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生物质液化过程主要无机元素分布及转化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11:46
   生物质中的无机物质在液化过程会发生迁移转化,致使无机元素分布于液化产物。而无机元素的存在则会对燃料的精制及利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液化产物中无机元素的分布与转化特性是影响生物油后续利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不同液化温度(280°C、300°C、320°C、340°C、360°C)不同溶剂(乙醇、丙酮、水)条件下液化制备生物油,并且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考察液化过程无机元素K、Na、Mg、Ca、Al、Fe的分布及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液化温度及液化溶剂均会影响无机元素的分布及转化。以丙酮(乙醇)为液化溶剂时,无机元素主要分布于生物炭(62.61%),其在生物油中的分布量低于25.77%;水为液化溶剂时,K、Na主要分布于水相,Ca、Al、Fe主要分布于生物炭,在生物油中的分布量低于31%。而且,液化温度由320°C增加至360°C,生物油中无机元素的分布量逐渐减少。此外,ICP-OES结果显示,液化溶剂及液化温度对生物油中无机元素的浓度也有明显影响。水为溶剂制备的生物油中无机元素K、Na、Mg、Al的浓度较高,而丙酮为溶剂制备的生物油中无机元素Ca、Fe的浓度较高。以水为液化溶剂时,液化产物生物炭中的无机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40%),且比例随着液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丙酮(乙醇)为液化溶剂时,液化产物生物炭中的无机元素K、Na、Mg、Al主要以水溶态形式存在(50%),无机元素Ca主要以酸溶态(14%)及残渣态(29%)存在,而Fe元素则以残渣态为主(60%)。液化产物生物油中无机元素K、Na、Mg、Al主要以水溶态形式存在(74%),而Ca、Fe主要以油溶性有机盐的形式存在(70%),其比例随着液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且丙酮为液化溶剂时,液化产物生物油中油溶性有机钙盐及油溶性有机铁盐的比例更高;乙醇为液化溶剂,液化产物生物油中拥有更高比例难溶性的Fe元素。
【学位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K6
【部分图文】:

木质纤维素,转化过程,原料,产品


底物分解制备氢气。热化学转化技术主要包括直接燃烧、热解、液化、气化。热化学转化技术主用高温破坏生物质的结构,进而将生物质分解并重组成为应用价值较高、化学结的化学成分。其中,直接燃烧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技术,是指在一些经济不发或者农村,人们直接点燃生物质原料进行取暖、加热等;此外,最先进的生物质烧的应用形式主要以生物质发电为主。气化技术主要是指将生物质原料破碎后O2、CO2、空气、水蒸气等氧化物,在高温加热的条件下将生物质转化成为可燃的过程[8]。然而,热化学转化技术中能够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生物燃料的主要有术以及液化技术。热解技术是在缺氧的情况下对生物质进行高温加热得到气体产物油[9],液化技术是生物质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进行分解、缩合、重聚等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得到主要产物生物油[10,11]。液化与热解相比,不仅减少了过程中消耗,而且液化制备的生物油具有更高的热值、更高的产率及较低的含氧量[12,此,生物质液化制备生物油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探寻的焦点。

曲线图,纯物质,曲线图,超临界参数


气体及液体之间,为液体的数十倍,传质速度远高于液体。制体的超临界参数表 1.1 常用液体的超临界参数沸点(°C ) 临界点100临界温度(°C ) 临界压力(MPa)374.2 22.178.4 243.1 6.3880.1 288.9 4.8956.48 235.5 4.7264.5 239.4 8.1

示意图,间歇式,反应釜,高温高压


备生物油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温度、液化溶剂、反应时间、催化剂等等角色。本章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不同液化液化溶剂(水、乙醇、丙酮)条件下,考察并分析液化温度及液化溶剂对生物油产率剂法5-30 型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内进行。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志华;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无机元素锂[J];湖南大学邵阳分校学报;1991年02期

2 F·巴特曼;;事关健康的其它要素[J];中国三峡;2012年12期

3 张元勋,李德义,庄圭荪,张桂林,王智兴,夏筠;家兔髂骨中无机元素浓度和血清生化参量的测定[J];核技术;2000年01期

4 李磊,谢明勇,邓泽元,李晓玲,温辉梁;青钱柳无机元素的初级形态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0年01期

5 高建萍,周炎勋,马青枝;蒙药阿那日——5中无机元素及氨基酸含量的测定[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年04期

6 马永焕,丘相国,熊涛,谢明勇;茶叶中无机元素总量和分量问题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1994年02期

7 张元勋,张勇平,童永彭,裘世静,吴小涛,戴克戎;股骨头松质骨中无机元素的PIXE分析[J];核技术;1995年07期

8 F·巴特曼;;盐,一种永恒的药物[J];中国三峡;2012年08期

9 贺春英,毛桂洁;几种可食用花中无机元素的测定[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古金霞;董海燕;吴丽萍;白志鹏;赵静;;天津市PM_(2.5)中无机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秀平;黔产太子参质量与土壤无机元素的相关性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2 王萍;亳州产白芷质量分析及产地加工方法的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才让卓玛;香港牡蛎产地溯源指纹信息筛选的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

4 李绍辉;玛咖中的玛咖酰胺含量测定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惟丹;生物质液化过程主要无机元素分布及转化特性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6 张琦;丹参质量与土壤无机元素的相关性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顾欣;谢氏宽漠王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组分的测定与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8 赵曼茜;无机元素对中药材品质的多重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骆如欣;人发中34种无机元素的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10 郭敏;无机元素与丹皮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42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842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c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