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集热场优化研究
【学位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TK513
【部分图文】: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1一 12010年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全球发展规模及地域分布的预测[3]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一皇明太阳能公司联合实验室(CHSEL)于2004年n月成功研制了采光口宽度2500rnrn,长度12000mm的槽式太阳能聚光器。以张耀明院士为核心,中材科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院春辉公司、河海大学新材料新能源开发研究院与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和EDIG公司开展国际合作研发出中国首座70kw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示范(试验)系统Il]并于2005年10月底正式发电之后,张耀明院士正式启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1.2.4三种热发电技术经济比较上述3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优缺点、发展现状以及技术经济指标列于表1一4。从经济上看,槽式和塔式太阳能发电相对碟式己经进入商业化阶段,商业风险小。在美国加州日照条件下,若以天然气或油作辅助能源,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电力输出可达到单纯太阳能热发电的2倍,即太阳能发电和辅助能源发电各占50%,这相当于电站对太阳能依存率为50%。太阳能热发电站的设计寿命一般为30年
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4]。由此看来,我国具备开发太阳能混合发电的源储备的逐渐减少也推动了太阳能混合发电的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厂又是最主要的耗煤用户。太阳能混合发电可以降低耗能,具有很好2006年我国成功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为太阳能混合发电系统的发的环境〔’”]。不同的结合方式,发电系统的特点不同,发展潜力也不同。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太阳能与朗肯循环联合发电系统的发展潜力最:①实际运行稳定。太阳能与传统蒸汽发生器联合生成蒸汽,可以调节歇或燃料短缺而停机的风险小。②设备安全性好。太阳能取代部分常环工质,生成的蒸汽温度与对应的传统发电机组相同,设备运行安全,技运行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相对于布雷顿循环,集热设备中工质的出热设备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相对不高,容易被工作人员掌握。④实施基前以燃煤电厂为主,在现有机组的基础上进行改建,该系统会有很大的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Ch舀n翻
图2一2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2.1按布置位置分类(l)冗余系统这种方法显示在图2一3。在这种情况下,由两个独立的发电系统组成:一个独立系统由化石燃料和汽轮机组成的;另一个由太阳能场加热和汽轮机组成独立系统。在辐照强度不足时,停掉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化石燃料机组发电提供备份继续发电。该系统虽然可以弥补太阳能发电的间隙性发电系统的布置方式导致成本过高,很难大规模商业化。不持续性,但是两套护护 叮叮 rrr1CaLLL图2一3冗余系统(2)燃料平行系统,图2一4为平行燃料系统图。提供同样的热量进入汽轮机系统。在这种方法中,化石燃料和太阳能两种加热方式该系统可设计为仅使用太阳能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水;;给月球佩戴太阳能腰带[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8期
2 易白;;给月球佩戴太阳能腰带[J];太空探索;2011年09期
3 高峰;;把光伏工程做上月球[J];阳光能源;2011年04期
4 刘纪华;;太阳能照明在长隧道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07期
5 阿茗;;首个夜间发电的太阳能电站[J];环境;2011年08期
6 高岳;;水上太阳能电站一举三得[J];中关村;2011年07期
7 钟士元;万卫;黄春明;李睿;翟亚军;;燃煤机组脱硫实时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研究[J];江西电力;2011年03期
8 汤敏;;浅谈美国家庭太阳能发电[J];留学生;2010年12期
9 刘铁柱;高峰;;辅助车间控制网络系统在2×350MW燃煤机组中的应用[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0期
10 周杨军;;入炉煤水分变化对机组运行的影响[J];华电技术;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阎秦;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力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崔映红;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耦合机理与热力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3 张超;复杂能量系统的热经济学分析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莺歌;塔式太阳能定日镜结构风荷载特性及风致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程伟良;复杂能源系统及设备的节能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赵敬德;煤粉火焰三维温度分布重建及其在燃烧诊断技术中应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嵩;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集热场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2 吴静;以太阳能为辅助热源的混合发电方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3 杨燕;太阳能热风发电的优化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冬云;基于VB和MSP430的太阳能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5 张锋;燃煤机组等离子点火的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6 杨靖辉;太阳能电站中涡轮机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7 冯志刚;电厂机组最优负荷分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白云峰;等离子点火技术在灵武电厂600MW机组上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罗学庚;丰电300MW燃煤机组节能减排技改项目效果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10 陈娟;太阳能与50MW供热机组一体化热发电系统集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本文编号:2856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85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