用Kissinger的微分法求得了三种生物质的表观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皮革下脚料的活化能最高,为82.7049kJ/mol,稻壳和木屑的活化能分别为42.1915 kJ/mol和64.9366kJ/mol,这说明三种生物质原料的活化能都较低,反应活性较高。以前述研究为基础,本文在自行搭建的固定床实验台上对三种原料在氮气气氛下的热解炭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原料热解炭化得到的热解炭中木屑炭的质量最好。热解终温为800℃时,木屑炭产率为29.9%,固定碳含量可达到75.89%,灰分含量为16.35%;稻壳炭产率为32%,其中灰分含量为28.94%,固定碳含量为64.52%,质量较差;皮革下脚料热解炭产率为33.8%,其灰分含量最高,达到65.02%,固定碳含量仅为30.67%,且由于皮革下脚料热解炭中含有铬,再利用比较困难。最后本文在流化床中试实验台上对木屑的热解炭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由于皮革下脚料热解炭难以利用,本文对皮革下脚料进行了直接燃烧实验。结果表明:以木屑为原料通过合理调节运行工况,采用流化床进行热解炭化时可以得到固定碳含量为71.28%的热解炭,但热解炭产率仅为21.6%,生物质燃气热值可达到3234.8k J/Nm3,可以直接供给后续设备利用。皮革下脚料在流化床中可以稳定燃烧,炉温能达到950℃,且燃烧比较充分。最后,本文借助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木屑热解炭化和皮革下脚料燃烧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接近。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树和,白朔,成会明;热解炭[J];炭素;2005年01期

2 于澍;张红波;张传福;廖寄乔;邓艳梅;;热解炭的表征[J];航空材料学报;2007年01期

3 邓海亮;李克智;李贺军;曹伟锋;李鑫;郭领军;;二甲苯热解制备C/C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力学行为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11年02期

4 张建辉;孙海博;王根明;郭鹏海;;采用选区电子衍射法测定人工机械心瓣热解炭的择优取向度[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佟钰;赵巍;曾尤;吕晓峰;胡九丹;;溶胶-凝胶模板法控制合成中孔发达热解炭[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6 王勇;杨绍斌;;热解炭包覆石墨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池工业;2007年05期

7 尹倩倩;王树荣;;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炭的分析及活化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8 樊哲琼;谭瑞轩;张明瑜;黄启忠;谢志勇;陈建勋;;氢气对化学气相沉积热解炭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文;2013年06期

9 于澍;陈洁;黄启忠;;以丙烯为碳源气的热解炭的制备及其沉积机理分析[J];材料导报;2010年24期

10 吴峻峰;白朔;张海峰;贺晔红;杨坚;魏天阳;廉德良;;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中的缺陷分析和超声检测技术[J];航空材料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树和;白朔;成会明;;热解炭[A];第19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2 廖寄乔;黄伯云;黄志锋;陈亮;陈腾飞;;热解炭微观结构的表征——热解炭各向异性的偏振光分析[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3 白朔;吴峻峰;刘树和;徐红军;罗川;周序科;成会明;;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的制备与表征[A];第19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4 梁秀清;张轩;贾斌;张翠;刘双喜;;废轮胎热解炭表面性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张丽娟;张曼曼;朱慧敏;韩润平;;微波辅助化学改性热解炭的表征[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许力;吴峻峰;白朔;;含硼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的石墨化研究[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洁;于澍;熊翔;;PAN基碳纤维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及其对热解炭沉积的影响[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上册)[C];2010年

8 吴文军;张伟刚;;氧化铁表面沉积热解炭及气化[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白清荣;废轮胎热解炭黑走出国门[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晏利扬;热解炭化技术巧解病死动物难题[N];中国环境报;2013年

3 陈瑞申 赵宏伟;抢占再生能源研发制高点 营造绿色能源产业链[N];中华建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洁;热解炭黑的表面特性及其资源化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韩彦雪;热解炭与活化炭理化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杨瑛;棉秆直接热解炭化工艺参数试验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明瑜;C/C复合材料的多元物理场CVI制备过程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冯尚蕾;核石墨热解炭涂层的辐照损伤及熔盐浸渗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廖寄乔;热解炭微观结构对C/C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李江鸿;C/C-Ta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秀丽;改性热解炭对水体中染料和有机物吸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陈红健;生物质热解炭化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谭瑞轩;块体各向同性热解炭的制备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孙海博;人工心瓣热解炭涂层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钟华锋;人工机械心瓣热解炭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黄国涛;废轮胎热解炭的水蒸气气化理论与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7 宋银超;低温各向同性热解炭的结构和性能变化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喻主路;沉积条件对人工心瓣含硅低温热解炭微观结构的影响[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韦静;人工心瓣热解炭涂层结合强度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李学鹏;人工心瓣热解炭断裂性能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02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802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7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