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直翼竖轴风力机构型与变桨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06:06
   地球表面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地球转动与太阳辐射温差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球蕴藏的风能资源极为丰富,目前风能已成为产业化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新型能源,其能源战略地位日益提升。竖轴风力机是一种具备发展潜力、可与水平轴风力机相媲美的风力发电设备,尤其是直翼竖轴风力机凭借无需对风、叶片制造简单且支撑刚度好、变速与发电装置简单且重心低等优势受到学者的青睐。但是直翼竖轴风力机自启动能力差、风能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限制了该类风力机的大规模发展;同时直翼竖轴风力机流场流动复杂,作用在叶片上的气动力呈现周期性非稳态变化,导致该类风力机的基础力学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探索直翼竖轴风力机的流场特性、空气动力学作用机理以及风轮的结构动力学响应,对于该类风力机的气动与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在对比直翼竖轴风力机和水平轴风力机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直翼竖轴风力机的研究问题所在;分析国内外针对竖轴风力机气动性能改善问题的研究,确立了以高径比、弦径比、叶片数和支撑梁气动结构设计为研究基础的风轮构型优化目标,并提出了以变桨控制来改善自启动特性和风能利用率的研究方案。本文通过CFD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直翼竖轴风力机的流场与力学特性,提出了直翼竖轴风力机的信息采集和状态监测方案。基于CFD方法研究风轮参数对直翼竖轴风力机性能指标的影响。以直翼竖轴风力机的平均风能利用率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局部流场变化的风力机力学模型,确定了风力机性能指标评定参数;建立直翼竖轴风力机的二维CFD模型,分析CFD建模及其参数设置对计算精度的影响,与实验结果对比以验证CFD计算的准确性;基于CFD仿真分析确定实验用翼型参数,对风力机的高径比、弦径比、叶片数和运行尖速比等因素展开研究,研究风轮参数与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关系,完成风轮的气动构型研究。针对风轮支撑梁的结构布局和气动外形设计展开研究,分析支撑梁参数对风力机气动性能和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叶片的横向变形为研究对象,建立叶片在不同支撑方式下的力学模型,分析不同支撑对叶片变形的影响,并通过流固耦合技术研究支撑梁布局与风轮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关系。通过分析支撑梁气动外形的升阻力特性,确定比较理想的气动外形,开展支撑梁气动外形CFD和实验验证研究,并探究支撑梁的减阻方案。通过研究单支撑方式下风力机的动力刚化和动不平衡问题,建立了直翼竖轴风力机考虑气动力和转速等因素的变形方程,为风力机的变形分析和校正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了一种柔索预紧法来改善风力机的变形情况。在完成直翼竖轴风力机基本构型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叶片攻角、桨距角对叶片气动参数和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为变桨控制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提出风力机的状态监测系统。基于电阻应力片实现风力机气动载荷和结构动力学响应的动态监测,通过静态载荷实验实现状态监测系统的标定,为实验研究做好前期基础;通过CFD分析研究叶片正弦俯仰运动下的气动载荷变化规律,并结合叶片流场探究动态失速的作用机理,提出叶片载荷与俯仰力矩的实验测量方法,并通过开展CFD和实验研究分析叶片桨距角对风力机运行特性的影响。基于直翼竖轴风力机的力学模型提出变桨规律,并进行变桨规律的CFD仿真与实验验证。针对统一变桨规律,开展CFD研究以分析该规律对NACA0018翼型的适应性,并进行发电实验;通过对比分析独立变桨与定桨运行模式下风力机的气动性能、力学参数和流场特性,对独立变桨规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对比分析不同拟合方法对风力机发电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变桨规律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该变桨规律的可行性,并分析风力机在变桨控制下的结构动力学响应。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TK83
【部分图文】:

风电,全球,国家,装机容量


[18]。由于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本土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不断壮大,中国超越五个风电强国,装机容量跃居世界首位。图1.1为目前全球风电十强国,中国无论在新增装机容量还是总装机容量都处于领先。(a) 新增装机百分比 (b) 累计装机容量百分比图 1.1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前十名国家[18]Fig.1 Top ten countries of the new added and total installed capacity of global wind power目前全球风电市场呈现以下特征:(1) 亚洲成为新兴市场,中印持续增长。在良好政策的支持下,亚洲风电市场强劲增长抵消了欧美地区的疲软,中国风电市场以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一半的姿态领跑,印度也几乎实现翻倍增长。(2) 欧盟风电稳步发展,海上风电兴起。尽管德国、西班牙和丹麦等传统风电强国的发展明显减速,但是英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实施海上风电项目,欧盟国家风电的累计装机容量仍稳步增长,并贡献了 93%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3) 美国风电市场大幅度下滑。美国受到生产税抵减法案的影响,新增市场缩水近 50%。根据我国风能发展规划

竖轴,风力机,水平轴风力机


直翼竖轴风力机特征

水平轴风力机,竖轴,风力机,风电市场


[30],深入开展直翼竖轴风力机的研究对于风电市场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1.3为水平轴风力机和竖轴风力机的典型应用。图 1.3 水平轴风力机和竖轴风力机的典型应用Fig.1.3 Typical application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泽强;国产600kW风力机通过国家验收[J];太阳能;2000年02期

2 贾要勤;风力发电实验用模拟风力机[J];太阳能学报;2004年06期

3 任腊春;张礼达;;基于模糊理论的风力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6年06期

4 郭永丽;吴健;温步瀛;江岳文;;变速风力机的建模与仿真[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8年03期

5 赵荣珍;吕钢;;大型水平轴式风力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J];风机技术;2009年01期

6 蒋磊;邓召义;查俊;;变速风力机的静态特性仿真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0年02期

7 张亮;吴海涛;荆丰梅;崔琳;;海上漂浮式风力机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海洋技术;2010年04期

8 成思琪;成健;;关于高原2MW风力机电器容量[J];科技资讯;2011年14期

9 石一辉;鲁宗相;闵勇;乔颖;陈惠粉;;变速风力机稳定性研究[J];电网技术;2011年05期

10 李少华;王东华;岳巍澎;李龙;王恒;;双风力机风向变化时尾流及阵列数值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迎彬;直翼竖轴风力机构型与变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2 任年鑫;海上风力机气动特性及新型浮式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胜军;基于致动线模型的风力机尾流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唐迪;大型风力机气动弹性计算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左薇;垂直轴风力机非定常气动特性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田琳琳;风力机尾流数值模拟及风电场机组布局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7 陈晓明;水平轴风力机气动失谐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郭鸿浩;基于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风力机模拟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9 汤志鹏;基于Savonius结构的叶片可展式垂直轴风力机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梅毅;变尖速比下垂直轴风力机流场模拟与翼型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东;伞形风力机三维建模及结构动力学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7年

2 欧阳高飞;风力机动态过程的分析系统及其软件开发[D];汕头大学;2003年

3 罗鹏;海上浮式风力机气动力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卞凤娇;基于三维改进致动面模型的风力机尾流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5年

5 焦灵燕;翼型及粗糙度对风力机叶片气动性能影响的初探[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6 邬果昉;偏航对风力机尾迹流场及气动噪声影响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7 尹伟;大功率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气动特性及风轮构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苏昌森;基于数值仿真的H型垂直轴风力机尾流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李雷;垂直轴风力机的结构分析及设计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杨江;微风发电系统结构设计与优化[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66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866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2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