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热的实验室测试与风场性能测试结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20:54
本论文通过对垂直轴阻力差型风力机直接驱动的永磁涡流发热机和热泵的性能实验测试及分析,探讨了风机与永磁涡流致热器、热泵之间的匹配关系。对于选定的磁条对数和热泵,适当的传动比能够使该系统的发热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研究表明,对于永磁涡流发热机,当所研究的对象分别为垂直轴阻力差型三叶片、五叶片风车时,选用磁极对数为6对、并且当系统的传动比为20.6时能使发热机负载与风机系统相匹配,最终使热效率达到最大。对于热泵,当在4组鼓风时传动比为47.3时效果最佳,在3组鼓风时传动比为30时效果最佳,达到了风力机与热泵压缩机之间的功率匹配。可见,在不同风力情况下,选择合适的传动比才能达到风力机与压缩机相匹配,能使系统的发热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最后一部分介绍了系统装置在实际风场中的运行情况,通过测试,分析了风力机的叶片、支架的稳定性,传动装置、保温系统等的性能。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风能简介
1.2.1 风能的特点
1.2.2 现阶段风能发热利用的主要形式
1.2.3 风能发热现状
1.2.4 风能发热的应用前景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目的
第二章 影响风力发热效率的因素分析
2.1 风的基本概念
2.2 风速的变化
2.3 风的各种要素对风能利用率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垂直轴阻力差型风车驱动磁涡流致热分析
3.1 风力机的类型
3.1.1 水平轴风力机特点
3.1.2 垂直轴风力机特点
3.2 风力驱动永磁涡流致热系统的结构
3.2.1 永磁涡流致热器的结构
3.2.2 永磁涡流致热器的工作原理
3.2.3 永磁涡流致热的影响因素
3.3 垂直轴阻力差型风车的动力特征分析
3.4 实验部分
3.4.1 实验前的准备过程
3.4.2 实验装置系统的组成
3.4.3 三叶片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3.4.4 五叶片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力驱动热泵致热系统的研究
4.1 热泵技术简介
4.2 风力驱动热泵致热系统结构
4.3 热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4 压缩机的致热(制冷)特性分析
4.5 实验部分
4.5.1 三鼓风情况下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4.5.2 四鼓风情况下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力发热在风场的性能测试分析
5.1 引言
5.2 甘肃-古浪地区的风速-时间曲线
5.3 风场的性能测试分析
5.3.1 叶片性能分析
5.3.2 系统支架分析
5.3.3 同步带轮皮带传动分析
5.3.4 保温措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油田风能资源及风力发热技术的应用[J]. 郑茂盛,滕海鹏,胡军,王福宝,田洋洋,赵渊,余历军. 石油工程建设. 2014(01)
[2]风速频率分布模型的研究[J]. 王淼,曾利华. 水力发电学报. 2011(06)
[3]新能源发展背景下我国风能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J]. 王英武,孙祝寿. 中国电力教育. 2011(09)
[4]涡流法在风力致热上的应用[J]. 陈垂灿,陈家权,刘晓红.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02)
[5]风能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 孙丽梅.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0(06)
[6]垂直轴风力机概述及发展优势剖析[J]. 莫晓聃,李涛. 节能技术. 2010(05)
[7]修正的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法在风速分布估计中的应用[J]. 何玉林,石秉楠,袁带英,李奇敏,李海锋,刘卫,常慧英. 电网技术. 2010(03)
[8]以风力驱动的热泵空调系统[J]. 赵海波,吴坤.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0(01)
[9]风力驱动压缩制冷(制热)系统的研究[J]. 冯毅,杨根华. 太阳能学报. 2009(06)
[10]近30年我国高空风速变化趋势分析[J]. 张爱英,任国玉,郭军,王颖. 高原气象. 2009(03)
硕士论文
[1]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风能资源变化趋势分析研究[D]. 张瑾.兰州大学 2013
[2]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振特性与结构优化研究[D]. 蒋周伟.武汉理工大学 2012
[3]永磁涡流致热功率影响因素的二维有限元分析[D]. 王攀.西北大学 2011
[4]永磁涡流发热影响因素的二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D]. 王浩西.西北大学 2010
[5]大型垂直轴风机的优化、动力特性及疲劳研究[D]. 张婷婷.上海交通大学 2009
[6]风力机叶片设计和颤振分析[D]. 刘虎平.西北工业大学 2005
[7]风力机叶片设计和稳定性分析[D]. 刘晓燕.西北工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38374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风能简介
1.2.1 风能的特点
1.2.2 现阶段风能发热利用的主要形式
1.2.3 风能发热现状
1.2.4 风能发热的应用前景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目的
第二章 影响风力发热效率的因素分析
2.1 风的基本概念
2.2 风速的变化
2.3 风的各种要素对风能利用率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垂直轴阻力差型风车驱动磁涡流致热分析
3.1 风力机的类型
3.1.1 水平轴风力机特点
3.1.2 垂直轴风力机特点
3.2 风力驱动永磁涡流致热系统的结构
3.2.1 永磁涡流致热器的结构
3.2.2 永磁涡流致热器的工作原理
3.2.3 永磁涡流致热的影响因素
3.3 垂直轴阻力差型风车的动力特征分析
3.4 实验部分
3.4.1 实验前的准备过程
3.4.2 实验装置系统的组成
3.4.3 三叶片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3.4.4 五叶片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力驱动热泵致热系统的研究
4.1 热泵技术简介
4.2 风力驱动热泵致热系统结构
4.3 热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4 压缩机的致热(制冷)特性分析
4.5 实验部分
4.5.1 三鼓风情况下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4.5.2 四鼓风情况下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力发热在风场的性能测试分析
5.1 引言
5.2 甘肃-古浪地区的风速-时间曲线
5.3 风场的性能测试分析
5.3.1 叶片性能分析
5.3.2 系统支架分析
5.3.3 同步带轮皮带传动分析
5.3.4 保温措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油田风能资源及风力发热技术的应用[J]. 郑茂盛,滕海鹏,胡军,王福宝,田洋洋,赵渊,余历军. 石油工程建设. 2014(01)
[2]风速频率分布模型的研究[J]. 王淼,曾利华. 水力发电学报. 2011(06)
[3]新能源发展背景下我国风能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J]. 王英武,孙祝寿. 中国电力教育. 2011(09)
[4]涡流法在风力致热上的应用[J]. 陈垂灿,陈家权,刘晓红.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02)
[5]风能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 孙丽梅.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0(06)
[6]垂直轴风力机概述及发展优势剖析[J]. 莫晓聃,李涛. 节能技术. 2010(05)
[7]修正的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法在风速分布估计中的应用[J]. 何玉林,石秉楠,袁带英,李奇敏,李海锋,刘卫,常慧英. 电网技术. 2010(03)
[8]以风力驱动的热泵空调系统[J]. 赵海波,吴坤.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0(01)
[9]风力驱动压缩制冷(制热)系统的研究[J]. 冯毅,杨根华. 太阳能学报. 2009(06)
[10]近30年我国高空风速变化趋势分析[J]. 张爱英,任国玉,郭军,王颖. 高原气象. 2009(03)
硕士论文
[1]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风能资源变化趋势分析研究[D]. 张瑾.兰州大学 2013
[2]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振特性与结构优化研究[D]. 蒋周伟.武汉理工大学 2012
[3]永磁涡流致热功率影响因素的二维有限元分析[D]. 王攀.西北大学 2011
[4]永磁涡流发热影响因素的二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D]. 王浩西.西北大学 2010
[5]大型垂直轴风机的优化、动力特性及疲劳研究[D]. 张婷婷.上海交通大学 2009
[6]风力机叶片设计和颤振分析[D]. 刘虎平.西北工业大学 2005
[7]风力机叶片设计和稳定性分析[D]. 刘晓燕.西北工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38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93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