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能源植物纤维素结构对生物质降解效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28 05:01
  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人们迫切需要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目前,木质纤维素被认为可以用来生产生物燃料。但由于生物质降解的屏障,生物质转化一直处于发展阶段。尽管人们为提高转化效率投入了大量精力,但预处理和酶解仍然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主要是由于纤维素结晶度和木质素的交联结构所导致。因此阐明细胞壁结构以及细胞壁如何影响生物质降解转化效率,对当前发展生物质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筛选到6份芒草种质资源和3份玉米脆杆突变体,分别进行了0.25%(v/v)硫酸酸和0.5%(w/w)氢氧化钠预处理及酶解产糖测定。结果显示氢氧化钠处理后的酶解效率普遍高于硫酸。不同芒草材料的酶解效率差异较大,变化范围在8%-18%。细胞壁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物质秸秆的纤维素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最高达50%,主要表现在晶体纤维素含量的改变。半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有相同变化趋势,主要表现在木糖和阿拉伯糖含量的变化,而木质素和果胶变化不明显。论文通过聚合度DP,分子数量和结晶度等3个指标来表征的结构,纤维素DP是晶体状纤维素DP的5-10倍,提取出的晶体纤维素摩尔数量却是总纤维素的5-10倍,说明纤维素微纤丝结构由多个结晶区...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能源植物纤维素结构对生物质降解效率的影响


植物细胞壁模型(sehellerandUlvskov,2010)

葡聚糖,片段,键连接,葡萄糖基


Fig.1.1ThesimPlifiedmodelofPlanteellwall1.2.1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如图1.2所示,纤维素是D一葡萄糖以p一(l,4)一糖普键连接起来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由300一15000个葡萄糖基所构成,其化学结构分子式为(C6HI。O:)n。在纤维素的红外光谱中,表征纤维素的原子团主要包括有CHZ,CH,C一O一C

果胶结构,半乳糖醛酸


出生壁成分的35%左右,在草本植物初生壁中占2%一10%左右 (Ridieyetal.,2001)。果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多种作用,参与胞间信号传导,负责细胞间连接。图1.3为果胶的主要结构组成,果胶是半乳糖醛酸以p一(l,4)键连接组成的细胞壁多糖。半乳糖醛酸(GalA)大约占果胶含量的70%,是果胶多糖中最主要的成份。果胶的四种主要成分是同聚半乳糖醛酸(HG),聚鼠李糖半乳糖醛酸(RG一I),半乳糖醛酸发生取代的聚鼠李糖半乳糖醛(RG一Ix)(O’ Neilletal.,2004)以及少量的木糖半乳糖醛酸(xGA)(Ki知 ehietal., 1996:zandleveneta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Genetic Engineering of Energy Crops: A Strategy for Biofuel Production in China[J]. Guosheng Xie1 and Liangcai Peng1,2 1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Biomass and Bioenergy Research Centre,and College of Plant Sciences and Techn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1(02)
[2]能源植物新秀——芒草[J]. 桑涛.  生命世界. 2011(01)
[3]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王久臣,戴林,田宜水,秦世平.  农业工程学报. 2007(09)
[4]中国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利用现状与展望[J]. 孙永明,袁振宏,孙振钧.  可再生能源. 2006(02)
[5]生物质能研发展望[J]. 匡廷云,马克平,白克智.  中国科学基金. 2005(06)
[6]竹纤维素分子聚合度的粘度测定法及其应用[J]. 蒋应梯,许炯.  林产化工通讯. 2005(03)
[7]芒草群丛的生态经济研究[J]. 吴甫成,丁纪祥.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2(01)



本文编号:2943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943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a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