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用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无机水合盐相变蓄热装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23:31
   太阳能热水器是典型的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它以环保、安全、节能、卫生的等优点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从最初的闷晒型、平板型到现在的全玻璃真空管、玻璃—金属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技术上有了飞跃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丰富了太阳能热水器的种类。在蓄热技术方面,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太阳能热水器的仍然采用水作为储能介质,但水作为储能材料时其储能特征为显热储能,储能密度较小。近年来,研究如何将相变蓄热技术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相结合,开发新型相变蓄热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为此,本文针对相变蓄热技术在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上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设计一种相变蓄热装置,不但能保持拥有较高的蓄热能力,且有较高的传热性能,能够及时将热量存储和释放,从而有利于太阳能热水器在晴朗天气能够最大量储存太阳能,以及在阴晴天气太阳能热水器能更快速启动,更高效率捕捉利用太阳能。这要求相变蓄热装置蓄热过程中保持较高蓄热效率和较短的蓄热时间,放热过程中能够实现快速放热并且对换热流体有较好的加热性能。研究工作主要从相变蓄热装置结构设计和实验分析两方面进行研究,为家用太阳热水系统相变蓄热装置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对几种相变储能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三水醋酸钠、八水氢氧化钡、十二水硫酸铝铵三种相变材料热物性参数测试结果,提出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加相变蓄热水箱的组合应用形式,能够较好地满足家用相变储能式太阳能热水器的要求,并以此设计思路作为出发点,对蓄热装置开展结构设计和研究工作。(2)根据生活热水对水箱蓄热量、用水温度、水箱体积的要求,给出几种适用于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被动式相变蓄热装置结构设计思路。根据传热学理论,对一种间接式相变蓄热水箱、一种圆柱体堆积床相变蓄热水箱、一种球体堆积床相变蓄热水箱的结构进行设计,设定参数并进行传热核算。(3)搭建带有螺旋换热盘管的间接式相变蓄热装置测试实验平台,根据生活用水使用标准,对带螺旋换热盘管间接式相变蓄热装置进行多工况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水作为换热流体的间接式相变蓄热水箱,能够较好的满足蓄热水箱对蓄热速度的要求,但添加的相变单元取代部分水作为蓄热材料时,相变单元占用了水箱空间,削弱了水箱内换热流体的对流传热,填充相变单元蓄热水箱与不填充相变单元的水箱相比,取热效率下降了。(4)建立堆积床相变蓄热装置测试平台,并根据生活用水使用标准,对两种类型的堆积床相变蓄热水箱蓄放热性能进行测试,并与未加入相变单元的蓄热水箱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构的实用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较高熔点的十二水硫酸铝铵作为相变储能材料的圆柱体堆积床蓄热水箱,虽然拥有较大的换热面积,利于换热,但其水箱的换热效率与未加入相变单元的蓄热水箱进行对比,蓄热水箱的取热效率仅仅提升0.6%。过高熔点的相变材料使得蓄热水箱必须在较高的蓄热温度才能运行,此时水箱显热蓄热量也可以很大,与普通水箱相比,相变蓄热水箱蓄热优势并不明显。而对于采用八水氢氧化钡的球体堆积床相变蓄热水箱,当相变材料质量填充率分别为13%,26%,42%时候,水箱取热效率分别达79.41%,78.29%,84.99%,均比普通水箱的取热效率77%要高。球体堆积床相变蓄热装置设计合理,可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学位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TK513.5
【部分图文】:

蓄热系统


图1_1集热器安装在屋上[481?图1-2集热器安装在墙面上[49]??Fig?1-1?The?collector?is?installed?on?the?roof?Fig?1-2?The?collector?is?installed?on?the?wall??1.3.3集中太阳能采暖和供热水系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就己经开始在工程中应用集中太阳能采暖和供热??水技术。在一些住宅小区中,将大型太阳能加热系统与社区热力网相连接,通过增大??系统的规格,实现系统性能的提高及成本的降低。到目前为止,根据系统的蓄热能力??已开发出当天蓄热、一周蓄热、季节蓄热三种主要系统,均采用强制循环、二次换热??的运行方式。??

蓄热系统,季节,太阳能采暖


图1_1集热器安装在屋上[481?图1-2集热器安装在墙面上[49]??Fig?1-1?The?collector?is?installed?on?the?roof?Fig?1-2?The?collector?is?installed?on?the?wall??1.3.3集中太阳能采暖和供热水系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就己经开始在工程中应用集中太阳能采暖和供热??水技术。在一些住宅小区中,将大型太阳能加热系统与社区热力网相连接,通过增大??系统的规格,实现系统性能的提高及成本的降低。到目前为止,根据系统的蓄热能力??已开发出当天蓄热、一周蓄热、季节蓄热三种主要系统,均采用强制循环、二次换热??的运行方式。??

示意图,太阳能热水系统,相变储能,集热器


。??2.?1几种相变储能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行方式??2.1.1直接式自然循环相变储能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自然循环系统是指利用太阳能是系统内传热工质在集热器与PC水箱之间或集热??器与换热器之间自然循环加热的系统。由于间接式系统一般需要较菜提供动力才能运??行,所以自然循环太阳能系统一般采用直接式换热。如绪论1.3.1所述,目前,普通??显热储能式的自然循环、直接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己经成熟。??采用相变蓄热装置时,用相变蓄热装置代替蓄热水箱。集热过程中,集热器流出??的换热流体直接与蓄热水箱内相变单元接触,加热相变单元,取热时,冷水通入相变??装置,与相变单元接触并被加热,从装置较高位置的出口流出至用户。直接式自然循??环系统相变蓄热装置一般为堆积床型。集热器可采用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平板式集??热器,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玻璃-金属真空管集热器。图为一种球体堆积床相变蓄??热太阳能热水系统示意图。??相变蓄热水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强,曹明礼,龚安华,苏青青;相变储热材料的种类、应用及展望[J];安徽化工;2005年02期

2 田胜力;张东;肖德炎;向阳;;脂肪酸相变储能材料热循环行为的试验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6年01期

3 宋又王;用奇异摄动法解圆柱体的凝固问题[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1年04期

4 栗文银,王启杰;水平光管及肋管外熔化换热及固-液界面运动规律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8年04期

5 王增义,刘中良,马重芳;热管式相变蓄热换热器储/放能过程中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6 卢涛,姜培学;多孔介质融化相变自然对流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7 张正国;龙娜;方晓明;;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09年08期

8 王智平;郭长华;王克振;彭国伟;;相变材料三水醋酸钠储热性能实验研究[J];化学工程;2011年05期

9 刘剑虹;刘瑞虹;王超会;梁亚宁;;Na_2SO_4·10H_2O复合相变储能体系的热力学测试[J];节能;2007年09期

10 张东;;脂肪酸分子合金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J];建筑材料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伟;管外与球体内相变蓄热问题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夏莉;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研制与潜热储能中热物理现象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曹磊;清华阳光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徐建霞;中温太阳能集热系统相变材料的贮能性能及过冷特性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3 晋瑞芳;太阳能相变蓄热装置蓄热性能实验及模拟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4 沈斌;相变蓄热换热强化及蓄热器性能实验[D];重庆大学;2009年

5 牛赛;储能技术研究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1年

6 徐文龙;相变蓄热时变性增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89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889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7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