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秸秆沼气工艺特点、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1-02-21 16:46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水平,改善农村用能结构,减少秸秆废弃和露天焚烧,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方法]在系统梳理我国秸秆沼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秸秆沼气面临的形势、主要技术工艺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我国秸秆沼气主要可分为8种工艺,包括竖向推流式厌氧消化工艺、全混式秸秆发酵技术、自载体生物膜秸秆沼气工艺、覆膜槽秸秆沼气技术、车库式秸秆干发酵工艺、一体化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红泥塑料厌氧消化技术、分离式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等。目前发展秸秆沼气存在5个主要问题,包括秸秆收储运困难、预处理技术有待改进、进出料不便、高值化利用程度低、政策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结论]提出了推进秸秆沼气发展的4个对策建议:推动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强化秸秆沼气后续产品的开发利用、控制秸秆沼气工程对环境的污染、完善配套政策机制和服务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3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发展秸秆沼气的必要性
1.1 能源短缺的必然发展趋势
1.2 农作物秸秆处理的有效途径
1.3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手段
2 秸秆沼气的工艺技术特点分析
2.1 竖向推流式厌氧消化工艺
2.2 全混式秸秆发酵技术
2.3 自载体生物膜秸秆沼气工艺
2.4 覆膜槽秸秆沼气技术
2.5 车库式秸秆干发酵工艺
2.6 一体化两相厌氧消化工艺
2.7 红泥塑料厌氧消化技术
2.8 分离式两相厌氧消化工艺
3 秸秆沼气存在问题
3.1 秸秆收集困难
3.2 秸秆预处理技术有待改进
3.3 秸秆沼气工程的进出料问题
3.4 秸秆沼气尚未实现高值利用
3.5 相关政策和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秸秆原料的快速收储研究与体系建设
4.2 加快秸秆沼气后续产品的开发利用
4.3 加强控制秸秆沼气工程对环境的污染
4.4 加强政策机制研究, 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焚烧碳排放估算[J]. 石祖梁,贾涛,王亚静,王久臣,孙仁华,王飞,李想,毕于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9)
[2]秸秆产生利用现状调查与禁烧面临难点分析——以江苏省某乡镇为例[J]. 石祖梁,杨四军,常志州,张斯梅.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02)
[3]生物预处理对规模化车库式干发酵的影响[J]. 曲浩丽,朱德文,杜静,李瑞容,陈明江,吴爱兵,陈永生. 中国沼气. 2013(06)
[4]秸秆沼气在我国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 张莉娟,尹芳,赵兴玲,柳静,许玲,刘士清,陈玉保,张无敌.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6)
[5]中国规模化秸秆沼气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J]. 崔文文,梁军锋,杜连柱,张克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13(11)
[6]户用秸秆沼气技术现状与关键技术优化[J]. 邱凌,刘芳,毕于运,李自林. 中国沼气. 2012(06)
[7]农作物秸秆产沼气技术研究进展[J]. 吴楠,孔垂雪,刘景涛,符征鸽,梅自力. 中国沼气. 2012(04)
[8]持续高速发展的德国沼气产业[J]. 陈晓夫,钱名宇. 可再生能源. 2012(06)
[9]农作物秸秆沼气池出料及其机械的研发[J]. 吕建强,张满,王连,赵广义,胡玉军. 农机化研究. 2012(04)
[10]中国沼气发展的现状、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J]. 王飞,蔡亚庆,仇焕广.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1)
本文编号:3044634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3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发展秸秆沼气的必要性
1.1 能源短缺的必然发展趋势
1.2 农作物秸秆处理的有效途径
1.3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手段
2 秸秆沼气的工艺技术特点分析
2.1 竖向推流式厌氧消化工艺
2.2 全混式秸秆发酵技术
2.3 自载体生物膜秸秆沼气工艺
2.4 覆膜槽秸秆沼气技术
2.5 车库式秸秆干发酵工艺
2.6 一体化两相厌氧消化工艺
2.7 红泥塑料厌氧消化技术
2.8 分离式两相厌氧消化工艺
3 秸秆沼气存在问题
3.1 秸秆收集困难
3.2 秸秆预处理技术有待改进
3.3 秸秆沼气工程的进出料问题
3.4 秸秆沼气尚未实现高值利用
3.5 相关政策和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秸秆原料的快速收储研究与体系建设
4.2 加快秸秆沼气后续产品的开发利用
4.3 加强控制秸秆沼气工程对环境的污染
4.4 加强政策机制研究, 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焚烧碳排放估算[J]. 石祖梁,贾涛,王亚静,王久臣,孙仁华,王飞,李想,毕于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9)
[2]秸秆产生利用现状调查与禁烧面临难点分析——以江苏省某乡镇为例[J]. 石祖梁,杨四军,常志州,张斯梅.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02)
[3]生物预处理对规模化车库式干发酵的影响[J]. 曲浩丽,朱德文,杜静,李瑞容,陈明江,吴爱兵,陈永生. 中国沼气. 2013(06)
[4]秸秆沼气在我国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 张莉娟,尹芳,赵兴玲,柳静,许玲,刘士清,陈玉保,张无敌.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6)
[5]中国规模化秸秆沼气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J]. 崔文文,梁军锋,杜连柱,张克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13(11)
[6]户用秸秆沼气技术现状与关键技术优化[J]. 邱凌,刘芳,毕于运,李自林. 中国沼气. 2012(06)
[7]农作物秸秆产沼气技术研究进展[J]. 吴楠,孔垂雪,刘景涛,符征鸽,梅自力. 中国沼气. 2012(04)
[8]持续高速发展的德国沼气产业[J]. 陈晓夫,钱名宇. 可再生能源. 2012(06)
[9]农作物秸秆沼气池出料及其机械的研发[J]. 吕建强,张满,王连,赵广义,胡玉军. 农机化研究. 2012(04)
[10]中国沼气发展的现状、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J]. 王飞,蔡亚庆,仇焕广.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1)
本文编号:3044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3044634.html