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碟式太阳能吸热器光学性能及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14:25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缓解了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与人类对能源需求量日益上升之间的矛盾。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包括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和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其中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以其布局灵活、可模块化、适合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等优点受到各国政府及学者的青睐。吸热器作为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关键部件,其腔体形状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光学损失和换热损失会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因此,吸热器是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研究重点,对它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光学追踪模型以及基于有限容积法的三维传热模型,利用TracePro光学模拟软件和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复合圆台形吸热器光学性能及换热性能进行探讨。首先,对复合圆台形吸热器腔体和球形吸热器腔体的光学性能进行比较,之后以光学性能较好的复合圆台形吸热器腔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腔体内壁面吸收率、聚光镜反射率及太阳辐照强度等光学参数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同时也得出了反射锥锥角、采光口与聚光镜焦平面之间的距离以及石英光学窗口厚度等几何参数对复合圆台形吸热器腔体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针对吸热器内壁面能流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利用TracePro软件得到吸热管壁能流分布,并将其作为传热模型的热源,考虑吸热器与吸热工质熔盐以及环境空气之间导热、对流、辐射的耦合换热,利用Fluent软件得到无光学窗口和加装光学窗口的复合圆台形吸热器在不同吸热器倾角下的各项热损失、热效率及系统光热转化效率。最后研究了非均匀热流下熔盐入口速度、熔盐入口温度及辐照强度对无光学窗口的复合圆台形吸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球形吸热器腔体相比,复合圆台形吸热器腔体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吸热器腔体形状对系统光学效率的影响较小,但对腔体内壁面能流密度分布的影响较大;复合圆台形吸热器腔体内壁面吸收率及聚光镜反射率增大时,复合圆台形吸热器总光通量和系统光学效率均呈上升趋势;辐照强度增加时,复合圆台形吸热器总光通量增大,但系统光学效率没有变化;反射锥锥角会影响复合圆台形吸热器腔体光线数、腔体光通量和系统光学效率,复合圆台形吸热器腔体在反射锥锥角为160°时具有最大光通量和系统光学效率;采光口与聚光镜焦平面之间的距离从-100mm变化到100mm时,侧面面光通量和系统光学效率都呈正态分布,距离在-30mm到0mm时,光学窗口厚度对侧面光通量及系统光学效率影响较小。复合圆台形吸热器加装光学窗口后,吸热管壁能流密度下降,但分布规律基本没有变化;各项热损失随吸热器倾角的增加而减小,其中对流热损失对倾角的变化比较敏感,加装光学窗口后,各项热损失下降速度减缓;光学窗口的存在使得吸热器热效率有所提高,但是系统光热转化效率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熔盐出口温度、正面管壁平均温度及各项热损失随熔盐入口速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随熔盐入口温度及辐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吸热器热效率随熔盐入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熔盐入口温度的提高而减小,随辐照强度的增强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且熔盐入口速度越大,使热效率开始减小的辐照强度越大。
【学位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K513;TM615
【部分图文】:

光热,太阳能,热发电,定日镜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热发电系统利用大量独立定日镜将太阳光线反射中吸热工质吸收热量后进入蒸汽发生器与水发生热汽轮机发电,见图 1-2。热发电系统中有大量定日镜,因此,塔式太阳能热1500,运行温度达到 1000°C,属于高温发电。光热发电系统热发电系统利用碟状的抛物面反射镜将太阳光线聚辐射加热吸热工质,吸热工质与蒸汽发生器中的工汽轮机发电,见图 1-3。发电系统聚光比高达 3000 以上,系统运行温度可

光热,太阳能,工质,汽轮机发电


辐射加热吸热工质,吸热工质与蒸汽发生器中的工汽轮机发电,见图 1-3。发电系统聚光比高达 3000 以上,系统运行温度可图 1-1 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Fig. 1-1 Trough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光热,太阳能,发电系统


图 1-3 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Fig. 1-3 Dish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在电站规模、聚光比、运异,三种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性能对比见表 1-1相比,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聚光比和运行温度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因其单机容量较小,一般为 5块化,适合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3-6]。近年来,碟式政府及众多学者的关注。建立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站提出后,国内外学者对碟式光热发电系统的关键技电技术将愈加成熟。表 1-1 三种光热发电方式的对比b. 1-1 Comparison of three types of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发电方式槽式 塔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瀚海蓝月;;雪花为啥是白的?[J];科学大众(小学版);2017年Z1期

2 杨玲;;玻璃状有机聚合物的光学性能[J];应用光学;1987年06期

3 殷志祥;氯化银材料的力学光学性能及其在光塑性中应用的研究[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1988年S1期

4 李敢生,施真珠,陈莹,吴锦华,杨桦,陈金凤,吕坚,郭喜彬;La_(1-x)Nd_xMgAl_(11)O_(19)激光晶体生长及光学性能的研究[J];人工晶体;1988年Z1期

5 也冰;;风挡安全玻璃光学性能的检验[J];玻璃;1988年03期

6 杨洪顺;李世直;;ZnO簿膜的制备方法及性能[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7 胡文旭,鲁百佐;黑镍选择性吸收涂层光学性能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张西金,杨树忠;汽车前照灯光学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9 徐玉恒,王家昌,宗瑞兰,蒋宏第,高云恺;LiNbO_3中Nb_2O_5的分布系数及其对光学性能的影响[J];人工晶体;1982年Z1期

10 李酽;张婧;;掺杂纳米氧化锌的光学性能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霖;碳点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区的光学性能[D];兰州大学;2019年

2 曾庆光;共轭聚合物PPV及稀土纳米氧化物的光学性能及高压效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邱兆美;蝴蝶鳞片微观耦合结构及其光学性能与仿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宋朝辉;神经网络在空间光学窗口热光学性能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5 孙海涛;有机及金属有机光电材料的光学性能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6 钱艳楠;不同价态抗光损伤离子对Er:LiNbO_3晶体缺陷和光学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黄万霞;对称破缺及相变对超构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8 余雪;真空紫外用纳米绿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王中跃;高浓度稀土掺杂多聚磷酸盐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学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0 车东晨;硫族荧光纳米晶的水相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紫卫;碟式太阳能吸热器光学性能及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2 王娜;两种三元氟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3 林瑞彬;单根ZnO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4 沙新龙;芳香族氮阳离子骨架菁类染料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5 唐开;磁性光子纳米棒的制备、光学性能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6 徐卓越;一维ZnO纳米棒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

7 黄芳芳;多层高反膜对提高织物光学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8 朱航艳;纺织品光学性能的表征与评价[D];东华大学;2004年

9 居勇峰;热处理对离子注入法制备的二氧化钛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崔接亚;ZnS低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80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880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e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